
在世博園,一個小小的特展館因為有茶而走進人們的視線,來往的游客中大多是聞香尋茶而來。中國茶與中國茶藝是珍貴和美好的事物,每個尋茶的人都懷著虔誠的情感:
來自中國福鼎的白茶清香幽遠,獨具魅力,像蠱物般俘獲著人心。走進特展館的中外游客或駐足欣賞白毫銀針的曼妙身姿,或靜坐品嘗白牡丹的清冽芬芳,他們都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白茶。
特色館里的特色
上海世博園里有個一層小展廳,名為“特色商品展”,規模不大,也不起眼,可是一旦走近這個展廳,都會被那沁人心脾的茶香吸引,展廳里除了設有和世博會相關的畫報、徽章、玩偶等紀念品專柜,更多的是中國茶專柜,這些茶品牌是作為世博會的特許供應商品而入駐園里的。
作為特許商品的中國茶,逐一數過都是國內鼎鼎有名的茶類,杭州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安溪鐵觀音、山東日照綠茶等。而有一處展覽柜前每天都能吸引不少的游客駐足欣賞,更多的游客愿意花上寶貴的時間坐下來品嘗一番。這里展示的是福鼎天毫白茶,被其他展柜的人戲稱為“特色館里的特色”。
天毫白茶的工作人員身著白底青花旗袍,旗袍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在國際上向來都能讓人為之注目,特別是在國際知名影展的紅地毯上,只要身著旗袍的中國影星都是閃光燈捕捉的亮點。比起其他一身休閑裝的工作人員,天毫白茶自然而然被更多的游客所關注。白茶作為六大茶類之一,名氣比不過綠茶、烏龍茶等,正因為如此,很多游客也是抱著好奇的心理駐足欣賞玻璃杯里白毫銀針婀娜的身姿,品嘗白牡丹獨特的滋味。
外國人眼中的白茶
在豪華氣派、外形各異的外國展館林立的世博園里,特展館雖不起眼,每天的游客卻也絡繹不絕,而且不少是外國的賓客。
天毫白茶展位的工作人員小芬回憶說:那是一段開心卻又辛苦的日子,遇到很多人,每天就是泡茶,和客人聊茶,認知外國人的喝茶習慣,還有他們對中國白茶的印象和贊譽。
值得一提的是,小芬接待的外賓中,唯有一位美國客人懂得白茶,而且對白茶的口感和保健功效都很了解。他來到天毫展位,沒有要求試飲,只是詢問完價格,然后直接購買,而且展柜上十幾款白茶中能直接挑選出最珍貴的白毫銀針。因為這位美國客人來去匆匆,小芬沒有機會和他深入細談,但是一眼就能看出他對中國茶,特別是白茶的喜歡。
附近的也門館和阿曼館里的工作人員也常常聞香而來。他們也有喝茶習慣,而且喝的是紅茶。剛開始他們喝不慣白茶,覺得有青草味,但在欣賞完小芬表演的白茶茶藝,繼而聊起中國的茶藝茶道后,他們覺得很有藝術感。他們國家的人都是直接把茶葉放進普通茶杯沖泡,也無茶藝茶道的說法,第一次見識到中國的茶藝,覺得驚訝,原來茶還能這樣沖泡,而且很美,當即表示要學上幾道工夫帶回去給家人展示一番。
歐美客人喜歡濃茶,在喝茶時提醒小芬把白牡丹多浸泡一會;日韓人喜歡金玉蘭,金玉蘭在白茶品類中口味最為濃厚;新加坡的一對老夫妻要購買白茶禮盒,因為不好攜帶留下名片讓小芬給他們寄送……小芬說,這就像童話世界一樣,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每天都有驚喜,每天都有收獲。
茶像珍珠,能俘獲人心
福鼎白茶好喝又解暑的名氣被他們一傳十,十傳百地散播開去,附近展館的工作人員,常常忙里偷閑來到天毫白茶的展位上“蹭”杯白茶來喝。而且在客人太多的時候,“鄰居們”也會來搭把手,她們也都成為白茶的忠實粉絲。
客人少的時候,“鄰居們”來找小芬她們聊天,聊的最多的還是白茶。別看這些鄰居展柜上也賣茶,但平時接觸白茶少,總是聽聞白茶的各類好處,因此對白茶特別好奇,而且白茶鮮爽清甜特別能讓女性朋友一見鐘情。于是她們私下也買白茶,自己喝,也有送人。時間久了,這個小展館里的人都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芬說,這些是白茶帶來的珍貴情誼,真實而樸素。
因為白茶,小芬結識了許多在世博園里工作的人。看到很多人頭頂著烈日在館外露天的地方工作,小芬請他們喝茶解暑,一杯茶便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的,后來這些接受白茶熏染的人都給予小芬她們很多幫助。
茶就像珍珠,能俘獲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