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忙,誰不少兒慌張。悠悠千載不顧望,鵬程即故鄉。綠里疏花奔放,暫扣一縷煙長。源自青山龍脊上,水流知不去。
500期之際,很多人想了解《互聯網周刊》的歷史。簡單說,其源頭,來自全球第一大瀑布。九十年代末,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帶隊中國代表團,參加在蒙特利爾舉行的一個會議,我們幾個同學以民間形式去觀摩,無意間碰到代表團,倍感親切,等等。會后順便驅車前往大瀑布,品著當地甜酒,面對壯觀自然景觀,代表團領導曾說了一個詞,那就叫做“互聯網周刊”。后來同學之間憑著一股熱情,并獲得支持,《互聯網周刊》成立了。
500期,對自身而言,激情四射的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今后的500期、今后的N個500期,《互聯網周刊》會依然堅持理想,為所有人奉獻思想的光芒。甚或,僅此。
也借此特別機會,就我們的編輯使命公示如下(三個坐標、一個原則):
第一個坐標(CEO):各行各業的CEO,是帶領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群體。關注互聯網的各行各業的CEO,是互聯網時代、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推動整個商業社會創新與進步的核心群體。《互聯網周刊》是一本寫給“關注互聯網的各行各業的CEO”看的雜志。這是我們的目的地!
第二個坐標(技術):以技術為驅動的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歷史。商業就是商業,但任何一篇能把具體的商業細節問題寫到“底”的文章,都能被歷史記錄。以“信息時代的商業周刊”為內容定位,有別于其它商業刊物,《互聯網周刊》是一本寫“技術推動”的雜志。這是我們的DNA!
第三個坐標(社會責任):每一類機構,每一位公民,其使命都包括推動與分享社會的和諧與進步、長期可持續發展,即社會責任。做一流媒體,做一流媒體人,做一流文章,尤須傳播社會責任,尤須去掉“小我”,回歸自己本源的高尚、堅定、公和正,厚德載物,迎接財富。這是我們的理念!
一個原則(小題大做,或以小見大):在天空飛翔,需要落地并接近真實的物質與精神源泉。我們在選題方面,要摒棄貪大、圖大、好高騖遠的心態,我們要回到生活,關注CEO最具體的訴求。回到前線,通過深度采訪、征詢、調研、合作,把每一個選題做到最大,也就是小題大做。這是我們的價值!
什么是我們的夢想?我們憧憬:發現,始于《互聯網周刊》!全世界計算機、手機、互聯網電視聯合起來,INTERNET一定要實現!全世界各行各業聯合起來,INTERNET一定會實現!我們嚴守:只在有限的范圍耕耘,無限深度地深耕有限的事物,在強與大之間首先選擇強。我們堅信:向自由平等的一個黑洞的核心進發,會發現宇宙。這是我們的夢想!
500期之際,作為《互聯網周刊》的發起人之一,特別的感謝和信心,均來自于一個地方,那就是我們充滿理想、知行合一的團隊和伙伴,是一代一代的互聯網周刊人,創造了互聯網周刊的品牌、美譽度。感謝他(她)們!十多年以來,認可、激情和愛都始終如一,我們的姜奇平主編,是他,創造了互聯網周刊!風雨之同舟,懷理想的光輝,我們的執行總裁季泓宇,是他,創造了互聯網周刊!相信,在他們的帶領下,秉承共同價值觀,《互聯網周刊》將繼續不負眾望。而且,就像iPhone、iPad給人們帶來的新生活體驗,這個不斷更快更新的時代,水流芳清,人行自明,更大創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