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通過三方面探討了《會計電算化》初始設置的教學的關鍵點。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教學;關鍵點
會計電算化是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應用的一種通俗稱謂,其目標是通過建立電子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工作的現代化。具體來說,就是用計算機代替手工來完成諸如記賬、算賬和報賬等會計核算工作,實現分折、控制、決策之類的財務管理工作,實現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國外把利用電子數據系統的會計,稱為電子數據處理會計,或電子計算機會計,它比傳統的手工記賬先進,既涉及到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又涉及到會計方面的知識,所以它又與一般的數據處理不同。會計電算化的整個處理過程既要符合會計法規的要求,符合會計賬務的要求,也要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準確、真實和合法性。這對會計電算化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教會學生真正掌握財務軟件的使用。但市場上財務軟件多種多樣,如何能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呢?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關鍵是要做到善于總結,找出規律,對知識的教學要抓住重點、難點,具體就是要在
會計電算化的初始設置時抓住下面三個關鍵點:
一、要清楚電算化會計崗位的劃分、設置與財務軟件操作流程
《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中提出了建立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的原則:“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要建立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要明確每個工作崗位的職責范圍,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要求、工作有檢查。建立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定人員、定崗位、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有利于會計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有利于落實責任和會計人員鉆研分管業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按照這一原則和結合會計電算化的工作特點,在實施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各單位根據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單位的工作需要,對會計崗位調整和設立必要工作的崗位。會計電算化的工作崗位,可分為基本會計崗位和電算化會計崗位。基本會計崗位可分為會計主管、出納、會計核算、稽核和會計檔案管理等工作崗位。基本會計崗位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一崗多人,但應當符合各崗位不兼容內部牽制制度的要求,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收入、費用和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電算化會計崗位可分為電算主管、軟件操作和審核記賬等工作崗位。單位可根據具體的工作情況,設立一些必要的電算化崗位,許多崗位可以由一人擔任。
如在用友財務軟件中,首先以管理員的身份新建套賬,建賬之后不應先去建立初始化期初余額,更重要的工作是會計崗位的劃分、設置(財務分工)。如果單位上就只有一個會計,也得進行會計崗位劃分、設置,所有的財務軟件都將憑證的錄入與審核記賬相分離,以便交叉監督。目前,最常見的會計崗位劃分、設置是分成四人:系統管理員、制單員、審核員和記賬。
在使用中應該按財務核算的分工,以不同的身份登錄財務軟件,很多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導致操作過程中往往出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兩個問題:一是會計崗位的劃分和設置,要強調不能將所有的工作都由一人完成,在財務軟件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建賬之后不要急于初始期初余額,而首先應做好會計崗位的劃分和設置(即財務分工)。二是了解軟件中具體的分工方法,學生明白這兩個方面的相關問題之后,會更加熟悉對財務軟件的使用。
二、要根據具體經濟活動的需要進行科目設置
會計科目是對經濟業務活動和會計核算具體內容所作的分類,事實上財政部已經統一制定了一級會計科目,企業只需根據核算內容設置明細科目,以便完善會計科目體系設置。在會計科目體系中,不管總賬科目還是明細科目除了定義其科目代碼和名稱之外,還必須定義其類型、余額方向以及是否有外幣核算、數量核算、輔助帳核算等屬性。如在財務分工之后,接著應查看由系統提供的科目是否滿足單位的核算需要,如果不夠,還應添加相關的科目,如有遺漏將會對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如在核算增值稅的過程中,很明顯需要“應交增值稅”二級科目,甚至三級科目,但在系統提供的會計科目中找不到,此時應進入“會計科目”模塊進行科目的添加工作,在添加過程中,還應注意對科目編碼的設置。如果是二級科目,該科目的前三位設置是以科目代碼為依據的,如果科目編碼設置錯誤則后患無窮,而且科目只要設定完成則不能修改和刪除。
對于以上這些規則可以通過不斷的訓練得以掌握。總之,教師要強調的有兩點:一是要根據經濟活動的需要設置會計科目;二是設置科目時要注意科目代碼的對應性。
三、錄入期初余額設定時,要注意年初余額和期初余額的區別
期初余額是指在進行初始化當期的期初科目余額,年初余額是指每年一月份的期初余額,即上一年的十二月份的期末余額。從概念來講期初余額包括年初余額,但和從財務軟件余額輸入是有所不同的,若是年中建帳,在開始使用總賬系統時,應先將各賬戶啟用月份的月初余額和年初到該月的借貸方累計發生額計算清楚,并輸入到總賬系統(即賬務系統)中。如若8月開始使用賬務系統,建賬月份為8月,則可以錄入8月初的期初余額以及1至8月的借、貸方累計發生額,系統自動計算年初余額。若年初建帳,可以直接錄入年初余額。
以上三個關鍵問題說明,只要教師在授課時能夠注意總結規律,突出關鍵點上,學生學習起來,就能夠做到得心應手,舉一反三,能夠很快地解決相關的難題,從而達到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開平市吳漢良理工學校)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財政廳會計處編.初級會計電算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2001.
[2] 廣東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委會編.初級會計電算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楊周南,陳冰,趙錫清,徐小健.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教材[M]. 北京:現代出版社,2003,(12).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