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執果索因法在中職計算機課程項目任務設計中的特點及實施方法,并對執果索因法在項目務設計過程中的運用要求、作用及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以提高教學實效。
關鍵詞:執果索因法;項目教學;任務設計
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中,大多教師都會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來實現教學目的。但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否收到實效,關鍵要看任務設計是否合理。如果任務設計得合理就能使學生如玩電子游戲一樣,過了一關又一關,趣味無窮。如果設計得不合理,一個任務就出現了很多疑問,疑問堆積多了,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在項目教學的任務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執果索因法,即是數學證明里的分析法,
它是從要證明的結論出發,逐步尋求使結論成立的原因,也叫“逆推證法”。
一、執果索因法在項目任務設計中的特點及實施方法
筆者將以一個教學案例來簡析執果索因法在項目任務設計中的實施方法。例如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模板》中需要完成的項目是做出四個相似度很高的網頁。常規的任務設計一般會將其設計成以下的幾個任務:(1)新建一個模板;(2)在模板中插入可編輯區域;(3)用模板創建網頁;(4)修改模板。但筆者發現,如果以這樣的任務順序進行教學就會出現某些不足,如在開始的新建模板和在模板中插入可編輯區域的任務中,學生會有疑問,不知建立模板有什么用,為什么要插入可編輯區域,覺得所進行的任務離最終要產生的網頁效果還有很大的距離,而往往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
如果將執果索因法引入到項目任務設計中,可以把項目設計成如下幾個任務:(1)修改已有的模板,看其效果;(2)用已做好的一個模板創建一個新的網頁;(3)創建一個模板;(4)在創建的模板中插入可編輯區域。將修改模板放在第一個任務,學生即刻能感受到模板的作用,從而產生學習模板創建方法的興趣。第二個任務為用模板創建網頁,在這個任務中學生就能體會到用模板創建網頁的便利之處,而且能為下一個任務創建可編輯區域打下基礎。所以分析法將項目完成最后的步驟放在第一個任務,第一步驟放最后一個任務,依此類推。教學實踐表
明,此方法設計出來的任務能使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執果索因法在項目具體任務設計中的要求
要將執果索因法成功運用于項目的具體任務設計中,教師需注意以下方面的具體要求。
1.第一個任務的設計應離項目總效果只有一步之遙,并且只需運用本課目標中的一個知識點即可完成任務。如上面的實例,將第一個任務設計成修改模板,模板必須已經存在,且用它創建好了網頁,這些過程學生在此階段是不需要掌握的,他們只需關心修改了模板后網頁的效果產生了什么變化,此任務中只涉及到了本課的一個知識點,只需理解模板的一個作用。
2.后序任務需要理解的知識點在前序任務里能體現出其作用,并有適當的提示。如上例中用模板創建網頁的任務時,學生在創建網頁過程中,就會了解到模板中有些地方能修改,有些不能修改,從而對下一任務插入可編輯區域的相關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3.項目分解出來的小任務需要在素材上稍作修改。用執果尋因法設計小任務時,第一次的任務就完成了整個項目效果圖,所以在后續的任務設計中,要將從項目中分解出來的小任務在素材上作適當的修改,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最后一個任務應設計為綜合任務。分解任務是為了更好地習得具體知識,綜合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最后學生要將所有的小任務反順序再做一遍。通過讓學生自主將知識綜合連貫起來,再將思路理一遍,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也可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三、執果索因法在任務設計中的作用
用執果索因法來設計的任務具有目標性強的特點,所設計的每一任務都有相應的教學目標,而且只有一個相應的目標。這樣,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都會有成就感,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尤其是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一環套一環的任務更是能讓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從而促使學生想去完成這一系列難度遞進的小任務。由于用執果索因分析法設計出來的任務,思維連貫性好,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清晰的學習思路。由于每個具體的任務在設計時只需用到一個知識點即可完成,有獨立的明確教學目標,同時又讓學生能清楚地知道教師所設計的第一個任務是為第二個任務打基礎,下一個任務又能對上一個任務的起到知識鞏固的作用。以這種方式進行任務設計可以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項目導向,讓所分解的小任務真正成為是聯結知識與能力的橋梁。
四、執果索因法在項目任務中的注意事項
1.最終的項目效果必須簡潔,盡量用最少的素材來設計任務。由于采用執果索因法來進行任務設計時,大多數都會在第一個任務中就會出現完整的項目效果圖,而其后的任務也會出現類似的效果,所以,教師所設計任務的最終項目效果不宜太繁雜,應盡量做到簡潔,這樣才不至于使得小任務中所表現的效果給學生混亂的感覺。
2.項目必須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項目本身對學生產生吸引力。由于執果索因分析法是以項目效果為導向的,如果學生對項目本身都不感興趣,那么就算在第一個任務中就出現效果圖,也激發不起學生的求知欲。
3.要兼顧各具體任務之間的聯系,不能一味的由果至因。如在創建模板與插入可編輯區域這兩個任務中,按執果
索因法的思想,應將插入可編輯區域放在創建模板任務的前面,但教師要兼顧各任務間的聯系,需考慮到插入可編輯區域任務在操作過程不會對創建模板的注意事項產生影響,而創建的模板能直接插入可編輯區域任務使用,所以任務設計時,要將創建模板任務放在插入可編輯區域任務的前面。
4.運用執果索因法來進行任務設計,需要教師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對于初采用執果索因法進行任務設計的教師,其工作量在開始的階段會有所增加,所以教師需要有耐心堅持一段時間,待自己的任務素材有所累積,并熟練掌握其設計方法之后,教師的總工作量不會增加只會減少,且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東莞市信息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林玉泉.中職專業課項日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福建職業與成人教,2010,(2).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