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盒”是一個曾在網上流行的形似盒子的漫畫小人物,他的原型是你是我,是每一個沒有找到“自由之路”的上班族——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辦公室度過。
辦公室是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地方,每天的工作環境是如此的固定,每天的工作又很辛苦,每天上班的你我又是如此的疲倦,好心情是要“栽培”的——越來越多設計師開始將個性化的創意不斷變為現實,人們正一天一天地投入其中,拆破盒子的囿困,和“盒子生活”說再見。
在《張小盒OFFICE異想記》里,這樣描寫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狀態:“辦公樓是盒子,辦公室是盒子,家是盒子,車、電梯、文件、桌子、椅子、書等,一切的一切都是盒子,一個盒子套著一個盒子。每個人都在一個又一個盒子里生存、移動,所以人也是盒子。”
作為一日八小時以上的工作環境,間中還需要會客、吃飯,兼應付復雜的同事關系,辦公室一直給人一種糟糕的印象。而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們聚合在一起,想要關系融洽,又想要氣氛和諧,本身便是難事。作為容納所有的整個空間來說,一間大屋究竟如何才能制造成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辦公室呢?
越來越多設計師開始將個性化的創意不斷變為現實,人們正一天一天地投入其中,拆破盒子的囿困。
辦公室是一個充滿個人風格和樂趣的地方
建筑師Elisabeth Pelegrin-Genel在其著作《辦公室的生活藝術》中說道:“男人們成功地在寫字樓里開創了一個真正的私密空間,這種創造簡直令人震驚,他們會把辦公室放入心靈深處,賦予它個人情感。”他們在公司內部劃出領地,并且富于戲劇性地小心設防,防止家庭其他成員的打擾。甚至那些花花公子和單身漢都是這樣,他們可以無所謂地帶你去參觀自己亂七八糟的臥室,但是辦公室?算了吧,太冒險了!Elisabeth Pelegrin-Genel調侃道:“辦公室是男人的最后一個堡壘,這里需要全副武裝的保護,這塊天地就像是男人的汽車一樣重要。”
而對于Office Lady來講,辦公室則是她們的另一個家,那些精心挑選的海報和插畫、樣式奇特的筆、紀念品和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周末的辦公室甚至成了她們的更衣室,而茶水間里盛產的八卦更是生活樂趣的重要來源……
美國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視辦公環境的國家,媒體對辦公室的關注程度有時候甚至會超過公司本身。而這其中,最受人矚目的自然就是白宮的那間橢圓形的總統辦公室。在攝影大師Cecil Beaton的攝影集里,肯尼迪總統在這里為我們呈現了令人吃驚的一幕,在偌大的辦公室里,這位國家元首、3歲孩子的父親竟然當全世界都不存在似的趴在了地毯上。對于這位大國領袖來講,辦公室也是一個充滿個人風格和樂趣的地方。
總統辦公室的古典主義巴洛克風格延續至今,與它一樣維持了近一個世紀的陳設還包括大理石壁爐架、天花板上的總統印章,以及總統辦公桌背后的兩面旗幟,一面是美國國旗,一面是總統旗幟。但是每逢新總統上任,這里都會按新總統的個人喜好進行重新布置,包括更換地毯、窗簾、墻上的裝飾畫以及一些家具。但所有裝飾費用不需要納稅人買單,而是由白宮歷史協會承擔。
在奧巴馬重新裝飾過的辦公室里,兩個深黃色的絨布新沙發占據了辦公室中間重要的位置,前總統布什的灰色沙發則被搬到白宮的儲藏室里。兩個新沙發之間是一個貼著大理石圖案瓷磚的時尚茶幾。布什時代的灰墻紙也被換成金黃、米黃色相間的條紋墻紙。布什夫人勞拉親自設計的霞光地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更為簡潔、邊緣寫著4位前總統和馬丁·路德·金名言的地毯。新換上的還有具有陶瓷質感的臺燈和辦公室風格的椅子。布什時代那個丘吉爾的半身銅像被馬丁·路德·金的半身銅像所取代。不過,奧巴馬還是保留了一些物品:林肯、華盛頓的肖像畫和那個古董落地式大擺鐘;由英軍戰艦雕刻而成的“堅毅書桌”(Resolute Desk)。地毯上的名言全部是奧巴馬總統親自挑選的,包括羅斯福的宣言——我們惟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白宮的室內設計充分顯示了美國人的辦公空間理念——注重人性化的個人空間。一般而言,美國人因為比較重視個人隱私,所以主管通常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一般員工辦公處,也會與其他人的辦公處有或多或少的隔離。相反,亞洲企業的辦公室通常比較開放,很多公司里,員工不分上下都在一大間毫無分隔的辦公室集體辦公。這兩種辦公室設計的差異也反映了兩種文化的差異,連帶影響著企業員工的互動方式。
環保有機和人性化
對于一家公司而言,辦公室設計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企業形象及工作效率。2008年榮獲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頒發的新建商用建筑類“綠色大樓”金獎的諾基亞中國園就是這類好設計的典范,而這個好設計的重點在于環保有機和人性化。
諾基亞的綠色大樓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BDA)東部,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集諾基亞大中國區總部、產品研發機構于一身,有近2000名員工在此辦公。
為了更好地帶動全體員工提升環境保護意識,諾基亞中國在2005年成立了“諾基亞環境大使俱樂部”,目前共有1000余名中外員工志愿加入。這些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環境及環保教育工作,包括環境教學、環保短信大賽、回收利用、義務植樹、野外考察、慈善公益等。
走入諾基亞中國園區,仿佛走進了桃樂絲的“綠野仙蹤”世界,每個小細節都有如魔法般令人驚喜。
樓體從設計階段就嚴格遵循美國綠色建筑協會制訂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標準,采用了“會呼吸的玻璃幕墻”等30多項獨具匠心的環保設計。與普通商用建筑相比,大樓將實現節能20%,節水37%。
大樓內的出入口設置回收箱,方便員工以恰當方式交還廢棄手機及配件。進入大樓,穿過服務臺,看到的是一個挑高七層樓的天井,陽光撒在偌大的開放式空間里,讓人有一股說不出的舒暢感。所有的辦公室和會議室都圍繞在天井旁的大樓邊緣,印證著“每個房間都能看到陽光”的理念,每個辦公室和會議室都能自行進行“光合作用”,樓內97.7%的區域可以看到室外風景,77.4%的區域都可利用自然光照明。
搭上透明電梯到達辦公樓層,看到的是清新寬敞的格局。一個非提不可的貼心小設計,就是能夠升降的辦公桌——只要輕輕按桌面底下的機關,就能隨意調整辦公桌高度。在吃飽飯后特別能夠感覺到站著辦公的貼心設計,除了有助于消化和血液循環,還可以防止小腹“游泳圈”的增長! 而空調、燈光和投影儀都由中央智能系統控制,無人使用15分鐘后,會自動關閉。
中國人都說“民以食為天”,在諾基亞大樓里有全球最大的餐飲集團——索迪斯提供的每日特調健康餐飲,一中一西的餐廳組合加上咖啡廳和茶室,不僅僅在正餐時間提供餐點,還可以提供訂餐服務和開會時的下午茶點心,在忙碌的工作中隨時補充足夠營養。
諾基亞還特別提倡“移動辦公”概念,所以在中國園里設有許多移動辦公空間,讓不同城市或國家來出差的同事,都能擁有最舒適的臨時辦公空間。而較常在北京辦公的同事,在移動辦公區域里還有個人的儲存柜和信箱。
午后三點的陽光正好,透過雙層玻璃墻照射在桌面上,溫暖的辦公室里有陽光滿溢的明亮。員工們剛結束和全球總部的視頻會議,忙里偷閑買了一杯現煮熱咖啡。喝一口熱摩卡,調整辦公桌的高度,伸個懶腰,繼續投入一天的工作行程計劃。
從辦公室設計風格讀出老板的個性
相比于跨國集團辦公樓的普眾與多元,看一個小公司辦公室的設計,則多半能看出老板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魏來是“早晨設計”的創始人兼CEO,“早晨設計”是近幾年來在設計圈里聲名雀起的新興公司,也是中國電影行業里的設計第一品牌,由他們設計的電影海報每年都會被張貼在遍布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上,包括《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生死劫》、《門》、《我的兄弟姐妹》、《美麗的大腳》等。而為后現代城和遠洋地產的全線產品進行的精彩設計,也為他們在地產界占得一席之地。不僅如此,他們還參加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開幕式和票務系統的設計工作。
設計界的公司很多都以創意十足和特立獨行著稱,“早晨設計”也不例外,在經營上他們從不參加競稿,公司制度里規定不允許加班,就連辦公環境也選擇了遠離城市中心區的回龍觀小區。最早,“早晨設計”的辦公室其實是在CBD,但自從魏來的父親去世以后,他覺得媽媽一個人太孤獨需要人陪,所以就把公司搬到了家門口,走路只需五分鐘,每天中午都可以回家陪媽媽吃飯。
“早晨設計”的辦公樓是一幢紅色的三層別墅,藏在綠樹間,水塘和草坪環繞前后,樹干上的吊床上躺著看書的年輕人,員工們就在這種恬靜的奢侈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沒有寫字樓里的狹小和局促,沒有上下級的壓迫和隔閡;濃厚鮮活的生活氣息和人文色彩是這里的最大特色。
設計這幢辦公樓,魏來是受兩家公司的影響:一個是建筑設計公司SOM,早年,他曾經因為凱晨廣場的設計工作,和SOM的設計師們一起工作過一段時間,讓他切身體會了做一個好的設計師首先應該做一個生活家;另外一家公司是Google。
“2005年我去美國參觀過那里,當時就驚呆了,那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一種管理方式,員工擁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穿睡衣帶著寵物上班,可以躺著工作,可以吃東西,公司里到處都是吃的,廚房每天提供200多種不同口味的各國美食——真是不可思議,其實越是不可思議的地方,越是充滿了創意。Google之行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要尊重員工,給大家提供盡可能舒適的工作條件。”
所以,辦公樓的一樓被魏來設計成廚房和酒吧,有專職廚師每天變換著花樣做好吃的,可以保證60天不重樣。魏來要求飯菜不僅要搭配得營養,還要漂亮;冰箱里的可樂是專門從可口可樂公司訂來的玻璃瓶紀念款;院子里有烤肉爐,大家時不時就聚在一起開Party。
會客區看上去更像一個咖啡館,墻上裝飾著很多設計作品,磨咖啡豆的香味一天都不散。員工們下載了幾千首背景音樂,每天輪換著放,屋里屋外幾乎到處都是綠色植物。
樓上是幾個設計部門的辦公室,還有一個房間被稱作“商店”,放著很多頗具設計感的小物件,比如Mr.p的杯子什么的,實際上據說看中了什么就可以拿走。
“早晨設計”還是國內第一家建立專業私人圖書館的設計公司,目前圖書館面積達100多平方米,擁有專業藏書資料30個品種5000余冊,目前資料收藏量全行業第一。公司在圖書館的建設和維護上不惜血本,不僅常年不懈地購買專業書籍資料,而且專門有工作人員主動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且在紐約、舊金山、東京和巴黎建立了信息站,負責收集和聯絡當地的行業動態。
圖書館旁是一間有20個座位的私家影院,不僅是工作必備的硬件設施,也是員工們午休時最愿意呆的地方。
輕松自由的企業文化,優雅的辦公空間和人文氣質,讓在這里工作變成一件可以用來享受的事情。魏來說:“我們經常會在門前河邊的小草坡上想創意,只是有一個不好,想著想著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