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使用軟件PhotoShop和CorelDRAW等進行廣告專業傳統藝術基礎課教學,改變學生練習工具,提高教和學的效率,為廣告專業培養有能力的學生。
【關鍵詞】藝術基礎課 教學效率 廣告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057-02
就業的壓力促生了學校教學的改革,計算機技術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文字、對繪畫以及更廣泛的對藝術的認識。十幾年前的話題是建立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數字化港口、數字化城市,不懂數字化就必然落后,事實上也如此。結合在韓國學習的思想和計算機電子教室教學的實際,現就考慮使用軟件進行幾門課程的教學和實踐的可行性。
一 廣告藝術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和作業實踐
廣告專業基礎課程有“設計素描”等涉及多門設計藝術基礎的課程。這些課理論授課與學生練習,學時比例大都是1∶1,但實際課堂上授課與練習(課上課下)的學時比例進行在1∶4到1∶5上,可簡稱為“理少練多”課。這些課,教師在一段理論講解后需要師生用大量的時間動手繪畫以理解和鞏固所講概念。內容不難理解,但實現過程漫長,筆、色(墨)、紙、水(硯)樣樣需用,靜氣凝神,一絲不茍……
受講授軟件PhotoShop和CorelDRAW的啟發,色彩、形狀、關系、變形、光線、審美、設計、應用,在軟件PhotoShop和CorelDRAW中被處理得暢快淋漓,是否可以勝任這些課程內容的實現部分呢?今天除課堂外,誰能在市場和企事業部門中看到筆墨紙硯(顏料廣告色)的應用,哪個標語是手寫的?哪個圖像、圖形是手繪的?若要在視覺上表現什么,誰不想到計算機、軟件、噴繪?怎么就不把這些內容納入計算機中去學呢?
色彩運用中的調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顏料、調色板、筆或刀、水、環境、衛生……),大師也得耗時費力的調來調去,每次想用又得重來調,計算機卻是試驗三個數值,記下而已;至于筆和紙,計算機中有成百上千信手拈來;僅三件事顯得有點微不足道。寫一手漂亮工整的字幾十年前還是個人技能不易被人仿效的天賦,今天,誰不能用鍵盤打出無比工整、漂亮的字和文章。“字”的進步,引發了我們對“色”、“圖”的思考。鍵盤使我們敢“寫”字,鼠標也促使我們敢“繪”畫。
二 相應教材的中心內容
概括地說,這些教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頁數不多,文字少插圖多,理論少形象多,講的少練得多。各教材建議的學時揭示了這類課程的教學中,授課所用學時與練習所用學時基本在1∶4~1∶5的比例上。不像理工的邏輯嚴謹,層次分明,課文中基本沒有對一個事物交代概念定義的慣例,(比如:什么是“明度”?我想:明度就是明暗程度,是顏色中黑白感覺存在的程度,黑白明度就是灰度。在軟件PhotoShop內,在數字化色彩模式中,就有明確的明度定義,很容易理解與解釋;相關的是純度:顏色中一種灰色的存在程度,或一種灰色中顏色的存在程度;相關的是色相:預定義的360種顏色。)在基本概念上,有圖片參考卻沒有文字定義,是什么全靠到課文中摘句尋章的理解,要知道人對概念欲掌握到應用的程度是必須有文字定義的。人有左右腦,是不是大自然讓用不同藝術與否的思維方式進行呢?可我們人類用于表述和記憶的工具只有一個語言系統,不靠文字定義概念怎會有概念之間的聯系和運用呢?欲說與人,又無明確,真是急人。藝術,善于表示而非言語,課堂教學的人和人的面對面又怎么辦呢?
我們的學生基本沒有什么藝術的準備就來學習所謂的專業的藝術設計課程,一次課中不多的講解后,基本余下時間就是訓練了,是不是自然地就變成了“修行靠個人”邏輯了,動輒近百學時的傳統修行式訓練,我校學生能耐住性子揮灑著筆墨紙硯(色)漫悟其理掌握技能的人又有幾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又是否值得我們思考與改革?是否為它們的理解鋪平道路,減少距離,話不要說的再大了。我們解決工具和教的手段,不是藝術思維。
三 理論和實踐的兩個例子
在計算機與網絡電子教師中,技術解決了師生時間較少的問題,使用工具僅是計算機。有了思想,點點鼠標,反復修改,由小到大,結合使用,輕松便捷,以手工適應思想,“理少練多”課程都是這樣,現舉以下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例1,色彩構成課,做出紅色從明到暗的8級過度——明度練習,見圖1。
傳統教學時,準備筆紙色水……凝神靜氣,描形填色……沒有幾個學生理解后能在30分鐘內一次完成。而在軟件PhotoShop內,不需30秒鐘,別說是8級,就是64級也可以一揮而就且準確無比。
做得準確,視覺效果就準確。效率上對比,一種色尚且如此,若是對紅、綠、藍、黃、青、紫、灰各做一個基本練習,怕是學生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也不能做完,而利用PhotoShop只需要5分鐘就能完成。
例2,字體設計課,做出“廣而告之”四個字的一個變形設計,見圖2。
傳統教學時,準備筆紙色水……構思創意,草稿打底,凝神靜氣,描形填色……沒有幾個能在兩節課上一次完成,不管變形好壞,就算又閃出靈感,也無力放棄重來。
而在CorelDRAW中,隨意拖拉變形,隨意填色,更有多種效果疊加,一個創意,幾個方案,比較取舍,幾分鐘即可搞定。
簡便易行,成果喜人,學生興趣能不趨之若鶩,教師有理由多留練習,加深指導,嚴格要求。在傳統教具下,面對形、色、變化,只能多領悟,做不出多練習,可參考的圖畫也限于書中教材的所及;而數字化計算機教具中,領悟的同時就可以實現練習,一個因特網大到可參考全世界的圖畫。
以上兩個例子(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是不是可以點代面地看出,我們教和學的時間精力都用在什么不值得的地方了嗎?我們教和學的速度是否可以提高一個或兩個數量級呢?
多門課共計用學時可觀,其一半用于實踐與作業,按平均8學時包含一次傳統內容的練習或作業計,平均每門課5次。用軟件做平均估計僅用正常作業實踐學時的1/4和或1/6之間,節省出的時間用于加強實踐練習,這是挖掘出的一個可觀的教學資源。
四 用軟件進行廣告藝術基礎教學
具體做法和時序過程可以是,第一學期簡單地開設PhotoShop和CorelDRAW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軟件到能用,其進行后續課程的學習。接著,“理少練多”教師在機房或在教室講授“理少練多”課程的理論部分,然后將例子部分在機房的計算機網絡電子教室上進行“面對面”的直觀教學;作業部分用軟件PhotoShop和CorelDRAW設計完成,并適量噴繪。
進行這樣的教學改革,理論和技術上都不存在困難,僅缺少教師間的理解和協作,只要加以研究,或用協作、進修等方式,問題不難解決。
目前,宜于采用“教師協作”式,即講授“圖形圖像軟件基礎PhotoShop和CorelDRAW”課和“理少練多”的教師各一人,同班同時共同進行“圖形圖像軟件基礎”課和“理少手多課程”的班級和機房教學,講授“圖形圖像軟件基礎”課期間,“理少練多”教師隨堂聽課,以期透徹知道“理少手多課程”理論的例子和作業完全可以用軟件高效率的實現完成,講授“理少練多”期間,“圖形圖像軟件基礎”教師隨堂聽課,以期更透徹的知道“理少練多”的理論概念和例子作業,便于在“圖形圖像軟件基礎”授課語言上有意聯系“理少練多”的理論概念和例子作業。
廣告專業學生的今天和未來在能力表現上,文案與寫作上靠的都是軟件Office,平面編輯設計靠的是應用軟件PhotoShop、CorelDRAW等,完全是建立在計算機應用上的領域,在課程教學改革中,值得開展。參考清華、同濟等院校的教材,數字化教學已經開展起來了,至于社會企事業的需求產品早已是數字化(設計與噴繪)了。
參考文獻
[1]林家陽、鮑峰、張奇開.設計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趙茂生.裝飾圖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3]崔建程等編著.CorelDRAW彩色設計實例精選[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
[4]王曉紅等編著.PhotoShop中國畫手繪技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高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