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兩基”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掃盲工作必須實現新的跨越,才能實現其社會價值。
【關鍵詞】掃盲 超越
【中圖分類號】C9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98-01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還有相當部分的成人文盲,隨著“兩基”迎國檢的不斷深入,掃除剩余文盲勢在必行,這就要求掃盲要不斷創新,接受新的挑戰,充分發揮其社會功能,實現其社會價值。
中宣部、教育部等12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掃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自1990年以來,我國文盲人數減少了1億人,并于2000年實現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進入新世紀,國家啟動《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繼續掃除剩余文盲,中央財政加大了對掃盲教育的支持力度,并明確規定了各部門在掃盲工作中的職能職責。黨中央、國務院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兩基”攻堅戰略,雖然在2000年基本實現,但在現實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仍然存在,特別是功能性文盲普遍存在,因此掃盲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一 認識到位,領導重視是前提
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潮的出現,導致了新的文盲和半文盲的相繼出現。加之黨政領導大多認為掃盲已基本結束,掃盲不再是政府思考的工作了。通過調查表明,農村人口大量轉移,留守兒童或跟隨父母外出的兒童中有小學未畢業就因諸多原因直接走入了社會,使得新文盲、半文盲再次出現,特別是功能性文盲普通存在。因此,要求黨政要高度重視,重新認識,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等12部門的要求切實擔當起責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協調推進、齊抓共管”的掃盲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機構建設,加大對掃盲工作的投入,保障掃盲工作的經費需求。把此項工作提上議事日程,決不能使其流于形式,要把掃盲工作同社會經濟建設一樣對待,方能把掃盲工作落到實處。
二 加大投入,落實經費是保證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農村,有的則是典型的貧困山區,財政連吃飯的問題都難以解決,掃盲經費談何容易。若干年以來,政府除了承擔教師的工資外,幾乎沒有其他經費支出。要解決掃盲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真正把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只能是政府擠出資金,落實掃盲專項費用,方可使掃盲工作卓有成效,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實際上掃盲需求的經費不是很多,只要把教材、資料、旅差、基本的教育教學需求以及專(兼)職教師工資津補貼等相關問題解決就可以了。由于這些年重普教輕成教的現實決定了真正落實掃盲經費仍然有一定難度,這就要求全社會齊心協力抓好經費的落實。
三 加強管理,提升專職教師素質是關鍵
要把掃盲工作做好做扎實,離不開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成人教育教師隊伍。要求政治思想覺悟、科學文化、政策法規、成人教育理論等知識水平和能力都必須適應現代掃盲工作的要求。這就要求區級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花大力氣將熱愛成人教育事業、能力強、有責任意識、能吃苦耐勞的有志之士充實到成教教師隊伍并專人專用;同時明確權、責、利,讓他們真正有干頭、有想頭、有奔頭,大力表彰和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有功之臣,對不負責任且工作無起色的專職教師通報批評,限期改正,并對其工作跟蹤,這是把掃盲工作做好的關鍵所在。
四 制定法律,有法可依是保障
國家12部門發專文掃盲是史無前例的,表明了我國確實有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存在,也表明了黨和國家認為掃除文盲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基礎和前提,必須落到實處。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會長朱新均在紀念成人教育改革發展30周年大會暨2008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年會上做了題為《中國成人教育的現狀,挑戰和展望》的報告中指出:“教育部已經啟動了《終身學習法》的起草工作,組織有關專家廣泛開展了推動終身學習立法的相關調研。”通過立法,將建設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變為全國人民的意志,變為全社會的行動,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才有可靠的保障。因此,《終身學習法》的制定,也就會把掃盲工作的相關職責以法律形式規定,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在掃盲工作中的職能職責,這樣則會把掃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使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卓有成效,有法律保障。
總之,有黨委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有“兩基”迎國檢工作的深入推進,有全體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掃盲工作一定會實現新的跨越。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