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區全面展開。全新的課改理念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基礎教育迎來了跨時代的變革,給沉寂已久的課堂注入了勃勃生機,為學校教育帶來發展的新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機遇和挑戰面前,為使我校的課改工作與時代的脈搏一起律動,我校結合自身實際,整合校內外各種有利因素,抓住新課程通識培訓、課題研究、校本課程開發等重點工作,取得了課程改革實驗的持續發展。回顧多年的課改實踐,我校既有山重水復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驚喜!現將我們六年來的做法概述如下:
六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我積極投身到教學改革的洪流中。幾經磨練,我欣喜地發現,課改后的課堂所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充滿了特有的活力。
我在課改實踐中成長,課改實踐改變了我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我的教學能力。在重視基礎的同時,我開始更多地關心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過程;關注學生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新課改的實施,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讓我感受到了時代的脈搏。
一 “兩案”加“三課”的合理化運用
“兩案”即語文中的導學案和導讀案。導學案包括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適用于第一課時。導讀案主要包括教師的“導”和學生的“讀”,適用于第二課時。導學案中注重基礎知識的細化和夯實。例如: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學會本課生字,老師設計出表格,采用部首查字法和拼音查字法等多種學習方法。一字組多詞,達到基礎扎實,同時又拓寬了知識面。導讀案以“導”為主要手段。教師在備課時,抓住重點句段、指導朗讀將全文講授線索融入案中,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習。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時間,還為他們找到了學習的依據及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完全掌握各類文章的學習套路,養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兩案”的應用,從根本上完成了“老師教什么,我就學什么”到“我學什么,老師就教什么”的過渡。“兩案”給學生留出了大量的空間與時間,真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知識面,成為了學習真正的主人。同時,對教師的要求更加嚴格。我們不僅要備教材,更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備學生,以應對課上學生稀奇古怪的問題。要想在學生心目中成為“無所不能的神”,我們就得加強自學、收集信息、提高認識、掌握技能、綜合體會,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兩案”的具體內容也是經過教師加工提煉出來的,要注意導語的措辭,鼓勵與學習思路同時體現,還要注意學生的差異、習題有梯度,具有挑戰性,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與“兩案”完美配合使用的還有“三課”,即自主課、展示課和反思課。
第一,自主課(又名自學課)是學生在教案的引導下自主學習的課。這種課要求學生認真讀書、思考、運用工具書來完成導學、導讀案。自主課可放在校內,有教師觀察、指導,效果極佳。如時間不允許,亦可放在校外完成,最好調動家長參與。
第二,展示課是課堂的核心。教師首先驗收各學習小組及每位學生的導學、導讀案,讓各小組成員充分展示、討論。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見解,積極引導展示,對學生的展示進行恰當點評。如語帶共性問題,以讀為主,教師給予點撥、答疑解難、挖掘真知、升華感情。
第三,反思課。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收獲,以教輔材料檢驗學習效果、夯實基礎,找出不足,再次彌補,提升學習能力。
“兩案”與“三課”從表面上看,教師準備多,課上講授少,甚至是沒有講授。經過一段實踐后,我們會品味到苦盡甘來的快樂。
二 幫助學生自己構建知識
第一,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上允許學生插話、反駁、提問和補充,而不是怕影響進度,怕丟面子,就對學生的提問、反駁等置之不理不理或排斥。
第二,在課堂上少問“為什么”,多問“你是怎么想的”。讓他們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每個學生都是帶著自己的經驗與知識來與教師交流的。教師要尊重孩子,少問沒有什么深層思考價值的問題。
第三,要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這是當前課改特別強調的一個問題。過去我們都是簡單的一問一答:教師問,學生答,教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現在我們要讓學生提問題,給學生寬松的環境,充分發揮想象,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
第四,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探索性學習,學會合作。探索性學習重視的是過程,讓學生親自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出研究性人才。我們可以布置一些長期作業,讓學生分組完成,培養合作能力。
第五,改變師生關系。新文化包括課堂文化、教研文化和學生文化。而師生關系是課堂文化的重要方面。過去的師生關系制約了孩子的發展,在新課改的課堂中,我們應該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經常被學生問住,以提高學生自信。多說鼓勵性語言、多與學生交流、轉變教師角色,成為新課程的傳授者、促進者和研究者,使其成為學生的“伙伴”、“朋友”。
第六,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改后的教材難度降低,知識面寬,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從兒童心理出發,解決生活問題,追求先進文化的先進思想,注重積累、感悟和體驗,知識生活化,生活知識化。
在聲勢浩大的課改浪潮中,我們都還只是一個學習游泳的孩子,要想成為真正的弄潮兒,還需繼續磨練自己,完善自己。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