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因素是第二語言習得和教學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對影響大學英語學習的情感因素分析,指出情感因素對第二語言學習者語言習得的影響作用,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適當的解決途徑和辦法,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第二語言 感情因素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064-01
第二語言習得者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性格、學習態度與動機、學習能力等,除此之外,情感因素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語言學習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個人性格和信心、態度、動機、焦慮等情感因素的制約。因此,在現代二語習得的研究中,學者們也越來越重視感情這一因素對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影響。
一 感情因素的分類
1.動機
學生的學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受學習動機的支配,但也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需要、個人的價值觀、學生的態度、學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來的鼓勵緊密相關。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內部動因和力量(包括個人的意志、愿望、心理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的等)。學習動機障礙,主要是學習動力不足,有些學生甚至有厭學情緒。造成這種動機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新生因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不安心,缺少動力;有些學生自認為各方面的條件不好,對畢業后的出路缺乏信心,因此在學習上也未能全力以赴。
2.態度
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會對目標語言、目標語說話者、目標語言文化、目標語言的社會價值、目標語的特殊用處以及作為文化一部分的自我產生不同的態度。態度包括認知部分(對某一事物的信念)、情感部分(對某一事物的好惡程度)、意動部分(對某一事物的行動意向和實際行動)。在第二語言習得中,態度是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認識、情緒、情感行為在學習上的傾向,因此,態度在第二語言習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態度具有兩面性,正面態度和負面態度。如果語言學習者對二語習得持正面態度,學習者主動與目標語說話者保持聯系,這就會對語言學習起到促進的作用。反之,語言學習者拒絕或者害怕與目標語說話者接觸,這就會阻礙語言的習得,阻礙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3.性格和信心
性格是人對現實的較穩定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性格外向的學習者能積極參與到語言交際活動中并尋求更多的學習和訓練機會。他們活潑、直率而健談,樂于參加口語、聽力方面的活動,不怕犯錯誤,表現欲強。缺點是不求甚解,馬虎,不善于準確記憶,容易出錯。內向者善于思考,理解較準確,表達細膩,但反應慢,怕出錯,在聽說方面心理障礙較大。研究表明,自信心強的人能較好地接受語言輸入,情感過濾少,且自尊感強。自尊意識較為脆弱的人易筑起一堵抑制性的墻,借以保護脆弱的自我,在特定場合或具體任務面前缺乏信心。這種現象在口語學習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 感情因素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1.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決定了一個學習者的努力程度,無論哪種動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語言學習。由于學習者的特定興趣、學習的參與度和學習環境,學習的動機也可能會時消時漲。學習者強烈的動機會促進他們的語言學習,而他們語言學習上的進步或成就又會促使他們增強語言學習動機。因此,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動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強調學生面臨的多種考試,如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研究生考試、各種出國考試等都要對他們的外語水平進行測試,這也是學生學習外語的一種動力。只有經常強調動機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大量接觸語言,促進語言的習得。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師生情感交融的氣氛
要形成師生情感交融的和諧氣氛,首先教師自身的情感會起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情緒狀態對學生的認知和師生關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面帶微笑,學生會感到親切、溫暖,學習興趣濃厚。反之,當教師表情冷漠或怒氣沖沖地面對學生時,學生會感到壓抑、緊張,從而影響知識的接受。因此,教師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利用自己情緒的感染力,使知識、信息帶有情感色彩,使課堂具有融洽、親切、充滿溫暖的氛圍。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情感溝通自然、和諧。對于落后的學生,感情聯絡會起更大的作用。課堂上要提倡師生平等,要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和諧,達到情感交融,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3.創造良好的氛圍,降低外語學習的焦慮程度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把異常心理現象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學生變緊張為輕松,逐漸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融洽的師生關系則是良好課堂氛圍的保證,它能使學生逐漸由“要我學”的被動狀態達到“我要學”的自覺狀態。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說多練,努力為他們創造各種表現機會,對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這樣才能消除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自卑感,喚起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一般來說,教師不能簡單地對學生的練習錯誤加以否定,而是要啟發他們自己動腦思考,盡可能讓學生自己進行修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盡量使用鼓勵、贊美之類的語言,保證學習者在課堂上有安全感和學習成就感。
參考文獻
[1]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2]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 Cambridge: CUP,1999
[3]戴煒棟、何兆雄.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