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教育部高校評估體系要求,接受評估的高校教師要進行“說課”,評估小組借此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進行考察評價,幫助教師從全局的高度,認識自己所講的課,更深刻地理解所講課程,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說課 評估 《化工制圖》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067-02
我校在2009年10月接受了教育部對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評估,并順利通過了評估。在評估活動中,教師“說課”是評估專家進校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專家組通過隨機聽課和隨機抽調授課教師進行“說課”活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進行考察評價,要求教師不僅會在課堂上講課,還要會“說課”。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向同行和專家敘述教學設計及其依據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在說課活動中,授課教師把對課程教學大綱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與運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手段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等一系列教學元素清楚地敘述和展示出來。簡言之,說課即說“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本人有幸參加了評估過程中的“說課”活動,得到了評估小組各位專家的肯定,現把此次《化工制圖》“說課”內容與要求總結如下,期望和同行共勉。
根據評估體系“說課”要求,現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 說課程定位
說明本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教學目標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1.課程地位
《化工制圖》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應用化工技術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專業必修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識讀、繪制化工圖樣的實踐能力。《化工制圖》課以幾何學為基礎,以投影法為手段,主要研究幾何形體的構成、表達化工圖樣繪制和閱讀的方法,是化工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
2.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與想象能力、圖示及讀圖能力,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工程素質、動手繪圖能力及綜合表達能力。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是重在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3.本課程與前導課程、后續課程的關系
《化工制圖》課以高中立體幾何學為基礎,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如《化工生產技術》、《化工設備》《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的基礎與鋪墊,學生對本門課程掌握的程度直接關系到后續課程的學習。
二 說教學內容及教材
闡明本門課程主要由哪些內容構成,前后章節之間有何什么必要的聯系。
1.課程內容分析
《化工制圖》課由八章內容構成,即:制圖基本知識、投影基礎、基本體、組合體、圖樣畫法、零件圖與裝配圖、化工設備圖、化工工藝圖八章。其中制圖基本知識、投影基礎、基本體、組合體是該課程的基本內容,是學習后四章的基礎和鋪墊;圖樣畫法、零件圖和裝配圖、化工設備圖、化工工藝圖等四章內容是該門課的重要知識點,同時也是同崗位技能緊密結合的內容,其實踐性較強。尤其是化工設備圖和化工工藝圖的閱讀及繪制,是教師應著重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內容,也是將來在生產崗位、技術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2.內容結構
該書共八章內容,前后聯系緊密,承接性較強。循序漸進地介紹化工工程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教材分析
我校化工專業使用的《化工制圖》教材是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董振科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2008.4)。全書共八章內容,知識結構緊湊,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著重突出繪圖和讀圖能力的培養。同時配有《化工制圖》習題集,配合本教材的教學使用。
4.學時分配
《化工制圖》課程總教學時數84,其中理論教學52學時,實踐教學32學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為1.7∶1。
三 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主要闡述所教課程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所教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及采用的教學方法、手段等。
1.重點與難點
本課程的重點內容是投影基礎(第二章),這是學習所有圖學知識的基本方法和基礎;圖樣畫法(第五章),掌握各種化工圖樣的畫法;化工設備圖(第七章),認識和了解生產中采用的設備及種類;化工工藝圖(第八章),掌握化工生產流程過程,熟知化工管路和設備的鋪設及布置。教學難點是圖樣畫法(第五章),本章內容較多,部分圖學知識較抽象,所以對該章內容講透,即突破了本課程的難點。
2.學生情況分析
通遼職業學院三年制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學生被高中理科網上統一錄取,基礎較好,接受能力較強。但是因沒有工作經歷,對具體設備、工藝過程完全沒有印象,所以,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改革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3.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制圖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學校的教學條件,我們應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方法配合使用,結合制圖課的特點,主要采用教、學、畫、讀相結合,以訓練為主進行教學。
第一,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與制作了本課程全部內容的多媒體課件,與傳統的板書相結合,使課堂教學信息量增大,圖樣形象具體,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第二,“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把圖樣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方法講清之后布置學生進行畫圖訓練,以學生為主體。
第三,實踐性教學。在實訓室或生產模型演示室中實地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又提高了學生將來的職業素質。
四 說教學條件及師資
1.實驗實訓條件
我專業建有繪圖室兩個,配置80張多功能繪圖桌,多媒體投影儀一個,必要的繪圖工具(如丁字尺、三角板、擦圖片等)80套,教學用模型6套(每套55件),同時有化工工藝模型演示室1個,有3套模擬演示生產線,并配有教學素材庫2本,可供教學及繪圖使用。
2.教師團隊
《化工制圖》課程現有講授教師3人,其中主講教師2人,助教1人。3名教師均具有本科學歷,有一定的企業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
五 說考核方法
結合這門課的特點,我們采用以過程訓練考核方主、閉卷筆試考核為輔的考核辦法,制圖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繪圖、讀圖這種工科學生應該必備的基本技能,符合本專業崗位群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所以,考核成績由70%的訓練考核和30%的筆試考核組成。
六 說教學過程實例設計
如在講到第八章的《化工工藝流程圖》這一節時,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由合成氨生產線實例導入教學內容,結合合成氨生產線演示模型邊演示邊講解,如該生產線采用了哪些設備,在圖紙上怎么畫,物料管線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閥門、儀表控制點、管件怎樣表達等,讓學生親眼看到實例,所以印象尤為深刻,理解起來也更容易,因此教學效果非常好。結合具體的工藝流程線,遇到教學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時,可以對照模型理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從而把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本課程的特點。
綜上所述,為“說課”過程所包含的內容和說課流程,本人認為,說好一門課,可以幫助教師從全局的高度,認識自己所講的這門課,掌握它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清楚專業的培養目標,幫助教師更深刻地理解所講課程,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教師說課活動要點.高校教學,2009
[2]姚建平、涂曉華.創造性教學在職教.《化工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化工,2007(4)
[3]葛耿.《化工制圖》.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2007(4)
〔責任編輯:高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