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現階段英語寫作教學面臨的現狀,提出了如何巧用興趣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思路。
【關鍵詞】英語寫作 現狀 興趣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086-02
英語寫作是學生學習語言綜合技能的體現,是學生在綜合吸收所學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的綜合運用過程,是檢查學生語言基礎和表達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英文寫作在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占有相當的比重。但是從歷年的高考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不夠理想,提高學生寫作技能就應成為中學英語教學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一 英語寫作教學面臨的現狀
從日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書面寫作進行分析統計可發現學生在寫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1.中式思維
由于學生忽視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特別是中文的思想,以英文的形式表現出來,重視語言形式而忽略語言形式的社會文化背景、忽略語言在實際場合的運用,以及詞匯的文化內涵。英語寫作中往往用中式思維,用單詞去死套,表達的意思帶有明顯的漢語方式,不符合英語的社會習慣,也就是所謂的中式英語,它是一種特殊的語用現象,廣泛存在于學生之中。如不及時予以重視,就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停滯不前。
2.詞匯量不足
語音、詞匯、語法是構成語言的三個基本要素。要想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掌握足夠的詞匯量是前提,準確理解詞的涵義是基礎,英語寫作中最重要的還是詞匯量的掌握。學生在寫作中對怎么寫、句式結構如何、如何謀篇布局等都很清楚明白,但是由于詞匯量不足,結果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詞匯成為寫作中的一個巨大障礙。主要存在詞序不當、詞類混淆、缺少、冗余、重復和歧義等問題。有些水平低的學生,由于掌握的詞匯量較少,詞匯表達的能力較低,甚至不能流利地表達其簡單的思想,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3.畏難情緒嚴重
學生對英語寫作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害怕寫作,提起寫作就心煩,不知從何下手,視寫作為任務,一旦完成,就置之不理,既不修改習作,也不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寫作方法。而且也不積極主動地去配合老師搞好寫作訓練,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在此心理的影響下,嚴重影響了練習寫作的動力,不敢動筆,也不愿意動筆,久而久之,便導致了學生思想僵化,英語思維能力較差,考試中寫出的句子晦澀難懂或生搬硬套,語感能力低下,寫作成為學生整個英語學習中的短板。
4.寫作技巧缺乏
這里是指語篇布局、句式變換和前后銜接的方法。中學生在寫作技巧上常常表現為語篇布局能力較弱,句式缺乏變換,前后銜接手段單調等。一篇文章語意連貫、符合邏輯,離不開一定的語篇銜接手段。英語中的語篇銜接方法相當豐富,有的用于句子層次,有的用于語篇層次。語篇銜接主要是通過語法手段、詞匯手段和邏輯聯系語來完成的。由于寫作技巧的缺乏,使得文章跳躍性很大,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主題與各段落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照應和連貫性。
5.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有的教師以自己為中心,將自己視為知識的權威和傳授者,學生則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還有的教師課上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中的習慣模式是:教師苦口婆心的講解——布置寫作作業——教師細心批改的灌輸式教學,再加大量的寫作題海戰術,學生在寫作教學中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許多學生課堂上學到不少語言知識,但一到具體運用時就不知如何下筆,結果既苦了老師,又苦了學生,效果又不佳。也就是詞不達意、張冠李戴,很難寫出理想的文章。
二 “興趣法”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美國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驅使學生學習的基本動機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交往動機,另一種是榮譽動機”。這就告訴我們,語文教育教學評價要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即教師必須把學生作為一個能動發展的主體來看待,通過各種外部誘因來滿足學生的興趣、情感的需求,點燃他們的求知、進取、發展的火花,促進學生的生動地學習和主動發展,讓他們愛學、趣學、樂學。這幾年筆者注意采用“興趣法”嘗試改進英語寫作的教學策略,進行了一些淺顯的嘗試,并做一簡要的闡述。
1.教師要更新理念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管理,學生服從”。師生關系中普遍存在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傾向,嚴重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挫折了學生的自尊心,摧殘了學生的自信心,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程式化,缺乏生機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性的刺激,學生不敢質疑,不敢說“不”,學習的積極性也得不到充分發揮。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固然與教師的知識量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業務能力。如何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體驗成功,擁有一份自信。創造高度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心理潛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效果。只有這樣,廣大教師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真正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樹立新的理念。
2.采用分類評價標準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與尊重,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應多表揚學生,少批評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允許學生以不同層次的寫作水平進行寫作,平時根據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我總是出2~3篇寫作文章,一套面向全班,好學生做題速度快,再發給他們難度稍大的第二、三套題,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既有統一的學習內容,根據個人的差異又有不同的奮斗目標。同時,采用分類評價標準,采用表格的形式,細化對不同寫作程度水平學生的要求標準和期望值、平時教學中對照標準,及時發現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切切實實看到自己的進步,使學生獲得自我肯定,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堅信自己通過努力也可以學好英語寫作,激化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制訂漸進式進度表和上浮層次的標準,對有進步的學生,及時提高要求標準,促使其不要自滿,繼續向新的寫作層次進化,這樣逐步引導,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3.采用師生互動式英語進行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教學理念,起源于美國,并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取得顯著進展,成為美國的主流教學模式之一。所謂“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寫的共振。寫作話題探討互動式教學模式。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層層深入,師生互動探究,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提升實際運用英語進行寫作的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目的。
4.采用學生互評教學方法
傳統的英語寫作課上,教師普遍做法是講解一篇范文,然后布置英語寫作作業,當作業收回給老師之后,教師仔細批改作業,并給予分數,再把作業還給學生,這種結果教學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現實情況是,老師花費了很多心血對寫作作業進行了批改,而學生對教師的批改通常是視而不見、見而不問、見而不改,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水平仍然沒有提高。針對此弊端,平時注意讓學生參與對英語寫作作文的互評,讓學生對同學的英語寫作作業進行互相批改。這種教學模式的好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比較自由,不拘形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也參與到各個交流小組中,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去發現其他同學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批改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并要求其用英語寫出自己的啟示。同時,隨機選取學生代表進行交流發言,暢談感受。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多種器官參加學習,興趣濃厚,情緒激昂,思維積極,感知豐富,樂學易懂,從而既鍛煉了寫作能力,又達到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目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要經過大量的基本功訓練。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巧用“興趣法”進行英語寫作,激發學生內在的寫作學習動力和潛能,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向學生傳送積極的期望,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