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給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本文從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和特點出發,就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英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00-01
在國家著力倡導施行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對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此為基準,用教學理論作基礎,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對高中英語教學的一些看法。
一 結合教材,靈活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對教材進行適當替換或擴展、補充和刪減。我在聽課中發現,有的教師就做得很好。在聽高一年級的課時,教師在Culture Relics這一單元時,因為課本上的文化遺跡對學生來講都比較陌生,這名教師創造性的以本地區的文化遺跡為內容,替換成書中學生不太熟悉的內容,把書中的內容更改為課外的閱讀材料,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本地文化知識,英語的學習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掌握。我們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調整,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我們生活中,發生了某件重要事情,教材中有一個相關的單元內容,如果在延續性和難度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時,我們就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
二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學生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的接受者,學生的知識可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獲得;我們也要培養學生一種合作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并且在培養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學生,對他們持有期待。例如,有位教師在這方面就做了很不錯的嘗試。在高三的復習課中,為了讓學生能主動去學習,該教師就把學生在課堂上分成學習互助小組,學生輪流作組長,要求對每一單元的復習要點都要共同查找,最后由組長做匯總分類和自我延伸,各個小組長要輪流來講解重要的知識,并設置恰當的配套練習,其他小組長有不同意見可以補充說明。最后,由老師做評價和總結、拔高。這樣可以使學生把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生之間以及小組之間的合作就會加強,而且通過自己的分析和討論得來的知識,學生就會記得更為牢固。
三 培養意識,創新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力避免出現專制現象,要注意采取共同探討的民主方式,來解決課堂中所碰到的疑難點,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我在一次聽課中,遇到一個老師講情態動詞的用法,這個老師讓學生講各種情態動詞的用法。一個男生主動站出到黑板前講情態動詞dare的用法dare do/dare to do/dare sb to 等并舉出了例子,我們應該表揚這個同學的表現,但是他在講解時把dare做情態動詞與行為動詞的用法弄混了。這時老師的處理卻不太合適,把他在黑板上的板書直接擦掉了,讓學生只要記得在情態動詞后加動詞原形就可以了。我想從此這位同學不會有主動發言的熱情與勇氣了,更不用說創造性。
四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們所指的英語學習情境,主要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能夠投入其中,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引起他們豐富的聯想,以達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為目的。特別在導入新課的時候,新穎的導入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比如,在Warming Up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If you were blind,what difficulties would you meet in public places?How would you overcome it?(如果你是一個盲人,在公共場所你會遭遇什么樣的困難?你如何克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情景。該情境能喚起同學們回想起各種公共場所的英文表達,以及怎樣用恰當的語氣、時態來表達。這樣教學的重難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當然我們不能忽視整個學習過程中結語的精心設計。小結要能引發學生主動思考。
五 理論還要與實際相結合
如果把知識作為一種抽象的存在,是不易被學生掌握的。不少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空洞、抽象,很多例句讓學生很難長時間記住。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聯系現實生活,課堂舉例要盡量結合實際,讓語言更有生命力。
六 靈活運用現代各種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由一支粉筆、一面黑板、一本教科書組成,這種教法已不能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在上課前的備課中,英語教師要根據英語課程教學資源,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達成教學目標。英語課堂的教學手段非常豐富,有語言、圖片、錄音和錄像、電影和電視、計算機等。只要綜合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就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感人、形象、具體,也易被學生所接受和掌握。這就要求老師能夠對先進的教學儀器的操作非常熟練,教師要結合實際,從中選出最能為學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學方法,要能夠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七 恰當評價,樹立信心
在教學中,老師評價語言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較為豐富的資源。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很少表揚學生,而引入新的課程理念以后,強調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強調要尊重學生。但是現在進入英語課堂聽到較多的卻是:“Good! You are clever!”“Good! You are smart!”這樣泛化的評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評價的豐富性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得到普通的評價時,他會更加努力地參與課堂活動,爭取得到更高的評價;如果學生聽到較好的評價時,就會增強他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是一項較為復雜,也是教師長期不斷充實提高的過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廣大英語工作者更要勇于實踐、勇于創新,才能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