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是一個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在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中學英語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重要的階段,從而要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為學生今后外語言特別是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絡猶如一個電子圖書館,它擁有取之不盡的資源,如英文材料以及英語信息對英語教學提供了無限的參考。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論壇網站,可以使我們的備課資源更加充實、豐富,教學思路也更加寬廣,更具延伸性。要想高效利用網絡上的中學英語教學信息資源,就必須在對其優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即立足于對原有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借助自己的學識和經驗以及對所教學科的把握,對已下載的中學英語教學網絡資源加以取舍和歸類。
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要促進信息技術的應用與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機結合。我國《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綜觀國內外網絡教育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趨勢,網絡將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探討網絡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學設計對促進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一 對網絡教育和網絡資源的認識
1.網絡教育的特點和優勢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者以學習為中心,教育者領導為前提,多媒體教學資源和手段支助學習為基礎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聽、說、讀的能力,讓學生處于一個全真模擬的英語環境中學習,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學習興趣,還能促進教師的教學效果。
Internet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擁有的英語學習網頁浩如煙海,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支持,Internet的資源就可以過渡到教師和學生這一環節,學生也會相對更為主動地通過這個新穎而有趣的平臺去發現、探索知識,也就擁有了更強的求知欲望和興趣,有了興趣也就更進一步地刺激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的聯想思維和知識多樣化的提升,對于促進學生關于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有利的,也是其他教學媒體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而且教學之間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共享與協作學習。“情境創設”、“協商會話”和“信息資源互享”正是現代英語學習環境必須具備的基本屬性或基本要素。
網絡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充分體現了網絡教學在特殊情況下的重要作用。除了在線學習外,人們還可以很容易找到各種英語學習材料,還有許多站點免費提供新穎的聽力材料,還可以利用網絡通訊軟件,如QQ或MSN,與別人進行面對面的口頭交流,還可以用以補充教師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然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上既有優秀的也有不良的內容。中學生由于受其身心發展、認知發展水平限制,自身約束能力差,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導致身心發展歪曲,甚至沉溺于網絡,這就需要教師在應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為他們引導,提供積極向上的教育環境,精心設計整合中學英語教學資源,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2.網絡環境下中學英語學習資源的整合
借助于網絡,教師的備課實質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創作過程,它需要教師對知識的再加工,需要融進教師的個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網絡環境下中學英語學習資源的設計過程實際上是根據中學生學習特點整合知識信息的過程。傳統教學以書本知識的靜態傳授為最重要目標,而多媒體網絡教學非常強調教學中知識信息資源的多元化,通過提供對現有多種資源進行再次利用的技術方法,實現對知識信息不斷進行新的加工和整理。知識重組、資源整合對多媒體網絡教學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 利用網絡資源輔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網絡信息資源的技術發展為廣大英語教師利用網絡資源輔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物質保證。利用多媒體網絡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諸多弊端,因此,網上的內容必須得到進化和優化。首先,教師要熟悉網上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各種網站和材料,并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網上信息進行選取和編輯。為了配合課文,也可以從網上下載影片資料和原聲電影片段,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使學生在一種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學到了地道的語言,提高聽力理解水平。因為網絡具有信息豐富、題材新穎、反饋及時等特點。通過開發和利用網絡資源,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整體素質。
三 利用網絡引導中學生進行自主性英語學習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和遠程英語教學節目等進行自主學習,增加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則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協助者、促進者。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瀏覽有針對性的網站搜尋有助于解決問題的材料,并對所選的材料進行分析、處理,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并理解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培養語言能力,提高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利用資源主動探究,采用合作討論式學習,逐步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摒棄教師單向灌輸、以現成結論方式呈現知識的做法,要引導學生自主去學習,學會思考、探索的過程。
總之,網絡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學是新世紀初我國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新課題,在實施網絡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將會有更多的難題在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傳統的語言教學相對于利用網絡輔助教學,其歷史更悠久,但我們已經體會到了網絡輔助語言教學的優越性,只是我們的制度還不夠健全,需要時間加以完善,因此,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網絡將成為語言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