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技術的適度,否則會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筆者就此從兩方面進行了闡述:(1)要充分認識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2)認識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不當給教學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現代教學手段 運用與反思 優勢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19-01
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手段已在中小學校普遍使用,它可以給學生展示生動的形象、圖片、色彩、畫面等直觀的情境,能使學生簡便、快捷地進入一種身臨其境的角色,使教學過程情景化、趣味化、形象化,可以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為豐富學生的表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提供了物質基礎,增強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使課堂教學內容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過程生動形象,能全方面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及時進行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和感知,把學生帶入多姿多彩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在有的課堂教學中,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應用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上的處理不當,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個性展示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在應用現代教學手段時要處理得當,有效發揮它們的作用,充分認識它們優勢的一面和存在的問題。
一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認識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的優勢
1.在課堂內創設情境,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好各門功課的前提條件,是推動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獲得各種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問題、研討質疑、尋找答案,課堂內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特別是應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通過聲情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和感官刺激,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產生鼓舞人心的情景效果,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愿望和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教學是為實現一定教學目標所進行的一種課堂活動,課堂上的一切行為活動都必須遵循以事實為根據,以目標為指導法則,教學媒體作為教學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與效益,選擇多媒體必然與教學目標相適應,一堂課媒體運用是否恰當,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多媒體可以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在課堂中合理運用,能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課堂教學在目標指導下將多媒體協調配合、各展所長、互相補充,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從而使學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改變以往靠口頭語言和文字符號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打破封閉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學狀態,以其鮮明的直觀形象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從而使教學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知識、思維創新的能力。
二 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認識到現代教學手段運用得不當給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一,對多媒體的運用要掌握適度,否則就成為新型的給學生灌輸知識的工具。
第二,課堂中多媒體運用的最終目標就是利用多媒體中廣泛的有利教學資源,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難點知識的突破和知識的理解及掌握,通過一些形象、直觀、生動的教學資源的展現,引發學生對難點或重點問題的深度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和記憶的印象,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些教師卻把多媒體技術變成了一種新型的知識灌輸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把所學的知識內容全放在電子幻燈片上,加大所講知識內容的投放數量,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有意加快教學節奏,縮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設計在幻燈片上的教學內容從頭到尾一放到底,把過去的“教師灌”變成了現在的“多媒體灌”,學生在課堂內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問題和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在表面上完成了教學內容,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根本沒有調動起來,也就談不上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適度,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有利于學生的動口、動腦、動手、動耳等多感官的開發。
第三,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不應成為教師開展公開課的技術秀。
第四,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不應代替教師的示范實驗教學和學生對實驗的實際操作過程。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