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生命,取決于教師組織的諸多語文活動是否有效。教師要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精心備課,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扎扎實實地組織語文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28-02
一 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讀懂教材,了解學情,是大多數教師備課時頭腦中都有的理念。但是,在具體的備課操作中,如何讀懂教材,如何了解學情,如何將讀懂的教材和了解到的學情有機整合起來,并為學生學習服務卻不是教師們容易做到的。綜合多位教育專家的理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從理論上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方面獲得協調發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能力和情感得到鍛煉,而且學生學科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方面有無提高、思維狀態及思維方式有無進步和發展、學習動機和習慣有無向好的方向變化是教學有無效益的主要指標。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課堂教學的實效,關注教學的設計與改進,促進教育工作者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提高專業水平。
二 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
1.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學。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因此,有效教學就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即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2.小學生具有直觀、想象、描述的思維特征
教學應避免采用抽象、概念的理念化方法,而應該采取抓住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使教學過程感性而生動,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性
教師應該把握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抓住基本環節,重視引導學生及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學生易犯錯誤
小學生的認識能力、情感態度的發展還處于不成熟階段,思考問題難免出現偏差,因而教師既要客觀地肯定學生的長處,又要有針對性地提醒并糾正學生的不足,運用合適的方法對待學生的錯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案設計階段,應該根據小學生容易接受生動有趣事物的心理特點,以有趣的話題將課程引入;精心設計新穎的話題,以滿足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使小學生樂學;在教學中適當引導競爭,利用小學生不服輸的性格特點,讓他們參與到適當的競爭中,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多聯系生活,小學語文知識都從生活中來,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積極去探尋感悟知識,才能真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使學生在體驗中提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
2.有效提問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提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引信”,是激發學生覺悟的契機,是進行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質量制約著教學進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運用好提問,應注意以下幾點:(1)提問要有計劃性;(2)提問要有啟發性;(3)提問要難易適度。
3.注重朗讀
實驗表明,朗讀能力的發展水平是影響識記效果的重要因素,朗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大量的朗讀,大腦嘴唇得到反復的運用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口才。朗讀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提高理解能力并陶冶情感。
4.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教學實踐證明:凡是學生能自己發現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暗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才真正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學生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時特別投入,錯誤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這樣對待學生的錯誤:進行開放的教學,給學生出錯的機會;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學生的錯誤想法;設置適合的情境,讓學生發現錯誤;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獲取自我否定的經驗。
5.重視小學生的語言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學習漢語的經驗是多讀多記,以便博聞強記、厚積薄發。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借鑒古人的經驗,重視語言實踐,強化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知識的不斷增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積累奠定堅實的語言知識基礎。
6.適度解放學生主體
現在的小學生接觸的知識面較廣,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不能過度地限于教師的思維圈子,而應適當地予以解放。教師應該實踐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去做;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觀察;解放學生的嘴讓他們去表達;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有自主地發展時空。以上六大解放的核心是大腦的解放,當然,教師更應該在學生出錯時加強引導學生的思維,做到有的放矢。
四 指導學法是有效教學的保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具體包括:(1)指導學生預習方法;(2)指導學生聽課方法;(3)指導復習方法。學習方法一旦被學生掌握,課堂教學效率就必將大大提高,學生也將受益終身。
五 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在理解有效課堂教學內涵的基礎上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并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以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金鑫.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J].科教文匯,2008(12):114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