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轉變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由講授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教育教學 角色轉換 互動 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30-02
縱觀近年來的英語教學過程,許多英語教師都大膽嘗試,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著前所未有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還是難以實現《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難以處理好雙邊互動關系,不能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
一 教學質量較低的原因
1.教師教學觀念還未徹底改變
聽了幾次新教材觀摩課,發現授課教師在備課中,還是注重教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的過程,并未真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有甚者穿新鞋走老路。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還沒有真正轉變,仍然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權威作用。
2.課堂教學設計較為單一
其基本教學模式為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前后活動;少數學生上臺表演,還處于學生初始階段的語言學習形式,難以真正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開啟學生聰明的智慧、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使英語教學發生質的飛躍。
3.學生處于被動地學習語言的地位,缺乏學習策略
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學習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語言材料。學而不用,根本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工作、學習環境中,實現英語學習交際工具的目的;缺乏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意識,難以實現語言知識的內化,實現語言學習的升華。
4.現行高中教育教學要求高,學習內容多
隨著素質教育的滲透,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文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要學習的知識更為廣泛。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英語,多數學生是為高考而學,導致重應試輕語言的現象,違背了學習語言的規律。因此,難以實現《英語課程標準》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要改變目前英語教學的現狀,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與時俱進,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雙邊活動關系。真正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 針對現狀,提出相應對策
作為英語教師,要適應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改進教育教學,才能切實改變現行教育現狀,解決好教與學的矛盾,達到《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目標。
1.牢固樹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在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為學而教”,實現師生互動,突出學習主體,達到教學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新的人才觀。為每位學生奠定終身學習英語的牢固基礎,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開啟學生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開闊胸懷,積極參加英語學習實踐活動,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利用他們聰明的智慧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形成高尚的人格。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轉變教師的角色
傳統的英語教學,教師往往注重自己的權威性,講臺成為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3.著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策略
傳統的英語教學強調語言知識的掌握。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學生的大腦成為儲存知識的容器。學知脫節,所學知識遠離于現實生活,導致學生主體意識淡薄,學起英語來枯燥乏味,缺乏進取精神。《英語課程標準》及新教材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的同時,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選材應貼近現代生活,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第一,引導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明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英語只有靠自己才能學會,而不是靠老師教會,樹立主人翁意識。英語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實踐過程,自己是實踐的主體。只有學生明確了自己在學習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主體作用。
第二,最重要的知識就是方法的知識。教會學生學習傳授學習英語的策略,授之以漁。傳統的英語教學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導致大部分學生學而不得法,其結果是費時多、收效小,事倍功半,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突出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動耳,動手,不動腦,不動口,師生配合不默契。
4.改進教學模式,實行“任務型”教學,實現師生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任務型”教學是根據現行新教材的特點及教學目的而設計的教學模式。它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完成聽、說、讀、寫、譯的英語學習活動。一切活動都通過學習者親身體驗、觀察、自主探究以及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而完成的。“任務型”教學給予了學習者大膽的想象想象空間,為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促進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交往中獲取大量的語言信息,對輸入的語言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實現知識內化,學以致用。
5.在“任務型”教學中,師生互動,突出學生主體
第一,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由于班級授課制,學生人數多,不利于一切學生參加語言實踐活動,這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在“任務型”教學中的重要性。其基本原則為學生自主結合,兼顧不同程度學生,合理搭配。既有領頭羊的作用,又不讓每一個學生都沒有合作對象。否則,合作學習就流于形式,浪費時間。
第二,教師要盡量創設語言情境,有利于組與組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探索合作技巧。小組合作的成功取決于小組各個成員的有效合作與交流,而教學成功就取決于小組間的共同協助。教師設計主題要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及時對合作效果給予中肯評價,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第三,精心設計教學任務,教學任務的設計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既要突出語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取材又要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具有時代氣息,及時吸取現代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關注人類社會發展的時代主題。既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又要盡量縮短他們之間的距離,盡可能提供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以彌補缺乏自然語言環境的缺陷。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