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轉變。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課前預習既節時又高效地為課堂合作學習奠定基石;(2)合作互助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效達成搭建平臺。
【關鍵詞】課前預習 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 搭建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60-01
“小組合作”是一種以學習為主體,以活動形式來組織學生通過互動、合作來完成某一任務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小組成員相互依賴、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來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和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一方面,因為小組合作是一種教學策略,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它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團體成績為基本評價依據,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其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學習,有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小組合作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使學生的進取意識能較好地得到強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愈加感悟到正確引導小組合作為課堂自主學習的成功實施搭建了有效的平臺。
一 課前預習,為合作探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動手實踐與合作討論必須要以個人思考為基礎。如果學生在活動前沒有經過充分地觀察思考而匆忙地展開,就很容易陷入盲目的狀態。既浪費了課堂時間,又導致了無效的合作學習,失去了合作的價值。另外,如果活動前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那么小組中思維敏捷的成員容易以個人的觀點主宰甚至取代所有小組成員的見解,其他同學則搭“順風車”。這樣,不僅不利于調動成員的積極性,還無法形成合作的氛圍。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合作之前,一定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而做好課前預習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舉措。因為預習是自己獨立地接受新知識,需要自己獨立閱讀和思考,預習時,無論對看得懂的知識還是看不懂的知識,自己都要經過獨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才會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就會有一種想學、想問、想練的良好心理,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至于怎樣讓學生預習,起初,可為學生設置幾個具體問題,讓其帶著問題去預習,便有了重點和努力方向。
二 合作探究,為自主學習搭建了成功的舞臺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受傳統及高考制度等諸多現象的影響,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同學們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來自家長的“要競爭”意識的熏陶,極易烙下極端狹隘的競爭意識的印記。將很難讓其在日后的競爭生活中健康地兼容于社會和他人。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把課堂活動、參與的權利交給了學生,但事實上,性格外向、表現活躍的學生當上了“小霸王”:一方面,表達能力強,踴躍發言的學生(女生居多)樂于在交流成果時代表全組發言,總結歸納小組在操作時的步驟、發現等,掌握了小組的“話語權”;另一方面,特別喜歡動手的學生(男生居多)往往搶占操作學具,率先操作,掌握了小組的“操作權”,就容易使小組合作陷入誤區,使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為了讓學生盡快地、友好地與同伴合作,我讓同學們回憶兒時玩蹺蹺板的感觸,在你一言我一語之后,我再作總結,使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后來,我發現他們確變了,謙讓、友愛、協作的美德閃現其身,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添加了砝碼。
接下來還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告訴他們:(1)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并及時做好記錄;(2)學會陳述自己的想法;(3)學會修正他人的說法;四是學會接受他人的意見(含批評和建議)。
作為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機。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個體合作需要的基礎上,所以合作前一定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經獨立思考,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有了自己的見解,才有話可說,并有助于把問題討論深刻。于是恰當的合作時機是: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了合作愿望時;當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時;當一定數量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時;當學習任務較大,需要分工協作時;當學生的意見出現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討時。這樣,才能調動小群體集體的智慧,讓學生享受到合作成功的愉快。
另外,還要注意對合作學習的有效調控。合作學習能否成功,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密不可分,教師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在活動進程中始終控制著學習的方向,使教學任務最終得以完成。
最后,還要注重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這是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堅持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學習過程的評價:(1)樹立“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評價理念;(2)尊重個體差異的多元、全面的評價方式,把個人間的競爭變為小組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同時,采取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的情況及小組成員間合作態度與合作方法作為額外加分的依據,從而評價出榜樣小組。
評價形式主要有組員自評、互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這樣,學生從獨立地學習、自發地學習過渡到合作學習,不僅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更能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調動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積極地將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一種不斷“對話”與“協作”的過程,讓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發揮出更大的效應,從而促成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