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方面的“希望生”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懷、期待、鼓勵和幫助,要想提高他們的成績,還必須從基礎抓起、抓緊、抓早,雖然有的學生成績較差,但這只是暫時的,是可以彌補的,教師要用溫暖熱情的眼光,多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戰勝學習上的困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終生受益。
【關鍵詞】“希望生” 關注 鼓勵 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61-01
教學多年,教初中的畢業班經常會面臨一種困局,那就是學生的數學成績兩級分化尤為嚴重。在中考前的兩個月,學校一般會讓每個班組建備考沖鋒集團。分為:第一集團、第二集團、“希望生”集團。“希望生”就是基礎最差的一部分學生。也許這時候老師會更關注成績好的同學,而我面對那些“希望生”心里總不是滋味。也許他們當中一些人的將來未必會比別人差,但初中三年的學習畢竟是失敗的,初三之前他們會覺得無所謂,但馬上面臨中考,大多數學生心里都會有一種恐慌。數學不好往往會影響其他科目,開始他們還會覺得有些希望,但到最后就只剩下絕望了。而我每次看到他們這樣,我的心里都很難受。所以決定下次從始教起,讓“希望生”初一就開始轉化,不讓后來人重蹈覆轍。初一的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但一些孩子在數學運算和數學思維上還比較薄弱。這時要提高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對他今后的數學學習卻是非常關鍵的。下面就是我在一年的“希望生”轉化中的一些體會。
一 “希望生”的具體表現
在數學“希望生”的轉化教學中,我認為,老師、學生和方法上應該是統一的,所以了解和掌握“希望生”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那么,數學“希望生”有哪些具體表現呢?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1)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溜號。(2)數學基礎知識較差,缺少學習興趣和動力。(3)學習方法只注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不善于理解掌握。(4)好奇心強,學習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5)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6)虛榮心強,愿意聽表揚,但又存在惰性心理。(7)學習不認真,又不愿意接受他人幫助。
二 如何做好數學“希望生”的轉化
學習上的“希望生”大都突出表現在對數學的學習上,尋找“希望生”身上的閃光點,想方設法發揮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克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轉化“希望生”的重要方法。所以,我們根據數學“希望生”的特點,應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理解寬容對待他們,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發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能力、并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1.培養數學希“希望生”學習興趣
他們對數學缺乏興趣,就很難學好數學。提高學生興趣的根本方法是用數學的威力和魅力去吸引學生,而不能滿足于利用某些有趣事例或游戲去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添上興趣的翅膀,讓他們學起來就會興趣盎然。同時還給他們獨立學習的機會和權力,讓他們有充分的操作表現機會。
2.激發數學“希望生”的學習動力
第一,尊重“希望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相信他們學習的天賦和能力。與他們交流、溝通要建立平等、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要以朋友之心找他們談話,要有父母之愛,不擺架子,不居高臨下。常常是老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會使他們走向成功。
第二,在教學中,對待數學“希望生”要做到“三偏、三多”。三偏,就是對他們要偏向、偏疼、偏愛。偏向,就是多給他們回答問題和表現的機會;偏疼,就是他們有了過錯,對他們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偏愛就是對他們的舉止、行為等不準他人取笑和嘲弄。“三多”就是對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平時表現要做到多檢查、多表揚、多指點,多檢查他們的學習情況;多表揚就是發現他們學習和行為中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但要切合實際,絕不浮夸;多指點,就是在表揚和贊美他們成績的同時,要善于指出不足之處或錯誤的方面,這時教師的批評指正才會是有效的。
第三,對待數學“希望生”還要做到“四寬”、“三耐”。(1)“四寬”,一是時間上的寬限,上課出現的問題盡可能在課后處理,公開場合發生的情況盡可能于個別場合解決;二是條件上的寬讓,留給他們改正缺點的機會;三是情感上的寬宏,有時他們對同一個問題一錯在錯,對此也不必生氣,要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所在,并給予引導;四是處理上的寬待,適當從輕處理,且不可動輒停課或體罰。(2)三耐,即耐心、耐性、耐力。對他們課堂紀律的轉變要有耐心;對他們的知識基礎輔導要有耐性;對他們的思想意志力的培養要有耐力。(3)還要做到“三不”,不鄙棄、不嫌棄、不放棄“希望生”的學習。不鄙棄,就是在班級里,在同學中不蔑視他們,對待他們要與對待其他同學一樣;不嫌棄,就是不把他們當包袱和累贅;不放棄,多給他們改正的機會,給他們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3.加強數學“希望生”的能力培養和習慣養成
第一,喚起數學“希望生”的合作意識,正確處理好他們與集體的關系,將他們的學習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并鼓勵他們要虛心接受同學們的支持和幫助。
第二,他們做事大都存在著無緊迫感、動作緩慢而無規律等現象,平時強調做事加強計劃性、條例性。養成做事有計劃、有條理的好習慣。習慣的養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須在長期的教學中反復訓練,加以深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總之,在素質教育全面展開的今天,如何讓數學“希望生”早日走出困局是有方法可尋的。要在真正掌握“希望生”的基礎上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努力發揮教師的工作能力水平,使數學“希望生”接受教師的引導和教誨。不過“希望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教師,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為這關系到孩子的一生。讓我們對“希望生”少一分急躁,多一分耐心;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