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隨著課時的縮減,對課堂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需要教師們不斷思考,尋找出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法和途徑。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實踐,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要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魅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可以說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生命線,各種色彩多變、變幻無窮的實驗現象會使學生的興趣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對探究實驗的原因也會充滿了期待,所以,教師應該組織、運用好各種實驗。
1.充分重視演示實驗
教師應該在課堂前精心準備實驗,準備引導學生從哪些方面觀察實驗、思考問題、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論等問題,讓學生的觀察有目的、有效果,從而更好地預防學生只是看熱鬧的現象出現。
2.組織好學生實驗
讓學生親自參與、自己動手做實驗,零距離地觀察實驗現象,并且實驗提供了師生、生生等多種交流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較為輕松、活潑的氛圍中理解、探究化學現象,建構對化學科學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科學認知的發展,在班級學習者共同體中創建自己的科學觀念。 當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歡樂與喜悅時,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
3.開展第二課堂
現在的教材中有很多的生活實驗,這些實驗的操作簡單,材料易得、趣味性強。
二 將生活和生產實際相結合
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生產聯系密切,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聯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驗、現象,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化學來解析生活問題,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
通過緊密結合教材基礎知識或重點知識的應用性知識的補充、討論與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到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社會中的化學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三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新時代,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要求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互動,即師生共同參與教育。因為只有當教育的教學指向與學生的學習動機趨于一致時,才能達到最經濟快捷的教育效果。教師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將學生真正當作自己的朋友。因此,教師進入課堂必須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認知滿足的同時,獲得情感的滿足。同時,由于學生往往把教師的親切當成是一種獎賞,一種鼓舞,產生一種被愛、被承認的心理滿足而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心境,課堂效率也會隨之大大提高。
四 教師要善于換位思考
教師應該學會用學生的頭腦去備課,要善于換位思考,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多做教學預案,這樣在課堂上,教師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地應對學生出現的各種情況,使自己的課堂充滿智慧和魅力。
學生對學習活動本身的興趣,對成績的提高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尋找,使自己的課堂豐富多彩,從而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給學生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還可以使學生的成績全面提高。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