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它強調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在合作互助中學習,要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從幾方面入手:(1)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2)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3)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主動求知、鉆研、進取、創新的積極性;(4)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創新精神;(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創新意識。
【關鍵詞】數學教學 創新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80-01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它強調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在合作互助中學習,要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與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關注個體的差異,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主要靠學校的教育和培養。那么,應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有以下幾點想法,與大家探討一下。
一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因此,在新概念、新命題的引入上,應該善于引導學生通過類比聯想,萌發創新動機,去探求新概念、新命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成功的導向。要允許探索和錯誤,不求全責備,并對學生這種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給予大力的贊賞和肯定,從而培養學生的類比創新意識。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開拓自己的創新思維,不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走向批判地繼承與創新。例如,《空間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標表示》該是《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這章中的難點,若直接給出本節課的知識,學生很難理解,若讓學生類比《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標表示》猜想出本節課的知識,然后再進行證明,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二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培養創新意識不能滿足于書本知識的獲取和命題的建立,要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新知,進一步探索命題的內延和外拓,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尋求更進一步的規律,以達到對新知識的全面建構,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再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和激勵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欲望,萌發創新思維,讓學生通過動手探索、大膽設想、發現規律,從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創設問題情境,要注意問題難度的控制,要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例如,在學完《橢圓》后,可給學生留一思考題:平面內與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差等于常數的點的軌跡又是怎樣的圖形呢?能否利用研究橢圓的方法來研究呢?
三 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主動求知、鉆研、進取、創新的積極性
只有給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調動學生主動求知、鉆研、進取、創新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愉悅的、倍受激勵的教學活動中展示個性品質,自覺超越現有的知識范疇,主動地去發現新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把學習與創造、模仿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變傳授知識的“填鴨式”教學為培養類比、歸納、猜想等能力的“誘思探究式”教學,變死記硬背的“封閉式”教學為注重培養興趣、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的“民主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不同程度的創新能力。
四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創新精神
據教育學、心理學表明:“人的思維是在實際中遇到疑難、解決疑難是不斷發展其智慧的”。質疑是創造的起點,沒有質疑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發現問題、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是創新的突破口。根據所教課程的特點,教師課前可精心設計疑問,課堂上巧妙地提出疑問。先讓學生處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中,再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排列組合》時,解決相鄰和不相鄰問題時則可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再給出解決的方法。
五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識來支持。當今時代,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層出不窮,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有利于考察教學過程,使學生形成直覺思維,增強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例如,選修2—1中的《圓錐曲線與方程》是解析幾何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本章的起始課可借助于多媒體演示平面截圓錐面的過程,使學生對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有一個直觀形象的認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興趣。
新時代呼喚創新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要靠創造教育。身為教育者,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能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前途,而且也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關鍵在于教師的觀念更新、方法的改進與素質的提高。觀念的更新有助于促進方法的改進,有待于素質的提高,方法的改進意味著觀念的進步和素質的發展,而素質的提高能夠推進觀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創新,它們統一于教學教育之中,都是為了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創新人才。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