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問題設計引導得好,對學生的體驗和實踐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通過創設疑問導入課題,喚起學習的興趣;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失為提高課堂實效的一條良策。
【關鍵詞】生物學 問題 思維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85-02
生物課程的性質,很大一部分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然而許多對世界生物奧妙的探索,剛開始還有賴于教師的引導。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問題設計引導得好,對接下來的體驗和實踐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就此,筆者以《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教學案例,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 創設疑問導入課題,喚起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引人入勝的導言,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新課一開始就達到“趣已生”的境界,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地聽課。
例如,課伊始,在小夜曲的美妙樂聲中,大屏幕投影展示各種動物圖片,并打出本章題目“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師:動物、人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但億萬個細胞簡單地堆積在一起是否能構成生物體?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它有嚴整結構。
師:那么它們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呢?(生無法回答)
師:今天,我們以人體為例來揭開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神秘面紗(大屏幕投影出示預習提綱)。
運用導言創設疑問,這樣導入新課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內在的求知欲,使學生剛開始學習新知識就動起來,為完成學習任務創設條件。
二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引發學生思維
教師在充分吃透教材和掌握學生實際的前提下,根據課本內容設計提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反復思考、探討,從而使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問題的解答和答案的論證,可使學生不斷地產生成功感,內心不斷獲得滿足,學習動力也隨之增加。
例如,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問題的設計,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同時還注重鼓勵性語言的激發,激勵動腦,效果明顯。
師:動物和人體的生長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它是什么細胞?它經過怎樣的變化過程成為多個細胞?
生:是受精卵,它呈球體,通過細胞分裂形成多個細胞。
師:回答很好。(電腦顯示細胞分裂過程)
師:為什么要分化形成四種組織呢?誰來解疑?(生一臉茫然,面面相覷)
師:沒關系,此問題恰恰是本課的難點,我們一起來分析并戰勝它。下面我們通過電腦展示肌肉組織及其微觀結構,從而了解組織是怎樣形成的。(大屏幕顯示肌細胞、肌纖維的結構——肌纖維像一根彈簧)
師:肌肉組織有什么功能?
生:可以收縮、舒張。
師:棒極了!誰來說說細胞為什么要分化呢?
生:這群球形細胞要具備收縮和舒張功能,形態、結構必然要發生變化,于是進行了分化。
師:你們的領悟力真強!大屏幕展示上皮組織的形成,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分泌的功能。
師:那么上皮組織是怎樣形成的?
生:將要發育成保護作用的細胞群必須要在形態、結構上發生變化——分化,成為一群排列緊密的細胞——上皮組織。
師:看來你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分化,電腦顯示神經組織的形成,那么每個神經細胞結構有什么特點?它具備什么功能呢?神經組織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生:每個神經細胞像樹枝一樣有許多分叉,它可以更多地與其他細胞聯系、傳遞信息,同樣神經組織也是細胞分化形成的。
師:太精彩了!請同學們為他鼓掌。(大屏幕同時展示結締組織的形成)結締組織有什么功能?
生:有保護、支持、連接、營養等功能。
師:通過上述解答,誰再來說說組織是怎樣形成的?
生:組織是受精卵分裂形成一群細胞,然后這群細胞在形態、結構上發生變化——分化,形成。
師:概括得太準確了!通過小組討論,我們懂得了組織的結構層次,哪位同學還有疑問?
生:這四種組織結合在一起又會形成什么結構層次呢?
師:這就是我要你們自己解決的預習提綱第三題,誰來試試?
生:是器官。它是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在一起構成的。
師:掌握得不錯。大屏幕顯示大腦、胃、心臟的形成。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器官,那什么是系統呢?哪八大系統構成人體呢?
生: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有消化系統等八大系統。
師:表述準確。你們對系統的知識全都明白嗎?
生:不太清楚。
師:沒關系。以后你將通過學習逐漸掌握。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展示消化系統的組成,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也逐一展示),請大家思考各系統的功能。
大屏幕展示八大系統形成人體的動態圖片,讓學生感悟人體是統一的整體。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放一段《命運》主題曲)
生:動人心魄。
師:你的哪些器官、系統在起作用?
生進行回答。
師:你掌握得真好。可見人體是統一的整體。(大屏幕展示人體的形成)
總之,要提高生物學的課堂實效性,而通過課堂精心設疑和提問,不失為一計良策。學生的思維在問題中動起來,就會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鄧迎春.以問導行 親歷探究[J].科學大眾,2009
[2]李高梅.“一圖多問”提升學生能力[J].生物學通報,2008
[3]江敏.論生物教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