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思想強調擺脫“以教師為中心”,而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在這樣的教育思想指導下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受到英語教師的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既能擴充英語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又能提高課堂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外語的環境和情境,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模式 職中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0-0199-02
所謂多媒體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途徑,充分利用錄音、錄像、激光視頻設備、電影、計算機等各類教學設備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去開展教學工作,它們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縮短學習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提供便利條件,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的境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 職業教育類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分析
從整體上看,職業中學的英語學習情況不容樂觀。
1.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由于職業中學的絕大部分學生是中考的失敗者,與普通中學的高中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一部分學生不但文化基礎差,學習習慣差,而且還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甚至有些學生還有很強的自卑心理以及對立情緒。而另一部分學生雖然基礎較好,但由于受到整個英語環境以及有限的教育資源影響,他們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緩慢,進步不明顯。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顯示:中職學校中6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單詞讀寫困難;30%的學生基礎還可以,但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導致實際英語成績差;10%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但受環境的影響,英語讀寫能力提高緩慢。
2.學生對英語產生恐懼和抵抗心理,且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存在偏差
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成績一直不好,連連受挫,逐漸產生心理壓力。由于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不會做課后作業,考試壓力大,害怕被老師提問等,從而形成了恐懼和抵抗心理。基于考試的壓力,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忽略了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這種錯誤的認識,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背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使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枯燥繁多的單詞,語法、時態變化跟不上英語教學進度,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失去信心,從而最終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
二 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英語教學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根據中職英語教學學生中存在的普遍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運用多媒體手段去開展教學工作,由于既能利用聽力設備,又能觀看活動圖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緒也很容易調動,其參與的過程既有知識性、科學性,又有趣味性,學生不易出現過去在課堂上常見的疲勞情緒,在愉快教學教程中學到新知識,啟發新思維。
例如,中職《英語》教材第一冊中Unit 8中關于Christmas一課,學生們對圣誕節非常感興趣,那么,我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就主要采用了圖片和視頻結合的教學手段,充分使用了多媒體這個教學工具,我發現在這一節課上學生們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參與得多了,課堂氛圍比平時也活躍了很多,同時在課后的教學反饋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掌握這課的重點知識,包括一些平時不學的學生也有了明顯的收獲。同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Section one為例,本文是有關于“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一些信息。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激發他們學習熱愛科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本課,我從網上搜集了一些關于宇宙太空及太陽系的圖片,以幫助學生了解認識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另外,讓學生從網上查找關于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的研究及發射情況,學生們對這些載人航天飛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地討論“神五”、“神六”以及“神七”發射的不同之處,同時我又播放了我國發射的“神舟五號”在太空運行的模擬路線及原理,學生對照畫面找到 satellite, orbit, rocket, sun panel, rocket motor and so on. 他們很快就用書上的語言來描述圖上看到的衛星運轉過程。這樣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衛星的運動及作用,使抽象的說明文淺顯易懂。
2.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環境,創建英語交際情境,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激勵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是學生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尤其是在教學資源嚴重缺乏的職業教育類,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僅局限于英語教材的狹隘范圍,僅依賴于課堂上被動地聽取教師的講解,僅忙碌于應付各類考試的書面練習,而另一部分學生甚至存在嚴重的厭學態度,抱著“混日子”的態度。但是職業教育主要是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其中也包括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所以一直以來,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目的都未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情境是英語教學的一個“小天地”,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能創設好一定的情境,使學生進入角色,就能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并能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我認為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效果尤佳。
例如,Unit 3跨文化交流這一課來說,我們都知道各國文化都存在差別,但是要如何把這種區別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確實存在很大困難。而我在講這課時,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國家文化的相關視頻,比如,中國人在外國友人家中做客以及外國友人在中國人家中做客,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總結出中國文化與西方國家文化的區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在聽和看的同時也在思考。在整篇課文學習結束后,為了讓學生鞏固新知,我還特意安排學生模仿文中的兩個場景,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對這節課記憶深刻,從而也改變了一部分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態度,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
總之,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必將促進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的建立,也必將產生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需選準起點,瞄準目標,不斷探索,不斷反思,逐漸走向成熟,只有將多媒體技術有機地融入學校的教學工作中,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才能避免將其作為裝點門面的擺設,真正為教學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文光.改革大學英語教學的新思路[J].遠程教育,2001
[2]王宗寬.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英語學習興趣[J].英語輔導報,2000~2001(36)
[3]葉曉潔.利用多媒體手段,創建英語教學新模式[J].英語輔導報,2000~2001(36)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