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1978年-2010年甘肅省天水市生產總值資料,分析了天水市生產總值及其構成變化規律,并與同期全國、全省水平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天水市生產總值增長較快,2003年以后,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2.69億元/年的線性趨勢遞增。近30年人均生產總值增長兩人35倍,截止2010年人均產值突破8000元大關。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第一產業所占比例較大;第二產業所占比例仍有升高空間。加大發展第三產業力度,比較契合天水市政府發展經濟的遠景規劃,第三產業將是當地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
關鍵詞:天水市;生產總值;構成;變化
生產總值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是衡量一地經濟狀況的一種指標,對反映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態、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的情況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持續成功地推進了市場化改革進程,經濟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區域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還具有自己的構成和發展特點。
天水市是隴東南最大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三線”建設的需要,許多工廠西遷內地,奠定當地了較為扎實的制造業基礎。境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綺麗獨特,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基礎較好。2009年全市人口為 36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 13.5 %。 地區生產總值為300.22億元(人民幣),占全省的7.3% 。排名全省第4。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關中-天水經濟區”中,天水市作為經濟區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發展極,其發展更能夠發揮其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作用。有必要對改革開放以來天水市生產總值及構成變化進行分析,為當地政府的宏觀調控及完成甘肅省政府制定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供參考。
1數據來源
數據取自1978-2010年甘肅省、天水市各年份《經濟年鑒》及甘肅省、天水市各年份統計公報,1978-2010年各年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統計公報》[1-3]。
2分析與結果
2.1 改革開放以來天水市生產總值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極大地解放了天水市的生產力,生產總值迅速增加。自1978年以來生產總值隨年代呈指數增加(Y=40485×Exp(0.1307t) R=0.9916P<0.01 Y:生產總值(萬元); t:從1978年算起的年序數,1978年t=1……2010年t=33=。從1978年的5億多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多億元。從增長速度上看,經過了3個不同階段的增長時期。第一個增長階段是改革的前10年(1978年-1987年),生產總值在5-15億元間,增長的速度為9428萬元/年(R=0.9331P<0.01 =。第二個增長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1988年-2002年),生產總值在16-100億元間,增長速度為61137萬元/年(R=0.9743P<0.01=。21世紀是天水生產總值增長最快的階段,2003年生產總值第一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10億元,2003年-2010年每年以268939萬元/年的速度增加(R=0.9788 P<0.01=。2010年達到300億元。縱觀這3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生產總值基數較小,增長速度在億元/年以下。第二階段生產總值基數比第一階段增加較大,增長速度是第一階段的6倍;第三階段生產總值基數突破百億元大關,增長速度是第二階段的4.4倍,第一階段的28.5倍。依照天水市生產總值指數變化曲線,2012年天水市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392億元,2020年生產總值將達到1117億元,均高于2009年甘肅省政府關于落實《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12年、2020年天水市生產總值分別達到367億元及1051元的目標值。
2.2 天水市歷年生產總值構成的變化
近30年來天水市第一產業所占生產總值的比例以0.76%/年(R=0.7477 P<0.01)線性趨勢遞減,所占比例減少的轉折年份出現在1989年,其中改革開放的前11年(1978年-1988年),第一產業所占比例以0.42%/年(R=0.3306P<0.1)線性趨勢遞減。1989年-2010年以0.95%/年(R=0.6225P<0.01)的線性趨勢遞減。進入21世紀以來,第一產業所占比例減少較多,從1999年開始穩定在20%以下。第二產業所占比例比較穩定,標準差僅為3%,近30年所占比例呈比較典型的拋物線(Y=-0.0232t2+0.9195+32.086 R=0.5927 P<0.1 t從1978年算起的年序數)變化,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所占比例較高,在40%左右。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所占比例平均為35%。第三產業所占比例以0.63%(R=0.7012 P<0.01)線性趨勢上升,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1989年)第三產業所占比例平均為28%,且這期間以0.49%/年線性趨勢降低,1989年-2010年以1.04%(R=0.8428P<0.01)線性趨勢上升,2000年以后所占比例穩定在40%以上。第二產業所占比例基本穩定,第一產業所占比例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例上升,且第三產業所占比例絕對值上升趨勢大于第一產業結構下降趨勢,經濟結構所占比例趨于合理,也比較符合天水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契合天水市委、市政府對天水旅游商貿城市定位發展格局。
從2004年后三次產業在生產總值或GDP所占比例看(表1),天水市第一產業所占比例比全省平均值高出4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值高出7個百分點;與全國及全省相比,生產總值的增長仍然對第一產業依賴較大。第二產業所占比例比全省平均值低8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低10個百分點;天水市為甘肅省東南部的機械制造中心,工業生產有一定基礎,第二產業應是重點扶持和加強的項目。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比全省高出4個百分點,比全國高出3個百分點。天水市是隴東南的主要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境內有大地灣上古文明遺址和麥積山國家級自然風景區,第三產業發展基礎較好,應是將來帶動天水市生產總值提升主要產業。
2.3 人均生產總值的變化
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水平和生產總值的發展水平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隨時間呈指數變化(Y=166.44×exp(0.1175t) R=0.9904 P<0.001 Y:人均生產總值(元/年);t:從1978年算起的年序數,1978年t=1…… 2010年t=33)。從改革開放初的239元/人,到2010年達到8339元/元。增長了35倍(圖3)。1978年-1992年人均生產總值的線性增長趨勢為平均每年47.3元/人(R=0.9370 P<0.01),1993年-2010年人均生產總的線性增長趨勢為平均364.3元/人(R=0.8703 P<0.01)。依照人均生產總值指數變化曲線,2012年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將達到10169元/人,比2009年甘肅省政府關于落實《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提出目標高出119元/人;2020年達到27000元/人,基本達到目標。
改革開放初,處于初期積累階段,人均生產總值增長緩慢,從人均200多元,增長到人均超越1000元,耗時15年(1978年-1993年),比全省平均遲4年,比全國平均遲9年;
從人均1000多元增加到2000元,耗時4年(1993年-1996年),比全省平均遲1年,比全國平均遲4年;從人均2000元增加到人均3000元,耗時8年(1996年-2003年),比全省平均遲6年,比全國平均遲9年;從人均3000元到突破人均4000元,耗時3年(2003年-2005年),比全省平均遲5年,比全國平均遲9年;從人均4000元突破人均5000元,耗時3年(2005年-2007年),比全省平均遲4年,比全國平均遲12年;2007年-2010年每年都保持著近1000元/人的增長速度,連續4年突破人均5000、6000、7000、8000千元值,經濟發展的勢頭比較強勁。相對于全省和全國來說,經濟發展還顯緩慢。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元的水平,全省平均值已在2006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在2001年達到。2003年全國人均GDP突破10000元,2007年全省平均數值也已達到此水平。2010年全國人均GDP水平達到29678元/人。天水市同時期的人均生產總值與全國水平相差較大。1978-1995年,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與全省平均值的差值在1000元/人以下,隨著年份差值以每年30元/人的線性趨勢遞增,1996-2010年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與全省平均值之差突破1000元/人,且以每年395元/人的線性趨勢遞增(R=0.9036P<0.1)。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時間推進,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與全省的平均值有較明顯的加大趨勢。
3.結論
3.1改革開放以來,天水市生產總值經過3個不同階段的增長期。1987年以前,生產總值基數較小,增長速度不大;1987-2002年生產總值在100億元以下,增長速度較快;2003年以后,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增長速度迅速提高。
3.2 改革開放至今,天水市第一產業所占生產總值的比例有所下降,第二產業所占比例基本穩定維持,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2004-2010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所占生產總值比例分別為18%、39%、46%。與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第一產業所占比例仍然偏大,第二產業還有加強和升高的空間,根據天水市的經濟現狀及未來發展特點,第三產業將是最有發展前景和希望的產業。
3.3 近30年來,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增長了35倍。人均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變化的轉折點出現在1993年,1993年以前人均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在100元/年以下,1993-2010年增長速度達到364元/年。盡管天水市人均生產總值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與全國及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人均1000元、5000元的臨界值比全省、全國平均水平遲4-12年,截止2010年,仍未突破人均10000元大關。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人均生產總值與全省的平均水平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參考文獻:
[1] 中國統計網[EB/OL]:http://www.states.gov.cn
[2] 甘肅省統計網[EB/OL]:http://221.7.38.115/doc/ShowClass.asp?ClassID=76
[3] 天水市統計局.天水經濟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978-2010.
(作者單位: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