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開始在經營管理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引進現代經營管理科學,從而促進我國企業從根本上進行轉制和改制,并利用各項手段搞活企業,促進和強化企業進行內部管理,提高管理者決策的準確性和針對性,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會計工作的重心從轉向綜合性、全面性,為會計工作能夠全面有效地用于企業的經營決策工作作出一定貢獻。
本文主要論述會計參與經營決策的關系、前提和條件、程序。
關鍵詞: 會計;企業;經營決策
1、引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便開始了管理會計職業,并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而逐漸興起和發展,但是我國由于種種原因,一直以來,會計在企業和各個單位的作用都是簡單的記賬和管賬。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發的進行,尤其是管理會計作為一門學科開始傳播后,會計開始逐漸參與到企業經營活動的決策當中。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會計在企業當中參與經營決策仍然十分困難,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仍然未能針對各項會計數據,進行相應的決策和經營活動,所以,本文結合我國會計行業和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認為會計作為企業的財務工作者,十分有必要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中來,同時,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若想實現自主經營并迅速發展,也需要會計的參與,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企業的快速全面有效發展。
2、會計工作與企業經營決策的關系
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在制定相應的企業經營決策當中,需要進行各種類型的調查、分析、預測和判斷,并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各種情況進行了解、計算和預測,利用真實可靠的調查和計算數據代替主觀想象和考慮,而且,進行企業的經營和決策活動在很大情況下,不僅是企業經營者和決策者個人的事情,需要在調查和研究的前提下,集中企業各級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廣泛征求、匯集技術、經濟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所以,進行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既是科學知識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又是一個集思廣益進行決策制定的具體過程。
2.1會計人員有權利有責任參與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的決策活動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的基本職能是為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合理的核算和監督,會計的核算職能就是為經濟管理搜集、處理、存儲和輸送各種會計信息。會計監督是指通過調節、指導、控制等方式,對客觀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有效進行考核與評價,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響,以實現預期的目標。傳統的會計核算與監督主要是事后的核算與監督。隨著管理要求的提高,會計的核算與監督職能已經拓展到事中與事前領域。會計監督與會計核算是緊密聯系的,對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同時也是實行會計監督的過程。
進行合理的財務是給在經營決策在起參謀作用,會計在企業進行其工作時,經過核算生成的財務信息一般需要經過兩個過程:
(1)日常工作階段——主要是通過核算后,填制和審核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所產生的會計憑證,并將其登記在冊,形成會計賬簿。
(2)財務信息的再加工過程——會計在充分進行以往賬簿和記錄的審查的基礎上,以賬簿記錄為工作基礎,并將其進一步的分類、匯總、濃縮,并利用報表的形式,以一定時間為期限,為企業形成完備恰當的財務信息體系。
因為會計決策所進行的企業資金活動,所得到的結果僅僅是決策方案的一部分,而企業經濟決策出會計信息外,更要考慮其他類型諸如技術、社會經濟情況等方面的信息,所以,會計是以決策分析和提供信息的方式參與決策過程,并以自身的分析對決策者的行為提供一定的影響,會計參與經營決策的方式是提供有關的信息,為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據。
2.2會計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信息
會計通過管理企業的生產經營當中的各項資金情況,是一種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總結和控制,所以其目的和作用便充分反映和包括了參與經營管理的目的和意圖,它在日常工作進行賬目總結的基礎上,以時間為單位對會計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和歸納外,并通過對不同時間的會計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觀察企業經營活動的數量及其差異、,總結相應的變化,并從會計信息當中了解發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做出有效的判斷。
同時,會計工作的重要特點之一,便是以大量的數據和資料為基礎,依照時間順序,完整、全面、準確、客觀的進行會計的定量分析工作,這是會計工作參與到經營決策的一個重要特點,它是一套會計科學方法結晶,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綜合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經營情況,向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多方面的數據,如當期資料、歷史資料等,通過會計工作,可以使資料綜合性科學的分類,為決策者參考。
2.3會計對企業的決策權表現在諸多方面,并能夠極積配合企業經營決策的有效實施,以幫助企業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企業的經營決策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問題,而會計對企業法人決策權表現在諸多方面,如進行稅務調整、固定資產計算等,通過各類會計的計算,能夠為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依據,幫助企業能夠在低成本運作下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
比如說,在企業經營中,會計通過進行稅務籌劃活動,采用加速折舊法,通過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率,加強固定資產的初期折舊率,提可使企業在運營前幾年少交納所得稅,并充分享受到延緩納稅所提供的各項利益,并將節省下來的稅金,用于其他急需發展的方面,如擴大生產規模等,而且更能使固定資產的投資得到盡早回收,降低投資風險,并在很大的程度上極大地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
3、會計參與經營決策應具備的具體條件
3.1企業管理方式和企業經營方式的改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企業管理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進行轉變,企業開始轉變經營方式,從計劃經濟體制中進行逐步轉變,開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從各個方面使企業擁有真正自主決策的權力,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而對于會計的工作來說,要在本來記好帳的前提下,轉變工作觀念,真正參與到企業管理當中,通過自身工作,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服務。
3.2 企業外部環境的改善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業進行轉制變型,使效益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這促進了企業在經營觀念上發生變化,更多人員參與到現代企業的經濟決策中來,以滿足企業經營和管理者最關心的投資收益問題,尤其是會計的參與,使企業能夠更有效的將自身的財務和資金情況與其他企業進行管理,更有效幫助了企業進行改制,提高了企業的決策能力。
3.3會計信息系統的調整和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會計信息系統工作指的是與會計工作相關的由計算機等高科技設備所實現的會計工作,一般來說,會計工作人員將各類會計信息利用計算機進行調整,實現會計電算化,這在很大情況下,便要求會計人員在熟悉基礎工作以及相關財經法規和制度的前提下,在實踐中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注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并將管理決策納入業務學習當中,有效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不僅提高了會計本職工作的發展,更能夠有效提升參與管理的決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企業決策提供更詳細、更準確、更迅速的會計財務資料。
4、會計參與經營決策的程序
現代經濟決策是一種建立在信息掌握基礎上的方案設計,它在完整信息結構的指引下,進行相應的一起經營決策活動,所以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地影響決策的正確性和針對性,而會計信息是企業主要信息來源,一般來說,會計信息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需要按照以下步驟
4.1確定決策目標,及時發現相應問題
發現問題是進行企業決策的前提,而提高效益是企業的最終目標,但不管是發現問題還是確定目標,都需要建立在進行調查研究,搜集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測算,而會計的測算,能夠準確反映資金、成本、收入、利潤經濟指標,同時也能夠對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的具體情況進行反應。
4.2圍繞目標,擬定多樣化的方案并進行決策
在企業的經濟運行中,為實現經營目標一般會擬定多樣化的方案,比如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可擬定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擴大產品銷路、降低成本等實現,但各種方案的具體實施,便需要會計通過比較分析選擇方案。但也需要發揮企業管理者、領導者和相關員工在決策中充分分析包括會計報告的各類信息,最終確定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
對于企業來說,決策的過程包括調查研究、信息搜集加工分析等步驟,只有加強會計決策能力的培養,提高會計進行決策的意識,才能有效促進會計參與企業經營決策活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武付華.企業如何制定出滿意的經營決策[J]. 商場現代化,2007(11).
[2]杜娟.我國企業經營決策者運用信息經營決策的缺陷及其解決途徑[J].四川建材,2007(2).
[3]崔桂紅,趙宇.企業貫徹決策應保持必要的延續性[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1).
[4]許通.論生產經營決策的若干要領[J].經濟師,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