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七一”講話的一大亮點,就是突出強調憂患意識。錦濤同志不僅號召全黨同志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指出“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而且第一次明確提出當前黨面臨著四大危險,即“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
▍憂患意識是學習的一個重點
“四大危險”的提出,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四個“不等于”,即黨“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之后,胡錦濤同志再次代表黨中央向全黨發出的警示。在黨歡樂的節日里,在黨90歲生日時,有如此的憂患意識,實在是難能可貴!增強憂患意識,理應成為學習貫徹“七一”講話的一個重點。
“七一”前夕,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同志在廣東省委紀念建黨90周年的活動中,引人注目地講到:對于一個成熟的執政黨,學習和重溫黨的歷史,增強憂患意識比只是歌頌輝煌更重要。不要讓鮮花掌聲淹沒群眾意見,不要讓成績數字掩蓋存在問題,不要讓發展成就麻痹憂患意識。汪洋同志這段話反映了我們黨內健康力量的一種聲音,反映了一切真正熱愛黨關心黨的人們對黨的深切期望!而這正是錦濤同志“七一”講話對全黨同志提出的要求。一個老人過生日與一個黨過生日是根本不同的。一個老人過90大壽,人們往往都要揀好聽的話說,揀歌功頌德的話說,祝他長命百歲;而一個現代政黨過90歲生日,則更需要直面當下、理性反思、總結經驗、修正錯誤,以利繼續前進。
▍我們應當憂患什么
憂患意識,我們應當憂患什么呢?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講得很多,例如:“全黨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庇秩纾骸胺锤瘮《窢幮蝿菀廊粐谰?、任務依然艱巨。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黨必須警鐘長鳴”,但最值得憂患的,是我們黨安身立命的基礎——黨群關系?!捌咭弧敝v話多處濃墨重彩地講到了黨群關系問題,并且特別強調:“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
直面現實,我們應當清醒看到,今天在黨群關系上還存在著一些令人憂慮的問題,例如官僚主義削弱黨群關系,腐敗現象敗壞黨群關系,貧困問題影響黨群關系,社會矛盾困擾黨群關系,特權泛濫危害黨群關系。今天,一個稍微深入社會生活的人,都容易感受到部分群眾對黨的埋怨之聲、不滿之聲。這些,都嚴重損害著黨執政的合法性,是需要執政黨高度警醒的。
我們過去常說,我們黨成為執政黨,這是歷史的選擇。這是正確的。但我們卻不能老抱著“歷史的選擇”不放。因為歷史的選擇畢竟只能說明歷史,說明過去,歷史的選擇畢竟只能在一個時期有效,不可能長久維持。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人民對執政黨,并不是一次選擇定終身的。人民總是要根據他們的現實感受、內外比較、心理認同來選擇執政黨,選擇他們的利益代表。試想一下,如果我們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黨內外積怨甚多的反腐敗問題及特權問題,不能解決共同富裕及貧富懸殊問題,不能解決“三農”問題,不能解決公平正義問題,不能解決對權力的監督問題,久而久之,人民群眾對執政黨還會有多少心理認同呢?人民群眾還會自覺自愿地選擇我們黨嗎?
可惜的是,黨內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黨員領導干部還缺乏這樣的憂患意識,身處執政地位,還有不少盲目的優越感。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在傳承三代以后,老實說,現在有一些黨員的理想信念與共產黨所信奉的崇高理想和優良傳統已相去甚遠,立志報效國家服務社會的當然不乏其人,但也有一些懷著升官發財動機的人和投機者混入黨內。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損害著執政黨的合法性。
▍勇于擔當,做一個奮發有為的人
面對這一切,作為黨員,或者一個領導干部,我們應該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呢?我以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種擔當精神。所謂憂患意識,實質上就是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奮斗意識。這種意識的一個集中體現,就是勇于擔當,就是“七一”講話中所說的:“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黨的建設”。應少一些等因奉此的遵循,多一些獨立思考的創建;少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多一些思想自由的火花;少一些安于現狀的沉穩,多一些改革創新的沖動。
貫徹“七一”講話,最主要的,就是要實實在在地推進各項工作的改革創新。我們在這方面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尤其是,要破解四川又好又快發展的難題、扎扎實實推進各項工作。
不管你參加的社會活動再多,也不管你身上的各種頭銜、各種榮譽再多,但最終是要靠出色的、被社會公眾所認同的、對黨的事業有益的成績說話。這才是我們真正安身立命的東西。只有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前進,我們才能自豪地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