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過去我一直不是很喜歡我的媽媽,更多的是討厭和不知感恩。
中學時代的我一直覺得媽媽愛嘮叨,廢話太多;媽媽很笨拙,不會算賬,到收購站賣廢品都會被人騙;媽媽不注意著裝打扮,到我就讀的中學找我,我都覺得丟面子……
讀大學離開了家,才開始想念她。但是,直到那次教育學的一節課,我才深刻認識到原來我對媽媽的評價太不公平,媽媽其實很苦很累很委屈。
忘了是從什么話題開始,就談到了做母親的艱難與辛苦,我清楚地記得藍老師說過一句話,而且會一直記得。她說,請判善良的母親18年有期徒刑!
話音落地,班里就立刻靜下來了,那一刻,我感覺坐在教室里的同學都被震住了。做母親怎么和判刑牽扯上了?做母親真的這樣痛苦、束縛、壓抑嗎?就像做囚犯?
緊接著,她開始講述自己撫養教育獨生女兒的故事。“我讀完研究生就參加工作,28歲那年生下了女兒。孩子才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做夢,覺得別人的孩子能培養得那么優秀,我家孩子肯定也行,一定也能成為音樂家、畫家或者舞蹈家。于是,在她7歲的時候,我狠狠心花了兩萬塊錢買了一架鋼琴,結果呢?人家偏偏不領情,不想學就說要拿刀剁自己的手指自殘。到14歲上初二的時候,開始偷偷藏錢買什么青春小說,學習上跟大人打游擊戰,躲貓貓……”
“我現在做了母親,才明白做母親是世界上最艱苦、最偉大的職業。如果養孩子只關心他們衣食冷暖,那跟養動物有什么區別?累,肯定累……”“所以,我想說的是,請判善良的母親18年有期徒刑。18年之后,讓母親自由吧。像我現在做個職業女性,站在講臺上,要完成教學計劃任務,但是,當下課鈴一響,走出教學樓,我立即就要進行角色轉變,腦子里就開始盤算今天回去要燒什么菜做什么飯,我不做的話,孩子放學回來就沒得吃……”
我想起自己的媽媽,其實也一樣付出。這些年,為了我們的家,爸爸常年在外,她就一個人守在那里,守著幾畝薄地,守著空蕩蕩的院子,守著孤寂清貧的生活。是的,如果可以,請判善良的母親18年有期徒刑。18年以后,讓母親自由幸福。
(選自《阜陽日報》2010年5月7日)
【練一練】
1.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本文是以什么為線索組織全篇的。
2.文章第五段畫線句子中說道“同學都被震住了”,其原因是什么?
3.讀完全文,你是不是想對母親說點什么呢?把你此刻想說的話寫出來。
【任麗萍/供稿】
本版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