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建議”中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文本就是作者“說”的話,學生閱讀文本等于在聽作者說話,朗讀文本則等于代替作者說話;所以閱讀教學的重點就是“讀”, “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的第一步,是走進作者心靈的重要途徑,是體驗作者思想感情的鑰匙?!白x”對于精讀課和略讀課同樣重要,只是“讀”的教學目標和訓練方式不同:在精讀課教學中,教師注重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激發讀書興趣;而在略讀課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實踐運用,由課內通向課外進行閱讀拓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筆者認為略讀課更要在“怎么讀”上下工夫。
前不久,在鶴崗市小學語文學科承辦的省UC教研活動中,勝利小學郅海寬老師執教的一節6年級略讀課《一夜的工作》,采用的主要教學策略就是“讀”。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作者對周總理的敬仰之情,在“讀”中體會周總理的生活儉樸和工作勞苦,在“讀”中抒發對周總理的愛戴之情。本節課“讀”的訓練有方法,有層次,有效果,在“讀”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郅老師的課堂教學策略,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高段略讀教學應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讀”的訓練,即自主性閱讀、個性化閱讀和拓展性閱讀。
第一, 自主性閱讀
略讀課是對主體課文進行的補充、擴展和延伸,是為兒童開辟的半獨立或獨立閱讀的園地。略讀課的編寫意圖旨在通過比較快的閱讀,粗知文章大意,以了解大致內容為主要目的。教學時,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讓學生帶著文前提示里的問題,充分自主閱讀,實踐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大意,通過自讀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這是略讀教學的第一步。
教學片段之一:
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在上節課學《為人民服務》的時候,學習方法是什么?
生1:我們找出了課文中的生字和重點句子。通過閱讀我們明白了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師:好!下面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請同學們看“閱讀提示”。請同學來讀一讀。
(生讀文前提示。)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2:文前提示告訴我們要邊讀邊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敘述周總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3:讀課文時,畫出令我們感動的句子。
師:好,下面請同學們用心朗讀課文,讀的時候用心感受,用波浪線畫出深深打動你的句子。
學生開始進行自主性閱讀。
此環節是略讀課教學的第一步——自主性閱讀。自主性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讀文前教師先帶領學生回顧本單元主題課文的閱讀方法,然后帶著文前提示的問題邊讀邊想,解決一些淺顯的問題。這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一種方法,即帶著問題讀書,在自讀自悟中理解課文部分內容。
第二, 個性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略讀教學中,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理解更為突出,在自主性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重點內容進行個性化的閱讀理解,這是略讀教學的第二步。
教學片段之二: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誰找到讓你感動的句子了?
生1讀:“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上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在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還問我一兩句?!?/p>
師:這段話為什么感動了你?
生1:因為周總理批閱文件的時候很認真。
師:誰還找到其他的句子了?
生2讀:“我也站了起來,站起來的時候把小轉椅的上面部分帶歪了。他過來把我的轉椅扶正,然后就走進后面去了?!蔽矣X得周總理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師:你能讀出周總理的和藹可親真是難能可貴啊!
生3讀:“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張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我認為周總理住這樣的房子不太可能。
師:這是現實,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3:周總理生活非常儉樸。
師:課文有這么多句子,你能找到這句話,能讀懂總理生活很簡樸,很了不起。那么,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還有誰發現了這句話?(部分學生舉手。)好!讓我們一同走進周總理的辦公室,同學們看,這就是周總理的辦公室。(課件出示攝政王府和周總理辦公室對比圖片。)看了圖片,你有什么話想說?
生4:以前這么大的、這么漂亮的宮殿,為什么現在只有一張小桌子呢?
生5:能看出周總理非常儉樸。
生6:這是周總理的辦公室嗎?我看和老師的辦公室差不多。
師:好,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再一次來感受周總理那儉樸的生活。
學生齊讀:“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張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p>
師:你還讀到哪些令你感動的句子?
生7:“這時候值班室的同志送來兩杯熱騰騰的綠茶,一碟花生米,放在寫字臺上,總理讓我和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像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份量。”這難道真是一個國家總理吃的飯菜嗎?
師:在你的想象中,國家總理應該吃什么?
生7:大魚大肉、山珍海味。
師:可我們的總理卻只是吃著花生米,喝著儉樸的綠茶。還有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生8:“我要去休息了,明天下午我還要參加活動,你也回去睡覺吧!”這句話讓我感覺總理工作特別繁忙,上午只能睡一覺,下午還要工作,實在是太緊張了。根本就沒有時間休息。
師:我們的總理就是這樣一夜一夜地在工作,在1972年的時候 ,他身患癌癥做了5次大手術,卻依然帶病工作,有時候他一天工作長達23個小時。還有哪些語句深深地打動了你?
生9:“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臺上一尺來高的文件,我今晚上要批這些文件。你們送來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覺,到時候叫你?!边@句話讓我看到了總理的工作很勞苦,一尺來高的文件太多了。
師:還有嗎?
生10:“喝了一會茶,就聽到公雞喔喔地叫?!蔽腋械娇偫硖量嗔耍尤还ぷ髁艘徽?。
師:總理忙碌一夜,他是怎樣審閱文件的?
生11:“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上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在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還問我一兩句。”
師:你想到我們的總理是這樣工作的嗎?
生11:沒想到,他一句一句地審閱。
師:一句一句出現了幾次?
生11:4次。
師:只要我們讀好“一句一句地審閱”,就能感受到總理的勞苦和偉大。下面讓我們齊讀這段話。
生齊讀。
個性化閱讀是略讀教學中“讀”的主要方式,教師在本節課充分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理解,從師生對話交流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加深了,讀出了文章的深刻內涵,讀出了個人理解。個性化閱讀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在個性化閱讀中教師逐步培養了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第三,拓展性閱讀
略讀教學是落實學生課外閱讀量的一個重要途徑,是課內閱讀通向課外閱讀的橋梁,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為學生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以教材拓展向課外延伸,達到一點帶一片,一篇帶多篇的教學目標,擴大學生閱讀量,這是略讀教學的第三步,也是略讀教學承載的艱巨教學任務。
教學片段之三:
師:2008年是我們中華民族自豪的一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奧運會,神舟七號成功發射;同時,2008年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經受磨礪的一年,汶川地震考驗著無數華夏兒女,在這個時候,有個人總是沖鋒在前,他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實踐著他為人民服務的心愿。他就是我們現在的總理。(出示圖片)這就是溫總理,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溫總理的圖片,同學們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你們找到的溫總理的故事。
(開放式拓展閱讀,學生小組內閱讀自己收集到關于溫總理感人事跡的多篇文章。)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學到了什么?
生1:溫總理也是一位勤儉的總理。
師:你從哪句話看到的?
生1:一件衣服穿10年以上,一雙鞋至少穿兩年以上。一般人都做不到這點,溫總理卻能做到,真讓人敬佩。
師:還有誰來匯報?
生2:一個是共和國的總理,一個是村黨支部書記,如果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兩者相差甚遠,似乎沒有什么共同語言。
師: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2:總理能和農民握手,說明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師:說得太好了,誰繼續匯報?
生3:溫總理很偉大。
師: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3:他為農民工討工資,我很敬佩他。
師:這樣的事情怎能不讓人敬佩?。?/p>
生4:在汶川地震中,溫總理為了救人,不顧個人安危,身體有兩處刮傷,依然沖在最前線。
師: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4:溫總理很了不起。
師:是啊,偉大的總理。
生5:在汶川地震中,溫總理說的話我很敬佩: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我為我們有這樣的總理而感到自豪。
師出示詩歌《你是這樣的人》,師情感激昂地范讀,學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師:通過你們的掌聲,老師知道你們很喜歡這首詩,那就一起來讀一讀吧。
生齊讀詩歌《你是這樣的人》,課堂教學氣氛達到了高潮。
拓展性閱讀是略讀課的重要閱讀方式,目的是擴大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拓展性閱讀,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開闊了學生眼界,實踐了閱讀方法,還訓練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從課內走向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葉圣陶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從葉老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精讀課和略讀課只是教材為我們提供的文例,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教學生學會閱讀,學會獨立閱讀,為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讀”對于精讀課和略讀課同樣重要,小學語文高段略讀課應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三種能力,即自主性閱讀、個性化閱讀和拓展性閱讀。
(作者單位: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