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麗 ,七臺河市茄子河區新富小學教師。曾先后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語文教學能手,七臺河市最佳指導教師、語文學科帶頭人、語文教學能手、語文骨干教師、感動七臺河市校園人民教師,茄子河區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感動茄子河區人民教師。
生性愛玩、愛笑、愛蹦、愛跳的王立麗,偏偏又生就了一副娃娃臉,這使得她扎在孩子堆里分不清她是學生還是老師。王立麗,七臺河市茄子河區新富小學教師,14年來,承擔市、區、校級公開教學觀摩課、示范課、研討課百余節,參與省級課題5個,撰寫的論文多達幾十篇。
源于喜愛才會如此堅持
一位普通而平凡的鄉村教師,14載春華秋實,時序更替,王立麗用勤奮書寫了自己的育人之路,用拼搏夯實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王立麗說回想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工作之初,為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開展有效課堂,王立麗主動為自己壓擔子。有時間就到骨干教師班級聽課,尤其是學年組長的課,王立麗天天都去聽。回來后再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進行備課,并邀請業務領導和同學年組教師聽課,請他們指導,根據他們的點評,再重新備課,再到其他班級講課。一節課王立麗備四五次,講四五次。每周聽課任務10節,講公開課達到5節,堅持進行每課的課后反思,及時進行經驗總結,每學期王立麗都會形成2本課后反思。王立麗周而復始地聽課、看課、備課、上課,業務水平急速提升。對于堅守于三尺講臺的王立麗而言,教學實踐與經驗的不斷總結和反思是她技能形成的關鍵所在,王立麗正是用這種刻苦與堅持使自己的教學水準日趨成熟。
王立麗上課特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說他們最喜歡看王老師的表情,說是表情,實則是王立麗的教態大方得體。最初時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王立麗利用晚上時間,當家人熟睡后,躲進衛生間,照著鏡子,一個字,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地練習。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更會因為喜歡王立麗而喜歡她所教的課程。
外出學習,王立麗也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別人出去購物,她出去購書。一本本,一摞摞,王立麗知道一所農村小學的藏書有限,她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既要豐富自己,也要讓更多的老師有書可讀。去市里學習,看到市里老師在網上查閱資料,王立麗很是羨慕,但對于家境并不富裕的農村教師王立麗來說,購買電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王立麗從每個月微薄的工資中節省一部分,終于購買了一臺二手電腦,從網絡中了解最新的教育動態,與全國各地的同行進行教育交流。雖是一名鄉村教師 ,王立麗卻抓住每個時機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生活學習。因為只有學習,才能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才能厚積薄發。
現在,王立麗已逐步形成“重激情、夯基礎、巧評價”的語文教學特色,其教學特色被收錄在《黑龍江省小學語文名優教師課堂教學研討》一書中。在多年的各級各類教學觀摩課、示范課、研討課中,王立麗成長了,成熟了,再也不是羞澀而稚嫩的王立麗。14年間王立麗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殊榮,省創新課一等獎、省優質課一等獎、市說講評課一等獎、市課堂展示一等獎、市骨干教師一等獎……
兒時,王立麗有個夢想,那就是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如今王立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現在王立麗正努力超越自己的夢想。
源于摯愛 才會如此投入
嚴而有度,這是王立麗制班方略,她的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王立麗說:“我是最幸福的人,因為我有兩個家。一個是我的3口之家,一個是我的班級大家庭。”
王立麗把自己當成班級大家庭的主心骨,她告訴學生們,要想家庭興旺,必須大家努力。為了營造溫馨、和諧的大家庭,王立麗花費了心思。王立麗班級的學生一人一責,各負其責,每名學生都有事做。淘氣的學生當小組內的紀律委員、個人衛生不好的當小組內的衛生員、不愛完成作業的負責檢查作業……王立麗根據學生的弱點分配工作,漸漸地他們改掉了壞習慣,而且班級干部采用定期輪換,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就連家長會,王立麗巧用心思實行分類召開。孩子性格內向、各項活動不積極參加的召開一次家長會;家長難溝通,單親孩子居多的召開一次……“我的學生是否考上大學不是最重要的,做人才是最重要的。”王立麗說。在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生活中,王立麗滲透了最基本最起碼的做人道理,正因如此,孩子們能夠入耳、入腦、入心,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在已漸漸走出人們視野的“家訪”,被王立麗視為治班法寶。從接班那天起挨個進行家訪, 14年,王立麗的足跡和身影遍布了所在學區的每個學生家里。找班級的每名學生談心是王立麗給自己定的任務,真誠地心靈溝通,拉近了王立麗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一次上課,王立麗發現班級的“小百靈”失去了往日燦爛的笑容,而且愁眉不展。悉心觀察,王立麗看見她中午經常不吃飯,自己在那傻傻的發呆,望著窗外天真快樂的同學嬉戲時,不經意間還會悄悄地落下幾滴眼淚。看到這些的王立麗并沒有直接找她,而是在下班的時候來到了她家。王立麗敲門時聽到一個微弱應答聲,聽起來是一種恐懼和膽怯的聲音,王立麗輕輕地說:“小凡,我是王老師。”門開了,映在眼前的情景讓王立麗兩眼頓時濕潤了,孩子的眼睛中充滿了惶恐與無助,看到是老師,孩子一下子撲了過去。淚水模糊了她們的雙眼,抽噎中王立麗扶著她的頭緊緊地抱著她。王立麗得知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她托付給了孤身一人的姑姑。可是姑姑要工作,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她只能自己照顧自己。面對著隆冬的黑暗,一個8歲的小女孩怎能獨自在家呀!王立麗什么也沒想,就把這個孩子帶出家門。一路上,女孩的小手緊緊地拽著王立麗,就像一個無家的孩子找到了久違的媽媽。回來后王立麗告訴孩子姑姑女孩暫時由自己照顧。
那時正值北方的寒冬,夜幕總是提前拉開,當王立麗把孩子帶到家的時候,已經伸手不見五指了。丈夫已經做好了晚飯,焦急地等待著王立麗。看到王立麗帶回個學生,丈夫什么都沒問,而是轉身又添了些孩子喜歡吃的飯菜,因為這樣的情景在丈夫眼里已不足為怪。看見“小百靈”大口大口地吃著飯菜,看著她又露出往日的微笑,王立麗也舒心地笑了。深夜中王立麗聽到了孩子的抽噎,王立麗悄悄來到孩子的房間。“怎么了,孩子?”那時還沒當媽媽的王立麗不知道孩子是因為害怕不敢一個人睡在房間里,知道原委的王立麗悄悄地對孩子說:“好孩子,和老師一起睡,我摟著你!”就這樣王立麗每天上班帶著她,放學領著她,整整兩個月,“小百靈”不但很快樂而且學期末還考了個雙百。看著孩子又重拾百靈似的活潑樣子,王立麗內心又升騰起無限的滿足和欣慰。師生間只有心與心相契,情與情交融,學生才能把教師作為可以信賴的人,教育才能為學生所接受。
當每個孩子仰著小臉天真而頑皮地看著王立麗,那是王立麗最幸福、最自豪的時刻,不是因為孩子把王立麗看得多么高尚與純潔,而是孩子眼眸里閃現的絲絲渴求與靈動觸動著王立麗的內心,孩子的渴求就是自己的需求。
“蘭為王者香,芳馥清風里。從來巖穴姿,不竟繁華美。” 王立麗如一株盛開在鄉間的蘭花,芳菲馥郁,清風飄散,用自己濃濃的真愛播撒芬芳,浸潤心田。
編輯/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