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第一次發布時,上榜門檻是營業收入20億元,而今年已經提高到140億元,10年門檻抬高7倍,這是中國大企業群體創造的驚人成長速度。”
9月,在“突破與引領:大企業發展新征程——2011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上,2011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出爐。距離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第一次發布這一榜單已十年,一直專注于中國企業發展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杜不無感慨地說道:
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十年來,許多中國企業穩步發展并逐漸在國際上取得了話語權。如中糧集團已是連續第十年躋身中國500強前50名,旗下長城桑干酒莊酒也憑借其卓越品質,成為此次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的惟一指定用酒。事實上,從奧運到世博,從博鰲亞洲論壇到APEC會議,在每一次以中國為主場的全球頂級盛會上,長城桑干都以惟一指定佳釀的身份,見證著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的成長。
中國企業500強十年嬗變:記錄經濟崛起與隱憂
從2002年第一張中國企業500強榜單誕生至今,中國的大企業們早已今非昔比。2011年,中國500強企業的整體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36.31萬億元和2.0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了31.6%和38.67%;而入選500強的門檻再度提高,從去年最低的110.8億元上升到141.99億元。
中國企業“千億俱樂部”成員擴容至80家。其中,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規模最大的企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9690.42億元,已經接近2萬億元大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的營業收入也都超過了1.5萬億元。
然而,在中國大企業取得明顯成績的同時,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也同樣反映了中國企業成長所存在的問題以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所存在的隱憂。談及當前中國大企業的未來發展,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不無憂慮地表示,過去10年中國大企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還沒有完全擺脫粗放型增長模式,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在很多方面的差距還相當大。
自我突破:大企業成長的不變密碼
“今年是新希望集團在500強企業里連續九年榜上有名,這很不容易,但是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很多曾經和我們一起入圍的企業現在都消失了,因為種種原因,做不下去了。”
談起數年來中國企業500強的變化,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對民營企業發展之難感慨頗多。“民營企業在500強格局里總規模增長不如國有企業,這是現狀,應該引起社會更多的重視。另一方面,民營企業也要克服自身不足,在規范化、治理結構方面要注意提升,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市場活力、拼搏精神。”
除了政策與宏觀環境,什么是讓中國大企業保持活力的密碼?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在峰會上表示,每個企業都必須跟上時代的變遷。從全球范圍的時代變遷來看,現在不光是中國企業,全球所有企業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互聯網將傳統的管理完全顛覆,它使得企業進入了營銷3.0時代,即不是將產品賣給用戶,而是和用戶共同創造價值、共享價值的價值渠道時代。張瑞敏說,“成功是失敗之母,如果總是按照成功的模式,不去適應新的時代變化,就會走向失敗。你首先應該戰勝自我,因為所有企業都是被自己打倒,不是被別人打倒。”在他看來,不斷地戰勝自我,正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秘密。
中糧旗下的長城葡萄酒也在過去十幾年里經歷了數次自我突破過程。翻開新中國的歷史,關于葡萄酒的記錄曾經一片空白。長城葡萄酒從1992年開始進行了3次技術改造,從而成為全國規模最大、設備一流的行業領軍者。隨著以長城為代表的中國葡萄酒企業30年來對中國市場的不斷培育與開發,中國的消費者已越來越接受葡萄酒這一品類,同時也帶動了整個市場對各類葡萄酒需求的旺盛增長。在取得絕對市場優勢地位之后,長城葡萄酒仍在謀求創新與突破。據悉,長城葡萄酒正實施“全產業鏈”戰略,構筑“全球酒莊群”,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整條全產業鏈模式,實現營銷模式的變革。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也對“突破與引領”表達了自己的理解,“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不懂得未來,就無以評判當下;不懂得世界,就沒辦法理解中國;不懂得宏觀,就無法鑄造輝煌。所以企業一定要適應大的經濟環境變化,積極主動地挑戰自己,完成自己的轉型。”馬蔚華認為,中國商業銀行在服務方面與世界的差距在于管理,而管理的關鍵在于思想和理念的突破。
從喝白酒到品紅酒:大企業國際化之變
“企業的成長就是不斷突破地界,企業家的成長就是不斷突破境界。”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課題組發布報告指出,2011年世界企業500強中共有69家中國公司入圍,創下年度入圍企業增量的歷史紀錄,中國大企業的國際化地位更加突出,而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探索和嘗試也越來越成熟。
一個小小的細節也印證著中國企業家國際化視野之變。隨著中國政要精英與商界領袖對外交流越來越頻繁,“國宴酒”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在此次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會期間,近千名中國著名企業代表、跨國公司高管以及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品嘗了長城桑干葡萄酒。論壇組委會相關人士表示,長城桑干佳釀成為了政要人士及商界領袖們共同的“交流語言”。高腳水晶杯承載著葡萄酒登上國宴舞臺及頂級盛會,也記錄著中國走向開放、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軌跡。
事實上,在越來越深入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已成了一種必需,而非選擇。而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之路,則需要掌握世界各國普遍通行的價值觀念和市場規則,進而突破目前的全球化困境,這也是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由大變強”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