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醞釀了3年之久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終于有了最新進展。
長江養老保險公司日前透露,公司個稅遞延型養老產品以及系統平臺開發工作已經準備就緒,一旦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就可正式推出。對于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消費者聽上去可能有點陌生。其實,就是指投保人在稅前買入養老保險產品,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月收入為7000元,每月拿出600元購買養老保險產品,那么當月需要納稅的工資收入就只剩下6400元,在退休后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稅就可以了。
“對于投保人而言,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能拿到的稅收優惠,主要是因為購買的多是青壯年,領取時已經退休,其間經過二三十年的時間,通貨膨脹等因素已經把個人所得稅給稀釋了。”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在接受《金融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
只欠東風
上海是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試點城市,據了解,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英大泰和人壽、平安養老、太平養老、長江養老和泰康養老7家保險公司獲準參與前期籌備。業內普遍認為,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好處多多是不爭的事實。
某保險公司精算部人士告訴記者,產品尤其是對企業、個人有利。對于企業來說,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員工自己投保,企業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卻能提高員工的福利。對于個人來說,由于在稅前購買養老保險,就能減免部分當期的個人所得稅。
對于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一直是態度積極。
長江養老透露,目前處于籌備階段的試點產品或在繳費、投資環節免稅,領取環節征稅,主要是分紅型和萬能型的保險產品,而投連險暫時未涉及。中國太保也表示,目前已經完成了多款稅延型產品的設計,主要為分紅險和萬能險。而平安養老已經開發出投連險、分紅險和萬能險三種個稅遞延型養老險產品,相關后臺系統也已成型。
之前市場普遍認為繳費限額會初步設定在每人每月500元,之后在實行新個人所得稅標準后,市場又普遍預計,繳費限額可能會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或者更高。
在繳費限額上,上述保險公司精算部人士表示,保險公司當然希望能提高繳費的限額,這樣能刺激消費者的投保熱情高漲。
郝演蘇也表示,如果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初期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個人所在企業代繳保費,等到領取保險金時,再由保險公司代扣稅。而且,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將采用個人保單團體投保的形式,投保人在保費上還能享受到團險的較低費率。
“難產”背后
市場上關于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要推出的傳聞由來已久,但時至今日,一直是只聽雷聲不見雨。
對于“難產”的原因,某保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并不能由保險監管機構一方拍板?!霸趥€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推出上,保險公司的態度很積極,但是想法過于樂觀,沒有換位思考。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將會造成當期政府稅收的減少,但同時產品銷售會增加企業營業稅及所得稅,一加一減之后,差額究竟是正還是負,目前還是個未知數?!痹撊耸空f。
此外,9月1日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將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這也給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推出增加了難度,由于試點的測算基數發生了變化,相關方案及產品就需要重新調整,主要包括繳費限額和稅延模式。
正是由于這些難題的存在,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推出一直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之前曾傳出或將在今年內開始試點,不過,上述業內人士預計,上海作為試點城市年內推出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