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移動被谷歌收購了,諾基亞和微軟聯姻了,惠普退出Web OS了,即使PC業務,惠普也有意讓出了,喬布斯辭職了,蘋果的威脅是不是會有所降低了?資本市場其實已經給出了最好的說明。市場在變化,這個時候對競爭對手而言,無疑是最好的一次追趕的機會。
谷歌跑步入場,跑馬圈地正當時
摩托羅拉終于在掙扎了許久之后還是放棄了移動市場,而谷歌在市場反復的臆測中也終于出手把摩托羅拉移動納入麾下。坊間有不少段子演繹此事:谷歌的CEO拉里·佩奇坐在辦公椅上邊吃巧克力豆,邊和下屬視頻會議,說道:“公司缺少手機,買個摩托羅拉吧。”15分鐘后,有人在視頻那頭傳話,“摩托羅拉買下了。”拉里問道,“什么型號的?”下屬:“啊?型號?……型號?”。
谷歌出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界普遍認為谷歌意在專利,并不是非要把摩托羅拉移動經營得如何如何。谷歌的重點是Android,而開源的Android陣營還有很多手機制造商,HTC和三星是其中最知名的企業。此外,還有一些移動運營商也在針對Android進行充分的布局,如果谷歌大力發展摩托羅拉移動,和這些合作者將有很大的競爭咬合關系,谷歌一旦處理不好,會使這些廠商心生憤懣,進而疏遠Android,這顯然是谷歌最不愿意看到的。況且,谷歌即使擁有摩托羅拉移動,也無法和蘋果的iPhone相抗衡,谷歌如果想在移動市場獲得更大的機會,就必須合縱連橫,不能忽視其他制造商的力量。
因此,谷歌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后,在移動終端的經營上不會傾注全力,或許正如市場所言,谷歌的重心還是在專利的博取上。此外,據筆者觀察,在專利獲取之后,谷歌更大的重心或許在于“跑馬圈地”。不求摩托羅拉移動能給谷歌帶來多少收益,但是要確保Android盤子不斷滾動,進而持續對蘋果形成壓力。此外,因為有HTC和三星的多年跟隨,谷歌必然會進行安撫,安撫的最好辦法就是一碗水端平,對幾個大的合作伙伴要持續支持。而且,谷歌的重點是加大對第三方開發者的籠絡。由于微軟和蘋果正在針對Android進行一些專利要挾,無論是三星還是HTC都遭受這種困惑。那么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后,谷歌會不會在博取專利之后和這些專利巨頭直接抗衡,抑或尋找交換,進而給自己的Android陣營一解后顧之憂?沒有專利的糾結之后,投靠Android的廠商也會更加專注自己的發展,間接幫助Android的繼續擴張。
如果谷歌此舉獲得成功,對其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長期地位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如果僅僅看到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就是發展終端產品的話,那么谷歌此舉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更何況摩托羅拉目前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還不足以給谷歌這種沖動,更多的還是摩托羅拉深厚的專利底蘊。目前,摩托羅拉有17000項專利。聯想到日前諾基亞、蘋果和高通等多家科技公司已經加入到了競購無線通信公司InterDigital行列中(該公司擁有8800項專利),可見,專利對科技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谷歌出手摩托羅拉的真實意圖也就可想而知了,更何況還有Android的帝國大廈等著谷歌去經營。
惠普無意,Web OS黯然神傷
當人們還沒有從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熱鬧中緩過神來的時候,業界又傳出惠普退出Web OS的消息。其實,惠普當初收購Palm時就顯得比較突兀,雖然惠普也知道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是必須的,但在倉促之中出手還是顯得不夠冷靜。收購之后,無論是在平板電腦市場還是智能手機方面,惠普并沒有給市場帶來什么亮點,這恐怕也是惠普要把Web OS推出去的原因之一。惠普宣布正式放棄圍繞TouchPad平板電腦和Web OS手機的所有運營,相信此舉透著一絲無奈,它意味著惠普曾經收購Palm行動的失敗。
在平板市場,惠普拼不過蘋果iPad。雖然收購了Palm,惠普可以在移動市場布局,也借助Web OS在系統方面獲得一定的機會,但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先入為主的優勢非常明顯,惠普想借Web OS之力抓住市場基本是奢望。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對業界的影響是深遠的。當Android的專利糾紛在收購之后變得淡化,惠普又將如何更好地發展Web OS?這恐怕是惠普此次選擇退出的原因之一。更何況,Web OS的營業虧損過于嚴重,高達3.22億美元,甚至超過了其2.66億美元的收入。即使部署復興計劃,也要花費數年時間,而且不能保證一定成功。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也敦促惠普盡快做出了抉擇,況且惠普在移動程序生態系統方面并沒有優勢。在程序數量上,惠普遠遠落后于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平臺。應用上的這塊短板,惠普顯然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彌補的。更何況蘋果獨有的市場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PC廠商,即使手機巨頭都難以望其項背。那么,在移動互聯網市場,只有獨辟蹊徑才有機會可以捕捉。當惠普覺得自己已找不到機會超越時,退出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后喬布斯時代的機會在哪里?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到喬布斯某天將辭去蘋果CEO一職,但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唏噓。喬布斯帶給蘋果的財富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蘋果的帝國大廈就是在喬布斯的手中建成的。蘋果公司從當初Mac、iPod的出現,到后來iPhone和iPad的橫空出世,都帶著強烈的喬布斯痕跡,這些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喬布斯,就不會有蘋果如今在移動終端市場的耀人成就。
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將如何演變,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蘋果進入后喬布斯時代,摩托羅拉已成過往云煙,諾基亞還在苦苦掙扎,惠普離Web OS遠去,三星琢磨著深耕中國等新興市場,華為躍居國內民營企業榜首,聯想等PC廠商還在瞄著惠普是否甩出PC業務之后的市場機會,微軟在偷著樂,谷歌“執迷不悟”地介入移動終端市場……一切跡象都表明:今年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會很不平靜。暗潮涌動,誰都盯著蘋果霸占市場之后的空隙和缺口,哪里可以突破,哪里又可以突圍?當喬布斯離去以后,這個機會是不是真的來了?
對國產手機廠商而言,這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機會。之前國內的廠商大部分是選擇谷歌Android系統,鮮有對微軟Windows Phone布局的。隨著谷歌的收購事件,或許這種格局會有所改變。哪個廠商會率先而動?華為、中興、酷派等廠商會出動嗎?據筆者觀察,酷派是非常有可能行動的廠家之一。此前酷派一直采用Windows平臺,憑借Windows平臺良好的商務性能,酷派成為國內最為知名的商務手機廠商。酷派副總裁張光強曾表示,Windows Phone 7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系統,如果微軟能把它真正的落實到中國,對酷派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當然,一切還是要等微軟Windows Phone進入中國市場之后才能定奪。眾所周知,蘋果與眾不同的一點在于,他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保證設備中軟硬件的相互彌補。競爭對手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在評測時有時會出現笨拙、不直觀等描述性詞匯,而蘋果產品則經常會得到渾然一體等的褒獎,這就是蘋果的優勢。但蘋果也有令人詬病的封閉性問題。對國內手機廠商而言,雖然我們缺乏喬布斯一樣的教父級領頭人,但只要扎實做好市場,做足用戶需求的體驗提升,在市場中獲得屬于自己的份額也不是什么艱難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酷派、華為、聯想、中興這些已經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廠商而言,抓住目前的時機,尋找屬于自己的突破點,或許,機會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