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
GDP:2010年為14650.79億美元
主要資源:煤、石油、天然氣、鐵、鋁、黃金等
主要投資中企:中國銀行、中國石油、奇瑞、華為、中興、三一重工等
盡管頂著金磚四國的光環,但外資對俄羅斯的抱怨聲始終不絕于耳。中俄貿易由來已久,但由于信用和貿易保護等原因的影響,中資企業在俄投資風險系數很高。以汽車產業為例,俄羅斯曾是中國汽車的最大出口國,頂峰時期的2007年中國汽車出口俄羅斯近5.2萬輛。但在俄提高關稅并相繼出臺“停止簽訂新的外國汽車工業組裝協定”的多項措施后,奇瑞等中國汽車廠商遭到重創。將俄羅斯市場視為海外布局重點的長城汽車的獨資建廠計劃也被迫擱淺。不過堅守至今的長城汽車也得到回報:截至目前,其在俄銷售量已累計超過5萬輛。長城汽車副總裁邢文林告訴本刊,他不認為俄羅斯入世能立即給中國整車企業帶來新機會,相反,俄可能還會利用入世后的緩沖期對整車進口設置更高門檻。
印度
GDP:2010年為15379.66億美元
主要資源:云母、煤、重晶石等
主要投資中企:比亞迪、五礦集團、三一重工、柳工、上海電氣集團等
印度資源豐富,有礦藏近100種,其中云母產量世界第一,而且工業有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目前已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印度在對待中資企業的態度上并不友善。印度是全球尋求以“反傾銷”對付中國的最主要的國家之一。雖然表面上印度想在兩國間“軟件”和“硬件”方面尋求互補,但從根本上印度還是視中國為競爭對手。
可以佐證的是,2003年,李嘉誠旗下的香港和記黃埔港口控股公司因通不過印度政府的安全資格審查,被迫退出印度尼赫魯信托港口集裝箱碼頭開發項目的競標。中國石油等企業也有因“安全因素”被拒門外的遭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印度有關部門出臺了有關電信設備進口安全審查的政策,將華為和中興大約50億美元的訂單化為泡影。
尼日利亞
GDP:2010年為2168.03億美元
主要資源:石油、煤炭等
主要投資中企:中國石油、中國海油、華為、中興、葛洲壩集團公司等
尼日利亞是世界第十大石油生產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400億桶,日產原油200萬桶左右,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尼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5萬億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尼煤炭儲量約27.5億噸,是西非唯一的產煤國。
尼中兩國自1953年開始貿易往來,年貿易額由初期的100萬美元左右增長到2010年的75億美元。中國向尼日利亞出口主要商品:機電產品、機械設備、車輛及金屬、化學制品等。中國從尼日利亞進口主要商品:原油和礦石等。
不過,尼日利亞金融信貸體制相對比較落后,誠信文化基礎薄弱,社會信譽度整體不高,企業信用和銀行信用較差,商業詐騙盛行。
此外,基礎設施落后,其法律法規執行力度較弱,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政治局勢不穩,政策缺乏連續性,腐敗問題較為嚴重等因素,讓許多中國投資者望而卻步,但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也使得尼日利亞成為世界上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利比亞
GDP:2010年為742.32億美元
主要資源:石油、天然氣、金等
主要投資中企:中鐵、中水電、華豐公司、北京宏福等
戰爭改變了一切。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這個北非小國吸引著中國的目光。2007年時,中國已是利比亞第3大貿易進口伙伴,第7大貿易出口伙伴。2008年利比亞出臺三年規劃,其中對工程建設超過9000億的巨大投資金額更是吸引了中國國內眾多的建筑公司蜂擁而至。但在今年利比亞內戰發生后,商務部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在利比亞承包的大型項目總數有50個,涉及合同的金額達188億美元,這些項目都因此而紛紛中斷。
現在,在反對派上臺,利比亞局勢趨于穩定后,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已率先布署重返該國。冒險者已經看到機會——卡內基中東中心研究人員阿希說:“利比亞今后5年內每年需投資200億美元建設公共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