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手矯捷的功夫熊貓阿寶今年5月將重新回到大銀幕。這是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 SKG)繼《怪物史瑞克》系列之后最成功的動畫片,但很少有人知道,夢工廠這些風靡全球的動畫電影幕后,隱身的關鍵推手是全球第六大芯片設計公司NVIDIA。
NVIDIA是最大的獨立繪圖芯片(GPU)業者,全球每兩臺臺式PC、每四臺筆記本電腦,分別就有一顆帶有NVIDIA產品的繪圖芯片。它不僅滿足了普通用戶對網絡游戲和電腦處理繁復圖形的需求,更在夢工廠動畫洛杉磯總部的大批工作站服務器里,突破實現更先進的繪圖效果。比如《功夫熊貓》中阿寶黑白相間的每一根細微毛發都會隨著它的功夫動作律動。迪士尼皮克斯做(Disney Pixar)的《汽車總動員》和《機器人瓦力》等著名電影,也都是靠NVIDIA的繪圖芯片,塑造出銀幕中一個個細微小動作。
“你們開發出什么新的科技玩意,就趕快拿來吧!”夢工廠動畫總是這樣對扮演軍火商的NVIDIA說。全球動畫電影業界中最優秀的兩家公司都對新科技極度饑渴,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NVIDIA的擁護者。這讓身為創始人兼CEO的黃仁勛開懷大笑,他對《環球企業家》豪氣地說:“這世界每一部動畫電影都少不了我們的貢獻。”
雖然已是繪圖芯片霸主,但黃仁勛不以為滿。早在2008年6月,他就把目光拋向CPU,推出兼具GPU和CPU功能的芯片Tegra。
事實上,NVIDIA早就有向上研發CPU的能力,GPU如今轉做數據處理的高速運算能力就是證明。但是否要與英特爾全面開戰,仍是黃仁勛心頭不斷考慮的大哉問。因為英特爾也做繪圖芯片,NVIDIA也有芯片組(chipset),再加上CPU,相當于NVIDIA在三個芯片戰場同時向英特爾開戰。
黃仁勛對本刊強調,NVIDIA面對英特爾與AMD,不只是單純的競爭關系,一直以來在不少技術上也都會攜手合作,是一種特殊的競合關系。“完全封鎖我們的Geforce繪圖芯片,對英特爾的用戶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他微笑著分析。多年來不斷挑戰世界第一大半導體霸主,48歲、臺裔背景的黃仁勛眼里從無懼色。他是硅谷膽子最大的男人之一。與英特爾的競合如此緊密,也因此每隔一兩年,華爾街就會傳言一次英特爾要并購NVIDIA。但如今,NVDIA在CPU上的領先已經反過來讓英特爾害怕,黃仁勛的腳步終于領先了大巨人。
第一代Tegra芯片采用ARM架構,主要戰場在移動互聯網設備(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超便攜電腦(Ultra mobile personal computing,UMPC)上。這是黃仁勛對英特爾的又一次挑戰。英特爾當時把MID與UMPC這類屏幕四至六寸、強調隨時隨地隨身上網的掌上型便利裝置,視為下一波成長動力,主打上網本使用的Atom處理器。
出人意料的是,Tegra系列在上網本與MID市場收獲不大,在智能手機與平板計算機卻大獲全勝,已在上百款移動終端中出現。剛過去的4月,全球第一部上市的雙核手機,LG就采用了Tegra2。如果用來玩游戲,這支雙核手機的速度是單核機種的5倍。誰也沒有想到,在移動終端設備對速度的追求競賽中,跑得最快的竟是繪圖芯片出身的NVIDIA。
一直以來,手機都是各種PC(無論臺式機還是筆記本)的輔助補充。但黃仁勛預言,移動設備未來將成為消費者使用的主力電腦,筆記本電腦則變成僅在必要時才使用的計算機,臺式PC更面臨沉重的壓力,將來會變成一種非常遙遠的輔助計算設備。“平板電腦摧毀PC產業的速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來得快。”
如同他當年發明的“GPU”一詞,黃仁勛現在也喊出“超級手機”(Super Phone)概念。在黃的定義中,超級手機比智能手機更強大:更高的規格、始終保證高性能、始終提供高分辨率、采用4英寸的屏幕而非3英寸屏幕、采用高清而非標清、可支持HD的HDMI……包括HTC的Evo 4G、三星Galaxy S都符合黃仁勛對超級手機的定義。研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估計,超級手機出貨量將由2010年的1500萬支增長至2015年的1億部。
分析超級手機的商業模式時,黃仁勛表示現階段這些最高端的手機,成本大約是700到800美元,低端手機的成本則大約在80美元。但銷售給消費者的高端手機只要99美元,低端手機免費。這些成本上的差異最高可達六七百美元,都由各國運營商提供的補貼彌補。
對運營商而言,超級手機可以觀賞電影、享受游戲、欣賞雜志,供前衛的消費者使用。這些前衛消費者過著非常數字化的生活,他們會拍下照片上傳到各種社交網站、錄下視頻上傳到YouTube等視頻網站。這些玩法都要消耗數據流量,運營商的商機就在于此。智能手機出現前,全球電信運營商都面臨語音話費成長到頂的困境。智能手機出現后,用戶能收發電子郵件、上網瀏覽、下載各種應用,自然愿意給運營商繳納更多費用。根據統計,歐洲地區一般手機用戶,每月話費平均只有25歐元;用了智能手機,加上數據傳輸費用后,平均每月繳給運營商的費用高達76歐元。這就是歐美運營商愿意協助HTC等新手機品牌的關鍵,也是NVIDIA急于抓住的最大機會。
黃仁勛與兩大CPU巨頭對戰多年,在他口中,AMD和英特爾認為PC將繼續作為宇宙的中心。但他的看法大不相同。PC對NVIDIA來說仍然非常重要,但與手機、平板電腦市場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對本刊強調:“NVIDIA不會把PC融入手機,我們會使用PC的DNA但不會使用PC的設計,要從零開始創造一種移動處理器,使之完全為移動設備而設計。”
因堅信未來屬于移動設備,黃仁勛其實在帶領NVIDIA走一條完全從零開始的路。這樣類似大躍進的做法風險很高。黃承認,過去3到5年是NVIDIA的高度危險期,“未來5年也將變得十分危險。看看現在發生了什么?我們突然進入了這個時代,平板電腦革命、智能手機革命。”NVIDIA從PC時代的配角,成為移動互聯網革命爆發后的主角。如果黃仁勛不在當時選擇躍進,如今可能也不會獲得這樣的進展。總是以小搏大的黃仁勛,如今毫不客氣地對本刊說:“現在,我身處移動計算世界之中,英特爾和AMD卻沒有在這個領域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