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上市
[When] 2001年5月18日
[Where] 北京
[Who] 王文京
[What] 過慣了苦日子的中國軟件公司到底價值幾何?2001年5月18日,資本市場終于給出了一個估值。當天登陸國內A股的用友軟件(600588.SH)以76元開盤,最高上摸100元整數關,終盤報收于92元。數個當時的新紀錄宣告誕生:首家采用核準制發行并上市的股票、發行價最高的股票、滬市股價拆細以來首只百元股、新股上市首日開盤價最高。用友上市也使董事長王文京原來6000萬美元的身價暴漲10倍。作為公司創始人之一,王間接持有用友軟件5520萬法人股,占總股本55.2%。對于這個結果,王文京用“慶幸”來形容:“用友正趕上中國民營企業大發展的十幾年,用友在最好的時間,選擇了準確的產業方向成長起來了。”
[Why] 在國內資本市場成功上市為用友日后的發展鋪就了一條高速公路。1988年12月成立、以5萬元注冊資金起家的用友,如今已是中國本土最大的管理軟件提供商。但現在,盛宴已經結束,中國的軟件市場競爭激烈,國際軟件及服務市場的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去年用友實現營業收入29.79億元,凈利潤3.32億元,同比降44%,投資收益減少,總市值僅160億元左右。
清理三角債
[When] 1991年5月
[Where] 北京
[Who] 朱镕基
[What] 這年5月,《中華工商時報》上刊登了一則特殊的“廣告”,刊登者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上海寶鋼,內容則是113家國營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名單——它們均是寶鋼的拖欠款大戶。這個俗稱“三角債”的幽靈此時已嚴重傷害了中國經濟的健康,以寶鋼為例,被拖欠的“三角債”累積達20多億元,占其流動資金的1/3。全國“三角債”的規模已發展到占銀行信貸總額1/3的地步。《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張文學甚至跑到拖欠寶鋼4400萬元的長春一汽,為其討回了800萬元。
[Why] 1990年代初,“三角債”突然成為中國、俄羅斯、東歐諸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障礙。中國的“三角債”其實早在198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開始抽緊銀根后,企業賬戶上“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的額度大幅度上升。是年,朱镕基從上海市委書記升任國務院副總理,第一項工作就是清理三角債。當年7月31日,國務院在沈陽召開東北三省四市清理“三角債”試點工作會議。8月31日到9月4日,又召開全國清理“三角債”工作會議。到1992年5月,全國清理固定資產項目4283個,收到了注入1元資金清理3.5元欠款的效果,困擾中國經濟長達數年的魔鬼之鏈終于解開。
新華財經之謎
在闖蕩中國的許多西方淘金客的故事中,洛蕾塔·弗萊迪·布希(Loretta Fredy Bush)肯定是最特別的主角之一。她創辦了一家名為“新華財經”的金融資訊服務公司,并以“彭博+CNBC+標準普爾”的概念先后在東京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樣的特殊能量足以讓魯珀特·默多克羨慕。
不過,今年5月10日,這位名噪一時的52歲美國女人和兩位曾任新華財經的高管卻收到來自華盛頓檢察官辦公室的欺詐起訴,被指控以詐騙非法謀得5000萬美元。
2007年6月本刊的《新華財經身世之謎》報道揭開了布希與新華財經不為人知的一面。其前身為中國人王宇在1994年成立的北京萬訊信息資訊公司,王成功地將這家公司納入新華社旗下,由此更名為新華財經。1999年,布希幫助王宇完成融資,兩人隨后反目,王雖被踢出董事會,這家公司卻保留了在中國有特定含義的“新華財經”之名。但新華社在2007年發表聲明稱,這家公司與該機構已沒有任何關聯。
不過這不妨礙布希將之打扮成在中國有能力提供金融資訊服務的少數外資公司。但在此次受到的起訴中,布希和其同伙則被描述為“串通一氣,欺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投資者和其他各方,并通過一系列未公開和隱蔽的關聯方交易和內幕交易中飽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