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
現在小孩子的幸福,是我們小時候難以想象的。看到《海峽旅游》雜志上期《孩子,給你一場綠野仙蹤》的專題,忍不住感慨。從小到大,父母親都未曾帶姐姐和我外出旅行過,上大學之前沒坐過火車也沒出過縣市。關于外面世界的所有,都是從課本、電視或者別人嘴里得知的。于是時至今日,心中仍暗藏著一個環游全國甚至環游世界的夢想,希望可以去看雪、看海、看草原、看沙漠、看大象、看袋鼠、看企鵝、看北極熊…… 于是我想,以后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帶著父母親和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正如有人曾說:“人一定要旅行,尤其是女孩子。一個女孩子見識很重要。你見得多了,自然就會心胸豁達,視野寬廣,會影響到你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讓人見多識廣,對女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它會讓自己更有信心,不會在物質世界里迷失方向 。”
福州 小朱 國企職員
《海峽旅游》:雖然很贊同你“帶孩子去看外面世界”的想法,但我們想提醒你,可以借著帶孩子出去看世界的機會,圓自己尚未實現的旅行夢想,獲得新知重新成長,你的幸福并不比孩子少。
話題:畢業旅行的意義
畢業旅行并非只是同學之間的最后一次瘋狂Party,對畢業生而言,畢業旅行可以有更多意義。有人把畢業旅行當成就業前的一次考察,選擇自己希望就業的城市旅行,像這個城市中的上班族一樣,行走在街頭巷尾,順帶著投投簡歷。也有人通過畢業旅行化解嫌隙,因為離別的哀傷,會讓大家更覺友誼的可貴。如果是在大學里戀愛且希望一直走下去的情侶,一起旅行更是必要的,因為,“要想結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
更重要的是,在旅行中,以往圈子狹小的學生,會遇見與他們不一樣的“社會人”,這些人有不同的生活狀態、工作態度,或疲累,或瀟灑,但他們正是畢業生進入社會后可能成為的那種人。有畢業生在畢業旅行之后說,旅行讓她更忠于本真,更清楚自己喜歡什么,愿意為未來的生活付出怎樣的代價。
@你@我
@煮婦晶:北京和上海終于縮短到火車當天來回的距離。唯一一次坐臥鋪就是去北京,一路上充滿了新鮮感,雖然是出差,但對旅途的記憶還是開心的。晚上出發,和上鋪的老夫婦換了車廂,四個人打打牌說說話,一覺醒來就到了。我喜歡漫長悠蕩的旅程,高科技確實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有時卻失去了旅行的意義。
@老不死的QQ喔耶:關于旅游,有人拿相機有人拿DV,可是沒有人能復制出當時的心情,周遭的味道,還有手里的溫度。每次旅行之后都會有遺憾,很正常。所以旅行的記憶就應該只是腦袋里不同顏色不同表情的圖片。請記得把旅游的地方設為免打擾模式。
@Mr-paper:當安藤忠雄把旅歐的決心告訴外婆時,她說:“錢不是拿來存的。錢善用在自己的身上才有價值。”這句話讓他無牽掛地出國。此后,在成立事務所之前,只要存夠錢他就會去旅行。正如外婆所言,二十幾歲時旅行的記憶,成了安藤忠雄此后的人生中無可取代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