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游客最佳初級教本
推薦線路:歌詩達經典號7日日韓行
推薦人:Lekeey(男)
職業:銷售
郵輪旅行經歷:1次
現居住地:福州
登船港口:上海
行程:上海出發,至韓國釜山,日本福岡,再至鹿兒島。
費用:一家三口一個內艙房共1.2萬元左右。
采訪Lekeey時,他正在忙著預訂皇家加勒比海洋自主號地中海線路的船票,計劃出行時間為本月,也就是孩子放暑假時。這是他們一家的第二次郵輪旅行,去年8月搭乘了歌詩達經典號日韓線后,Lekeey對郵輪有點上癮,除了今年這次郵輪行,他已決心未來還得乘坐加勒比海、拉斯維加斯以及北歐的峽灣線路。“以后郵輪線路肯定也會不斷增加,我應該也會去嘗試,我現在的興趣都在郵輪上。”他說。
在Lekeey看來,歌詩達經典號日韓線絕對是中國游客了解郵輪旅行的最佳初級教本。首先,它出發港口就在中國上海,其次,中國游客完全不必擔心語言問題,再次,碰上優惠時,這條線路的價格非常合算。Lekeey說,去年8月之前,他對郵輪也“完全不了解”,但因為喜歡逛旅游論壇,有次看到某論壇上“最后一分鐘郵輪”的廣告,碰上經典號打折,一家三口預訂一個內艙房,不到1.2萬元人民幣。當時正好想著帶孩子暑期親子游,他便訂下了船票。第一次看到經典號時,他的感覺就是:“好大的一艘船。”自覺很滿足。
歌詩達經典號可說是中國游客最了解的郵輪之一了。在Lekeey看來,歌詩達經典號的重要意義在于對中國游客進行郵輪知識的普及,至少對Lekeey來說,他就是被普及的人之一。1680位游客的納客量,擁有餐廳、酒吧、健身設施、互動課程(意大利烹飪、品酒、插花藝術、舞蹈等)、游藝活動(游泳、棋牌麻將、網吧、卡拉OK)、百老匯式演出、魔術表演等基本的豪華郵輪元素,沒有皇家加勒比海洋綠洲號世界最大郵輪的規模,也并非最高雅奢華,但其最大特色是“中國化”。郵輪上的項目熱鬧且多,郵輪上的服務多根據中國游客的習慣設定,比如配備大量中國籍雇員,提供麻將服務等。其岸上觀光線路集中在韓國的釜山及日本的福岡、鹿兒島,雖然不能說是日韓當地最好的旅游資源,但是淺嘗輒止地看看,亦足夠了。
當然了,這不是一條高端郵輪線路,卻是一條有足夠能力“激起你郵輪旅行興趣”的線路,所有奢華都點到而止,讓人希望嘗試第二次,或者更深層次。這也就不難理解,Lekeey為什么那么快就要規劃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郵輪旅行了。對中國游客而言,日韓線郵輪,就是一所培養資深郵輪旅行者的啟蒙學校。中國游客對郵輪文化的了解不如歐美游客,如果是第一次搭乘郵輪,建議可選擇該條線路,在上面你可以學到關于郵輪著裝、餐飲、娛樂等相關知識及禮儀,對今后搭乘更多國際奢華郵輪航線是不錯的積累。
在經典號上呆了7天,Lekeey得出一大結論:日韓線的郵輪特別適合兩種旅行者,一是帶著孩子的家庭,因為該郵輪規模有限,加上中文服務很到位,郵輪上亦有專門的兒童俱樂部,還為低年級、高年級的小朋友安排相應的活動。而且,現在已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上船,孩子在船上可以交到許多朋友,“不用操心孩子玩什么,也不用擔心他會走丟,想找他時,一般也能輕松找到,實在不行,在艙房等著就好。”Lekeey更強烈建議老年游客搭乘日韓線郵輪,“郵輪行程比較舒緩。”他說,幾個退休的老朋友相邀一起,訂一個艙房,累的時候,就在船上休息,想多看幾個景點,就參加一些岸上觀光項目。而根據Lekeey此次搭乘郵輪的經驗,他認為,搭郵輪游覽日韓風光,比跟團坐著大巴游覽,其費用并不會增加太多,但因自主性更強,老年人可輕松許多。
郵輪旅行觀:
對我來說,郵輪旅行最具吸引力的是:不用考慮住宿、吃飯、行李,早上靠岸,背個小包,上岸觀光,傍晚回船,吃飯休整睡覺,就像平時在家時周末出門郊游一樣。
別人“抓狂”,我覺得“太棒了”
推薦線路:MSC Magnifica(華麗號)地中海12日11晚
推薦人:Parthenon之夢(女)
職業:廣告公司媒介總監
郵輪旅行經歷:1次
現居住地:天津
登船港口:意大利巴里
國內出發交通方式:北京直飛羅馬,羅馬轉機至巴里。
行程:意大利巴里——海上一日——希臘羅德島——塞浦路斯利馬索爾——以色列海法——海上一日——希臘卡塔克隆——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意大利拉文那——威尼斯——巴里
費用:每人船票、稅費及保險共1769美元,北京至羅馬、羅馬至巴里往返機票及保險共7560元人民幣。
Parthenon之夢的父親2009年去世,因此,這兩年的春節,她都陪伴著年近七旬的母親在國外旅行,今年1月27日至2月7日,她們搭乘MSC Magnifica游玩地中海,“坐了一次大海船”。
她們選擇的地中海線路,經過意大利、希臘等歐洲名景點,所以,她們把一路上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幾乎預訂了每個停靠港口的陸上行程:羅德島的林德斯、利馬索爾的阿波羅神廟、Kolossi城堡和葡萄酒博物館、以色列的馬薩達和死海,拿撒勒,迦南村,卡塔克隆的奧林匹亞及希臘農莊,杜布羅夫尼克的城市游,拉文納的Maranello法拉利博物館,還“自由行”地轉了轉威尼斯。
Parthenon之夢經常在國外旅行,但這條線路原定的“羅德島、奧林匹亞、亞歷山大和杜布羅夫尼克”著實吸引她,因為國內到希臘的行程基本沒有羅德島,埃及亞歷山大亦是她極想帶著母親去看看的地方。不過后來,亞歷山大的行程因特殊原因被取消,她們在以色列海法多呆了一天。在Parthenon之夢看來,耶路撒冷和伯利恒的陸上觀光線路絕對不應該錯過,不過,選了這條線路就去不了馬薩達和死海(安排在同一天)。另外,巴里附近的Allberobello的Trulli民居也非常值得看。
不過,Parthenon之夢認為這條線路并不適合第一次到歐洲旅行的人,因為上岸觀光地點較多,每個地方都只能匆匆看過,“無法深度”。過于匆忙,可能使得自己既沒能好好享受郵輪時光,又沒能細細品味歐洲風情。
很多人會錯失郵輪上最后一個Gala Night(船長告別晚宴當日)的夜宵,Parthenon之夢把它稱為“甜點盛宴”。如果那晚不是餐廳的服務員特別提醒,她們也會錯過,因為這個活動在郵輪的日程表上沒有被特別提到。當晚,整個自助餐廳放滿了各種各樣精美的水果雕刻、令人垂涎的蛋糕甜點、工藝品似的面包和以造型餐巾裝飾的酒類等,即便是沙拉或肉類也在擺盤的時候加了水果或蔬菜做裝飾,你會發現,原來食物也是可以如此創意的,就算吃不下,看看也享受。
華麗號算是艘比較熱鬧的郵輪。每晚郵輪上劇場的演出盡管只有1個小時,但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器樂、演唱、雜技、歌舞。每晚安排不同的演出主題,而且相對考慮游客的接受程度,比如意大利歌曲,雖然演唱使用意大利文,但曲目大多是很熟悉、很經典的,如《桑塔露琪亞》、《重歸蘇蓮托》之類,歌劇和音樂劇的選曲也是大眾熟悉的。至于雜技表演水平,不均衡,Parthenon之夢的母親認為大部分也就是中國的縣級水平。
盡管冬季搭乘地中海郵輪價格較低,不過,意大利、希臘的氣溫也會比較低,海上航行時大部分時間風較大,會缺失坐在露臺看夕陽的環節。
Parthenon之夢說,在旅行結束時她遇上一對美國老夫妻,老太太撇著嘴一直抱怨Magnifica飯不好吃、房間不夠大,自己坐過二十幾條郵輪,這條船是她坐過的最差的,簡直讓她抓狂,她“慶幸”可算能回家了。Parthenon之夢則很認真地告訴對方,Magnifica于她而言,簡直“太棒了”。
郵輪旅行觀:
人的感覺是會跟著經歷而變化的,也許不同的人對同一郵輪行程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我知道我已經愛上了郵輪。我想,一旦條件允許你來一次郵輪旅行,你就可能上癮。
美國范兒的全球最大郵輪
推薦線路:皇家加勒比東、西加勒比海洋綠洲號7晚8天
推薦人:白晶(女)
職業:華遠郵輪領隊
郵輪旅行經歷:5年
現居住地:北京
登船港口:羅德岱堡
國內出發交通方式:北京直飛紐約,至邁阿密,再從羅德岱堡登船。
行程:東加勒比海線路為羅德岱堡——拿騷(巴哈馬)——海上巡游——夏洛特阿馬麗(圣托馬斯)——菲利普斯堡(圣馬丁)——海上巡游——羅德岱堡;西加勒比海線路可登陸觀光的點為拉巴地、海地、法爾茅斯(牙買加)以及瑪雅文化保存完整的科茲美島等。
費用:西加勒比船票6399元/人起,東加勒比船票8015元/人起。
郵輪旅行觀:
特別適合70后、80后的一個好的旅行方式,因為相對跟團游而言,哪怕跟團的郵輪行,也是半自由的。這種旅行方式,會給年輕中國游客更隨性的旅行體驗,培養他們更成熟的旅行觀。
皇家加勒比的海洋綠洲號與其姊妹船海洋魅力號是全世界最大的郵輪,在東、西加勒比線上,這兩艘郵輪是必須體驗一番的。它們擁有16層甲板和2000個客艙,可搭乘近6300名乘客,比泰坦尼克號要大3倍。擔心暈船的乘客,可以選擇這種大噸位的郵輪,因為通常來說,噸位越大,其行程越穩。我們的體驗者白晶從事郵輪領隊已有5年,但第一次搭乘海洋綠洲號后還是感嘆:“太穩了。”
海洋綠洲號的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大,二是美國味兒濃。因為大,海洋綠洲號上有別的郵輪無可比擬的優勢。白晶說,坐過海洋綠洲號后,“別的郵輪都不想上了”。因為它不只是“非常豪華”,更有獨特的“社區感”。在郵輪上,有惟有這艘大船才有的中央公園及皇家大道街區,皇家大道街區完全是按照美國街景來設計,有露天公園,就像我們在城市當中拐角偶遇的街心公園一般,白晶有事沒事就邀上同在郵輪上的朋友,拿本書,坐在郵輪公園里,一看就是一下午。旁邊的餐廳會提供免費沙拉、酒水,比起城市的街心公園,更多了份便捷。白晶說,郵輪上建公園,是海洋綠洲號的最大賣點。因體積大,該郵輪上的服務設施也更多,拿郵輪上最基本的游泳項目來說,這里有全球最大、最深的淡水游泳池,這里還可以攀巖,你甚至可以在甲板上沖浪。所以,資深郵輪旅行者對這艘最大的郵輪是這么評價的:別的郵輪,只是郵輪,海洋綠洲號,則是一座城市。
不過,東、西加勒比的線路恐怕不適合多數普通的中國游客。白晶說,她搭乘海洋綠洲號那次,整條郵輪上的中國游客不足300人。因為中國游客對這條線路的了解不多,人數也不多,船上以及陸上觀光的服務項目,基本沒有中文服務。而船上組織的活動,也不如歌詩達郵輪“中國化”,很多音樂劇表演,演員在上面唱唱跳跳,但白晶他們就是不覺得吸引人。船上比較受中國人歡迎的項目就是學習疊毛巾、看冰上雜技等,但這些并不是海洋綠洲號的特色。
郵輪上的社交方式也非常美國化。白晶說,在中心街區,有一個公共交友區域,想結交朋友的人,可以寫上自己的簡要信息,告知他人自己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活動,如果想和他(她)交朋友,就可以直接去約會。這種交友方式對美國人而言非常普通,也是該條郵輪相比中國游客常搭乘的其他郵輪的不同之處,但以白晶的觀察,“中國人普遍不接受”。她說,中國游客一般不會去交友區域寫交友信息,但是他們會去看,看了,也不會回應,“不管對對方多感興趣”。
“海洋+動物+冰川”混搭之旅
推薦線路:公主郵輪黃金公主號8天7夜阿拉斯加游
推薦人:鄭立(男)
職業:IT
郵輪旅行經歷:8次
現居住地:美國紐約
登船港口:溫哥華
行程:加拿大溫哥華——阿拉斯加Ketchikan——阿拉斯加首府Juneau——阿拉斯加Skagway——美國冰川灣國立公園——阿拉斯加Whittier。
費用:船票650美元/人;紐約飛加拿大溫哥華,阿拉斯加安克雷奇飛紐約,往返機票600美元。
郵輪旅行觀:
如果買底層內艙票,郵輪是各種旅游方式中性價比最高的,可謂平民消費,豪華享受。用我太太的話說,坐郵輪花錢不多,但能找到美國生活方式的感覺,尤其適合老年人,累了或是想發呆,隨時可以停下來。
用中國話稱呼鄭立,那叫“大爺”了,他已60多歲,在美國紐約居住多年,搭乘郵輪走過歐洲、美洲的七八條線路。其中2003年5月,他和妻子搭乘公主郵輪公司10.9萬噸的Golden Princess 號8天7夜阿拉斯加游,而這條線路,因風景獨特、風浪小,至今是美國最熱門的郵輪線路之一。
與所謂的極地線路相比,鄭立對阿拉斯加線路更鐘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和妻子都喜歡登陸觀光,而阿拉斯加這條線路,除了可以參觀冰川,每個可上岸觀光的登陸港口,都深得他心。
如Ketchikan,8—9月有千百萬鮭魚匯集這里洄游產卵,自稱世界鮭魚之都,在這段時間可以看鮭魚跳龍門。雖然鄭立去得不是時候,但他很喜歡當地的圖騰博物館,他說,圖騰博物館收藏的是精華,真古董,而花大錢參觀的圖騰村展出的多是假貨。還有Skagway,從Skagway乘火車到加拿大的白馬市(Whitehorse),風景極美,鐵路沿線是過去淘金熱時千百人冒險走的死亡通道。
沿線還會經過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冰川灣國立公園)。這是一個狹長的海灣,內有19條冰川一直延到海里,水面上有許多海洋動物,包括鯨魚、海象、海豹。岸上是森林,有鹿、熊等動物。這亦是阿拉斯加郵輪游的精華,不過為了保護環境,一天只允許兩艘大型郵輪入內,沒有入內許可證的船只能游別的冰川峽灣。看冰川和海洋動物最好在甲板上,不要迷戀所謂陽臺外艙。鄭立他們在整個航程中,一共看到8—9次鯨魚,看到幾百只海獅,有次還看到3條鯨魚噴著高大的水柱,浮在海面上游了約20分鐘。鄭立買的艙位是內艙,他說,有位老太太為了看海洋動物方便而買了帶陽臺的外艙,觀景時站在陽臺,“結果也只看到兩次鯨魚而已”。
從Whittier到安克雷奇有郵輪公司提供的觀光火車,亦是一次出乎預料的奇妙旅行。在這段鐵路線上,只有一列火車運行,火車在遇到大型動物(熊,馬鹿,白頭鷹等)時可隨意停車,到了風景區、瀑布區,列車員還會親自充當講解員帶領游客下車步行旅游一圈。由于5月中游客稀少,整個列車僅有約50名乘客,中途在Portage冰川又下了一大半,不過,列車員仍很熱情,甚至邀請最后剩下的15名乘客到火車頭,一邊看風景,一邊看司機駕駛。
鄭立說,大多數人趕在夏天乘阿拉斯加郵輪。其實,阿拉斯加ketchikan,Juneau, Skagway,Whittier五月中氣溫已在華氏70度左右(攝氏21度),不是很冷了。最便宜的阿拉斯加郵輪線路在五月和九月,游客少,岸上游不擁擠,但當時氣溫并不如人們想象得低。尤其是五月,當地人等了一冬,盼來了最早的游客,對游客的態度很熱情,不但郵輪票便宜,岸上游也比較便宜。
不過相比鄭立選擇的單程北上阿拉斯加郵輪線路而言,從西雅圖出發的往返阿拉斯加郵輪更便宜,而且從紐約往返西雅圖的機票比紐約飛溫哥華、再從安克雷奇飛回紐約便宜400多美元。但是,從西雅圖出發的郵輪到了冰川灣國立公園后就掉頭了,而單程郵輪繼續北上可多游兩個著名海上景點,一個是距Whittier不遠的Prince William 海灣,是個放大版的冰川灣國立公園,另一個College峽灣,則是個縮小版的冰川灣國立公園。
南半球蜜月型郵輪線
推薦線路:皇家加勒比海洋迎風號澳大利亞10日
推薦人:Zzfrankzhan(男)
職業:通信工程師
郵輪旅行經歷:2次
現居住地:河南鄭州
登船港口:悉尼
國內出發交通方式:從香港等地搭乘航班飛悉尼
行程:悉尼——艾爾麗海灘(Airlie Beach)——凱恩斯(Cairns)——道格拉斯港(Port Douglas)——布里斯本(Brisbane)——悉尼,其中有5個航海日全天在海上航行。
費用:船票2400美元(2人);交通費用6500元/人。
Zzfrankzhan是帶著65歲的母親于去年12月搭乘該郵輪線路的,在該條線路上,55歲以上的老者有長者優惠,這不是所有郵輪公司都有的。不過,Zzfrankzhan認為,這條線路最適合的,應該是度蜜月的新婚夫婦。
Zzfrankzhan說,搭乘澳大利亞大堡礁郵輪線路,可以用一種獨特的角度去看悉尼歌劇院、海港大橋,從悉尼航行到外海的路程上,沿港的風光很漂亮,白帆點點,水面清澈,天非常藍。以這樣的美景開始蜜月之旅,應該不錯。
包括悉尼在內,該郵輪線路全線共停靠5個港口,通常都是早晨到港,晚上開船,因此,上岸觀光時,幾乎有一整天的時間供自己支配。
吸引Zzfrankzhan搭乘該條線路的原因之一就是可到大堡礁和惠靈群島。在大堡礁可以玩玻璃底船、半潛水艇、浮潛。新婚夫婦很喜歡到海島度蜜月,搭乘該條郵輪線路,就很有海島度假的感覺。而且,國內旅行團雖然也會帶游客到大堡礁,但有些團只是到離大陸最近的大堡礁的邊緣去觀光,搭乘郵輪時,則可選擇更好的游覽線路,可看到的珊瑚種類、魚類都會多一些,而且隨船有生物學家講授相關知識。惠靈群島是澳洲人很喜歡去度假的地方,均是一些離岸小島,島上有服務設施完善的各類度假酒店,但價格不菲。搭乘郵輪的話,不僅可上島觀光,晚上又可回船上睡覺。漢密爾頓島甚至有自己的停機坪,可以起降飛機,島上可以租電動汽車游玩。
與一些全線僅有一兩日海上巡游時間的線路不同,該條郵輪線路有5個完整的航海日,因此,游客在船上的時間也很充裕,船上的項目,不用趕著去玩,而是真正去享受它。Zzfrankzhan在船上時,早上必定睡個懶覺,吃過早餐后,再去舞蹈課,學華爾茲和集體舞,或者上上健身課,參加一些有趣的游戲,到圖書館翻翻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實在什么都不想做,就在甲板上找個躺椅躺下,吹吹海風。中午又可回艙房休息1個小時,下午去游泳健身,和他人聊天,到劇場看場自己感興趣的電影,花100美元做一個全套的SPA,或者聽聽講座,Zzfrankzhan就在郵輪上聽過一位老先生的有趣講座,他堅稱,澳洲大陸是中國人最先發現的。
如果要選擇這條線路,Zzfrankzhan建議一定要選在11月到次年1月份之間。這個時候是南半球的夏季,甲板上吹著海風非常舒服,所有的景點都和海有關系,下水非常舒適。二三月份后澳洲的昆士蘭州就進入雨季了,下雨的話會對觀光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果搭乘該條線路,要特別注意艙房的選擇。因為郵輪往往是在清晨五六點停靠港口,所以,睡眠比較淺的游客,應該避開選擇靠船頭部分的艙房,因為巨大的船錨收起的時候,噪聲可有些大。
郵輪旅行觀:
郵輪旅行是比較輕松、休閑的一種旅游方式,和暴走旅游感覺完全不一樣,優點是可以很好地休息、放松,缺點是有些景點可能只能蜻蜓點水,不能非常深入地了解。
挪威峽灣之極晝VS極夜
推薦線路:海達路德挪威峽灣線路
推薦人:井楠(男)
職業:行游俱樂部
郵輪旅行經歷:8年
現居住地:北京
登船港口:特隆姆瑟(冬季)或卑爾根(夏季)
國內出發交通方式:冬季從北京搭乘北歐航空經哥本哈根轉機至奧斯陸再飛抵特隆姆瑟;夏季可經哥本哈根直接轉機至卑爾根。
行程:海達路德有眾多挪威峽灣線路,一般會經行的地點包括:希爾科內斯——世界最北部的小鎮哈默菲斯特——特隆姆瑟——斯沃爾韋爾(周邊游)——斯塔姆松——跨越北極圈——特隆赫姆峽灣——黑特拉島——克里斯蒂安松和莫爾德——奧勒松——卑爾根,等等。
費用:8天行程2.5萬左右(包括從國內往返機票、稅費、登船前后各地游覽及住宿)
在海達路德的網站上,是如此介紹挪威峽灣的航程亮點的:從希爾科內斯航行至斯沃爾韋爾,踏上風景如畫的群島,接觸熱情友好的群島居民,感受最真實的挪威沿海生活;在斯沃爾韋爾,住在傳統漁民小屋改建的鄉舍公寓;可兩次穿越北極圈;可從世界最北端的城鎮哈默菲斯特(HAMMERFEST)寄出一張明信片;可在歐洲最北端北角留影;可探秘北極之都特隆姆瑟……不過,井楠告訴我們,夏季、冬季去挪威峽灣,其景色大不相同,夏季峽灣是青山綠水,冬季因為是極夜,可以看到神秘極光,“而且也更安靜”。他喜歡冬季去。
挪威峽灣曾被評定為保存完好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上80%的峽灣在歐洲,而歐洲的峽灣主要在北歐,北歐的峽灣則主要在挪威。從北部的瓦倫格峽灣到南部的奧斯陸峽灣為止,一個接一個,曲折無窮盡。
若是夏季去挪威峽灣,碰上的是極晝,所以更多的時候是在戶外活動,看當地的風土人情。夏季的景致其實也很美,峽灣旁邊都是立崖,細細的瀑布從看不見的崖頂垂下,海鷗或不知名的大鳥突然從游輪后飛來,沿著立崖往天上沖,頸脖拉長的一聲嘶吼,“很有《獅子王》里畫面的感覺”。游客登陸后,可參加釣魚、遠征。
井楠建議,若是天生愛熱鬧的人,選擇挪威、南北極線路要謹慎。這些游輪線路的游客多為年長者,尤其是挪威峽灣線路更明顯,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如果不會自己找樂子,真的會被‘憋死’。”井楠夸張地說。
井楠就是很會找樂子的人,很多游客并不樂意冬天去挪威峽灣,因為冬季是極夜,一天只有4個小時有昏昏沉沉的亮光,就連沿線小鎮的居民都外出度假,不愿與黑夜為伴,但井楠會從中找到很多好玩的,比如在昏暗的光線中玩狗拉雪橇,開雪上摩托,鑿冰抓帝王蟹。有半個胸脯大的帝王蟹,抓到還可飽餐一頓。
事實上,挪威峽灣這條線路是海達路德游輪的根。在挪威,海達路德就是“海上通路”的意思。1983年以前,船運是郵政運輸的唯一方式,海達路德則一直是挪威“最快的航線”,穿行于南北挪威之間,是挪威最具價值的郵政游輪,每艘游輪都擁有自己的郵政所,包括專署郵戳和駐船郵政官員。如今海達路德挪威峽灣線路,便是在這一基礎上發展而來,成為旅游觀光線路的。游輪依然保持傳統,沿著挪威國土停靠眾多港口,游客可在卑爾根、特隆姆瑟等較大的城市、小鎮觀光,這里有許多沿海而建的尖頂木屋,并被刷成五顏六色,很值得一看。
不同于南極、北極線路的船票中已經包含所有陸上觀光費用,挪威峽灣線路,只包含部分陸上觀光費用。不過,根據井楠的經驗,像撈帝王蟹、特隆姆瑟市區游、北角觀光等線路費用一般已經含在船票中,而沿線小鎮大多大同小異,并無必要再自行增加過多自費項目。挪威峽灣線上的餐食是一大亮點,每天都可吃到最新鮮的三文魚,或者剛撈上來的帝王蟹。
從瘋狂顛簸到極致寧靜
推薦線路:海達路德前進號南極線路
推薦人:井楠(男)
職業:行游俱樂部
郵輪旅行經歷:8年
現居住地:北京
登船港口:烏斯懷亞
國內出發交通方式:北京飛法蘭克福,從法蘭克福轉機至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從烏斯懷亞登船。
行程:烏斯懷亞——德雷克海峽——南極洲——德雷克海峽——烏斯懷亞。
費用:9萬起(包括從國內往返機票、稅費、登船前后各地游覽及住宿)
從2003年開始,井楠就開始搭乘郵輪,從麗星郵輪到皇家加勒比、歌詩達……他最喜歡的是海達路德游輪的極地線路。去年年底,他搭乘海達路德前進號去了南極,今年他要去第二次。但他坦言,沒乘游輪去南極之前,與許多游客一樣,很有顧慮。
顧慮不只是在費用,更多的是對行程之安全與舒適性的擔憂。南極航線說起來很簡單,從火地島烏斯懷亞登船,然后經行德雷克海峽,抵達白色的南極大陸,再穿越德雷克海峽,回到烏斯懷亞。陸地登陸點視情況而定,下船可去徒步,線路稍長點的,還可去看企鵝。但是,井楠一行人去南極時,從國內出發,需先從北京乘機至法蘭克福,再從法蘭克福轉機至布宜諾斯艾利斯,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往烏斯懷亞,然后搭乘48小時的游輪穿過德雷克海峽,抵達南極大陸。德雷克海峽處于西風帶,浪高平均15米,因此,這48小時中,游輪一直在風頭浪尖,很多人一直處于暈船狀態。井楠說,許多游客因為對德雷克海峽的恐懼而放棄南極之行,也錯過了這輩子難得的體驗。
井楠他們經行德雷克海峽時,最高浪達17米。暈船厲害的,壓根兒起不來船,就躲在船艙里昏睡了2天;稍微好一點的,就聚在大廳,邊顛簸著邊聊天,“其實也不會太難受”。井楠等不暈船且膽大的,則往身上拴上綁游輪的粗繩一根,纏在腰間,或者腿上,慢慢地走出船艙,站在緊急出口處拍照,拍完了,把繩子往下一個人身上綁,讓他再出去拍。井楠說,若不是綁上繩子,他180來斤一大男人,就被風給吹走了,這種經歷,恐怕也就在南極能碰著了。拍照時,井楠都用連拍模式,“第一張,還很清楚地看到海平面,第二張,十幾米高的浪就掀到眼前了,到第三第四張,照片上全是浪,甲板跟船頭都找不到了,再后來的照片上,海平面看不到了,因為我們的船已經被顛到浪尖了,海平面在船下邊呢。”盡管如此,井楠還是推薦有條件的人搭乘游輪去一趟南極,他說,體驗過后,風浪和暈船,“其實也就那樣,沒有更驚險的了”。“大不了,過西風帶時,在船上睡2天唄。”
之所以如此傾情推薦,是因為過了西風帶之后的感受,“無法用言語表達”。井楠說,只要過了西風帶,通過德雷克海峽,抵達南極大陸,剛剛還瘋狂顛簸的游輪,一下子就平靜下來。游輪的船員此時特別矯情,他們會適時地把馬達關掉,讓四周陷入極致的寧靜中。海面平靜如鏡,游輪隨意滑行,船上的游客也瞬間全部安靜下來,享受那一段時間無可比擬的靜謐。游輪滑行時,船頭緩緩地破開海水的那一聲響都能聽到;有時會突然來一聲悶響,那是撞上冰塊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什么都感覺不出來。”“一切都安靜了。”
所以,不管在西風帶上暈得如何厲害的游客,在南極之行后,都會如同井楠一樣,覺得值得,還想去第二次。只不過在返程再過西風帶前,每個人都拼命先吃飽喝足,早早地窩到船艙去,準備惡睡一場。
如果實在害怕西風帶,可以選擇只經行一次西風帶的南極線路。不過井楠的建議是,西風帶正是南極之旅的特色之一,出發前做好狂暈的準備,真正到了搭乘游輪時,你會發現,其實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更何況在“暈眩”的經歷中,亦會有不一般的收獲。
帶上個大喇叭去北極
推薦線路:海達路德前進號斯匹茨卑爾根北極線路
推薦人:井楠(男)
職業:行游俱樂部
郵輪旅行經歷:8年
現居住地:北京
登船港口:朗伊爾城
國內出發交通方式:北京出發至哥本哈根轉機,前往奧斯陸,再轉至朗伊爾城。
行程:朗伊爾城——冰峽灣——巴倫支鎮——紅孫島(Hornsund)峽灣區——Bjornoya島(熊島)——貝爾灣(Bellsund)——馬格達萊納峽灣(Magdalenefjorden)——Korssfjord峽灣——Forlandssundet地區巡游——SkansbuktaBilefjorden峽灣——朗伊爾城。
費用:7.5—8.8萬元(包括從國內往返機票、稅費、登船前后游覽及住宿)。
北極線路景點也不多,這條線路基本上一直在北極圈內,繞著斯匹茨卑爾根群島轉,船行最南位置也在北緯70度,最北部則到北緯80度左右。一路上會停靠一些小鎮,或者廢棄的海島、礦場地。井楠搭乘游輪上北極已經7次,每次航程約9天時間,不過,他說,北極游輪線路的最大特色是:每次來都不一樣。因為是在極地旅行,游輪停靠哪些港口,完全是視天氣而定,所以每次停靠的點可能完全不同。去年8月他去北極時,停靠了巴倫支鎮,那里有前蘇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個礦場,如今已經半廢棄了,整個小鎮上不到200人,但也正因如此,小鎮保留了前蘇聯當時的面貌,資深旅行者井楠說:“別處找不著這樣的地方。”
北極的峽灣與智利、挪威等地的峽灣很不一樣,不是青山綠水,“全是透徹的白”,井楠說,因透視度高,在極地,純凈的白色都有不一樣的層次,給人感覺很神圣。
我們在采訪時,海達路德以及井楠都跟我們強調,海達路德的大船,不是“郵輪”,而是“游輪”,海達路德的船只并非傳統意義上如歌詩達、皇家加勒比一般的“豪華郵輪”,其船只噸位小,如南、北極線路的前進號只有1.2萬噸,相對“豪華郵輪”動輒成千甚至五六千人的載客量,前進號最完美的乘客人數是200人左右。
正因如此,在北極線前進號游輪上,游客不可能享受皇家加勒比、歌詩達的豪華、便利,船上設施只有為數很少的餐廳(但有最地道的西餐)、不大的健身房(但有最基本最好的設備)、桑拿房、酒吧,別想著去賭博、看百老匯式演出,以井楠的話說,上了前進號的人,其志趣、品味相當,就是圍著一個小圓桌,沒有勁酒,也能聊得很投機。或者躺在甲板的池子里,拿一瓶酒,穿行于冰川中閑聊,“能夠到地球兩端的人不多,可能正因為是在這樣極致的環境、極致的景色中,我們說出來的話也特別真誠,甚至于想的問題也特別‘極致’。”井楠每次去北極,最常想的問題,都是人生與未來,或者說,哲學。
雖然客人不多,但在北極航線上有一特殊“服務團隊”——科考隊。科考隊人員大約10人,其實也是游客,但都是在極地研究方面“道行很深”之人,稱其為科學家是不為過的。每到一個登陸點,他們都會帶著游客下船,講解專業的知識。也許在沒有乘坐這條線路之前,許多人會覺得這恐怕是很專業很無聊的,但正因為游輪上沒有那么多活動“干擾”,旅行者都會非常認真地聽船上的科學講座和船下實地考察時科考隊的解說,“非常有意思,他們很專業,所以可以講得很生動,有人專門講鳥的知識,有人專門講冰川,看到北極熊時,也有人講北極熊。”井楠說,北極之旅,不同于一般的旅行,從北極回來,不只是長見識,也長知識。
在極地搭游輪,還有點探險的感覺。井楠喜歡在極地登山徒步,這是屬于較高探險級別的陸上活動,因為在極地登山,往往是無路可走,你得自己探出條路來。登上頂了,還得找到原路返回,井楠他們一般用一路插紅旗的方式,“否則很可能上去了下不來”。帶著方便食品前行,再帶上一大喇叭和一Ipad,走至一片極美冰川時,躺在冰川上,用喇叭放出許巍的歌,井楠說,這是在北極才有的最好感受。
郵輪旅行觀:
搭乘郵輪旅行,要少一些挑剔,多一些隨意,好好享受就行。再者,包括郵輪旅行在內的所有旅行方式,本身就是消費,不要過于計較錢,因為有時候省錢,就是省了一種感受。
郵輪之環球夢想
因為簽證受限,中國籍游客,要來一次真正意義的環球郵輪旅行,是挺難的。我們的采訪對象、資深郵輪旅行者井楠都說:“不可能。”他稱,他研究過環球郵輪旅行的線路,最想搭乘瑪麗皇后2號,但最終因簽證問題,有些地方,船還沒到,簽證就到期了,“不可能成行”。
我們不妨了解一下瑪麗皇后2號(QM2)。有兩點可見QM2的特殊:一,郵輪的星級不是根據豪華程度及噸位評定,而是根據乘客與服務人員的比例,QM2大致可搭載兩千來人,但船上服務員就有一千多人;二,井楠說,郵輪當中,他只知道QM2的船身是黑色的,以他的話說,一般的郵輪,估計沒資格刷這個色。
2007年的時候,QM2曾進行一趟80日的環球之旅,并且停靠香港。2004年投入服務的QM2郵輪有14層甲板,共有10間餐廳酒吧、9間商店,并且配備賭場、2個劇院,也有水療服務、健身室等,最特別是設有海上天文館。當次的環球世界之旅,從美國邁阿密啟程,經南美洲、大洋洲,到達亞洲,之后再往中東及歐洲。
對環球旅行線路而言,哪怕簽證受限或時間不夠,也可選取其中一段搭乘。譬如當年QM2環球旅行,中國就有夫妻2人花10萬元,搭乘14天行程。
當然,來一次扎扎實實的環球郵輪之旅,其意義更不相同。而且,環球之旅,其實是可以實現的。
2008年5月14日,畢淑敏和兒子蘆淼一起乘坐“和平號”郵輪,從日本橫濱出發,越過印度洋,由東向西經歐洲,抵達格陵蘭島,轉頭駛向美國、巴拿馬,來到太平洋,再向西北航行,經過危地馬拉、加拿大、阿拉斯加,在太平洋行駛9天。中途,畢淑敏為送“和平號”給汶川地震的捐款回國,在歐洲又趕上這艘郵輪繼續航行,而蘆淼則完完整整走完這一環。 114天,52248公里,20個國家,數十個港口,兩人共花費40萬人民幣。
畢淑敏是這么看待郵輪旅行的:旅游,不僅僅指身體在地理空間的變換,更指心靈征程的跋涉,而航海,就是在蔚藍大海和天空之間移動,比起陸地,更充滿了挑戰和未知。
至于海上環球旅行,面對的不只是挑戰與未知,甚至可以說,哪怕撇開經濟因素,它也未必適合推薦給每一個人。
畢淑敏他們比較明智,因為他們是以“過生活”的態度去對待環球郵輪旅行的,聽講座、讀書、寫書,甚至于隨性到后悔沒有帶個鍋上船。郵輪上也會有所謂娛樂,但可想而知,持續一百多天的海上孤寂與渺小感,未必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住的。我甚至覺得,在泰坦尼克號遇難的附近海域,和平號意外出了個漏洞,雖然驚險,恐怕也給某些游客寂寥的心,狠狠地提了下神。
所以,如果不想過得太無聊,環球旅行時你必須懂得學習。“和平號”上有許多學習和互動的活動、講座、沙龍,比如,學英語、繪畫、樂器、跳舞。畢淑敏在100多天的旅行中形成了很好的習慣:上午11點參加英語口語沙龍,下午游泳,3點選擇有興趣的講座,晚上和年輕人一起參加活動。她還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下200萬字的一本書——《畢淑敏母子航海環球旅游記》,如果你真的要搭乘和平號(或者其他郵輪)環球旅行,帶上這本書,會給你一些實際指導。
郵輪假期攻略
#61557;船只
選擇符合自己的郵輪品牌和線路,盡量挑選裝備最先進的船只,而不是瀕臨淘汰的產品。但不一定選擇新船首航,因為新船首航被取消的比例較高,首航船票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發售了,但船只未及時交付,或裝修未完成、設備未到齊的情況時常出現。在首航時也有可能碰到服務人員提供服務不熟練的問題。
#61558;語言
了解所選郵輪的工作語言,尤其了解文字和廣播會不會有中文版本。有些中國游客較少的郵輪不提供這樣的服務。保險的做法是約一個英文較好的人一同上郵輪。
#61559;護照
上郵輪時護照會被收走,直到旅行結束。最好帶上幾份護照復印件,以備不時只需。比如,帶孩子上郵輪兒童中心注冊時,某些郵輪就要求出示家長的護照復印件。
#61583;外幣
國際郵輪一般采用無現金消費系統,使用一張消費卡(通常為客人的房卡),預存一定現金(根據航線長短及艙房等級),作為客人在郵輪上所有消費的付賬卡。開通郵輪卡時,必須提供一張信用卡,如AMEX美國運通卡、MASTER萬事達卡、VISA 維薩卡等,要求是可刷取美金。在下船的前一天,游客會收到船上消費的明細單,確認后刷卡銷賬。
#61584;購物
郵輪上的免稅店及特色商店在行程中有特定營銷計劃,如某些郵輪會在航期頭兩天提供折扣,在不同時間段也會促銷不同類別的商品。所以在郵輪上不要“一站式購物”,也不要習慣性地僅把最后一天當作購物日。
#61585;小費
除非郵輪公司明定小費收費標準并直接入賬,或者干脆明文規定不收小費,在郵輪上接受服務后,一般是需給“小費”的。通常每一航次結束前一天,乘客會收到船方發給的小費信封,一般慣例是每日每位8—10元美金,依客房服務生每日3美元、餐廳領班每日1—2美元、餐桌服務生每日3美元、餐桌助理服務生每日1—2美元等比率分配。在皇家加勒比郵輪航線上,中國客人往往已預付小費,所以不需再將錢放入信封,只須將與四個信封內容相匹配的代表已付小費的紙條,分別放入信封中即可。
如果旅途愉快,建議在信封里放入一封感謝信。
#61563;暈船
郵輪假期的必備素質是抗暈船能力。郵輪在風浪中是以船的中軸線和海平面為軸線晃動,下層內艙最接近這兩個中軸線,所以搖晃幅度最小,不容易暈船。不過,如果不是在船艙睡覺,在大浪到來時最好不要呆在視野狹窄的內艙,而要盡量到視野寬闊的地方,否則容易暈船。
防止暈船的方式有:1、以動制動,做些輕微運動,如打乒乓,此種方法對抗小風浪有效。2、跳到游泳池或旋渦澡池中,水的浮力可使人保持直立,減輕搖動幅度。3、如果浪很大,暈得比較厲害,可到服務臺要暈船藥,船上免費提供的暈船藥效果不錯。也可在上船前買一種套在手腕上的防暈帶,有些郵輪旅行者認為這東西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