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歐洲專利局(EPO)的最高審理機構——擴大申訴委員會頒布了一項新決定。根據該規定,自申請日起,歐洲專利申請人可能有權提交棄權聲明,對申請文件中未予包含的內容進行補正。業內人士認為,歐洲專利及其申請活動將因此受到影響。
眾所周知,EPO在適用《歐洲專利公約》第123條第2款時一直非常謹慎。因此,在一些專利案件中人們會這樣質疑:引入棄權聲明規則,允許對專利申請文件進行補正,是否在實質上違反了公約的前述規定。
早在2004年,擴大申訴委員會就曾經發布一項決定,規定棄權聲明的實質要件:自申請日起,就歐洲專利申請文件提交棄權聲明的,不得違反公約有關規定,其棄權聲明本身或棄權的專利主題,不得構成原專利申請文件(中披露)的基礎。
現在,擴大申訴委員會發布了一項新決定(G2/10)。根據該決定,申請人認為必要時,可以自申請日起,就申請的歐洲專利提交棄權聲明,前提是棄權聲明本身并不包含在專利申請文件中,且棄權的專利主題已經披露在這些申請文件中。
根據該決定,如果棄權聲明未在申請文件中披露,但棄權的專利主題本身在專利申請文件中有所披露,且在提交棄權聲明之后,專利主題繼續包含在權利要求書中,也沒有明示或默示、直接或明確地披露在申請文件中,將被認定為違反了《歐洲專利公約》之禁止添加事項的規定。
對于該決定,擴大申訴委員會解釋說,在判斷留存的專利主題是否已經披露在申請文件中時,應當采用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標準。此外,在做出此種判斷時,需要就全部技術問題進行技術考量和逐案評估,需要考慮該披露在申請文件中的性質及其范圍,考慮棄權專利主題的性質及其范圍,考慮棄權專利主題與棄權后仍然保留在權利要求書中的專利主題之間的關系。
因此,在決定是否接受一項棄權聲明時,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這使得擴大申訴委員會在適用這一決定時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從而因案制宜。現在,公眾感興趣的是,EPO下屬機構在審理專利案件時如何如適用這一新規。
(翻譯 袁仁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