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在建設新農村、推進村級民主建設進程中,堅持“三個一”工程(一張明白卡,一座農民舞臺,一把尺子),數年不輟,解決農村發展、農民生活中的問題,走出了一條適應時代發展的民主之路。
一張明白卡:村民要的就是個清楚
茅箭區陳羅村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三組的村民反映,村里一間公用房的墻被一輛過路車撞壞了,當事人賠償了1500元,組長找人維修了墻,但組長將賠償的1500元拿在自己手里近一個月未交。村民認為應當先把錢上交到村委會然后再按程序使用。村兩委立即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認為盡管組長沒有貪污挪用這1500元,但程序不對,隨即責成組長把1500元上賬,并罰組長200元,隨后通過一張明白卡把這件事公布到各戶。后來,這件事在陳羅村成了典型“案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任傳平說:“老百姓要的就是個清楚,不僅賬要清楚,程序也要清楚。”
在茅箭區,除了村務、財務按照程序和規定時間在公開欄公開以外,所有涉及村民的事務,全部用一張明白卡送到村民手上,形成了墻上公開、手上公開、電話查詢公開一體化。同時,全區還根據實際,實行財務管理“四步法”,即理財小組、紀檢小組先清賬,然后村兩委班子簽字,再在黨員、村民代表大會上公布,最后通過公開欄、明白卡公開。2009年,茅箭區獲得湖北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建設先進單位(區)榮譽。
一座舞臺:讓村民明白事理
怎樣才能讓村民自覺地參與到新農村建設活動中?茅箭區把農村形形色色的生活場景和不良現象搬上舞臺,讓村民從舞臺上對號入座,正確的,學習效仿,發揚光大;錯誤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陳羅村村民任某不贍養父母,鄰居和村兩委干部多次勸說,都無濟于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任傳平想出了一個好辦法。2008年,任傳平在召開村民大會前“加演”了一小段戲劇,即根據任某的家事自編自演的《瞧這一家子》,村民任某羞愧難當。之后,陳羅村誰家發生不贍養老人、打架斗毆的事,村民們就說:“再鬧,任傳平就把你們搬上舞臺。”小舞臺的大作用,讓區委、區政府看到了新亮點。幾年來,區委、區政府一方面先后投資1080多萬元,在每個村建設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開設專門的黨員群眾培訓中心、村民學校,在14個村建設遠程教育網絡,在南部山區實行衛星遠程教育,實現了全區37個村網絡教育無盲點。另一方面,著力擴大舞臺的影響力,號召全區村村搭建小舞臺,文化干部下基層,并從土專家中挖掘人才,讓村民寫自己的故事,演自己的生活。據統計,2008年以來,全區共開辦專場農村文藝匯演36場次,各村組建80多個文藝隊,村民在歡笑和批評聲中受到了教育。
一把尺子:請村民來衡量
為了進一步完善村級民主,茅箭區堅持做好制度這把 “標尺”,并請村民來衡量制度的執行情況。
2011年7月,茅箭區成為十堰市第一個“城鄉低保一體化”試點單位,農村低保標準達到每月112元。為了保證惠民工程真正惠民,區民政部門決定把政策落實成效的衡量尺度交給村民,啟動民主議事決策程序,通過實行“一會兩票”制,即首先由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一起開會商討方案,然后請黨員投建議票,建議票超過2/3后,村民代表投決策票,決策票超過2/3方可實施。
有了這把尺子,群眾心中有了底氣。大到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小到村務公開的規范標準,村民都要拿來“量一量”。姜灣村作為發展中的城中村,面臨很多難題,如土地被征用,村民就業難;補償矛盾多,協調處理難等。而且,隨著土地補償金額的增多,部分村民為了眼前利益,想把錢分光用盡,這將不僅使集體經濟發展受阻,還可能造成其他社會問題的發生。面對這一狀況,村民代表拿出了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尺子”,村民全體投票通過,要求姜灣村實行資產股份制改革,成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依法組成董事會、監事會。同時,為實現富民強村目標,全村800名多村民按照民主決策的方式,利用地理優勢,先后建成了王府井廣場和東明廣場,現在村集體資產已達到1.2億元,所有村民變身為股東。
“尺子”教會了村民依法民主,依法自治,衡量著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中的大小事務,推進了村級民主管理提檔升級。2011年以來,在公開陣地建設上,區級投資130多萬元,一律按公開面積均不低于12平方米的標準新建、擴建了公開長廊(公開墻),11個城中村安裝了5~8平方米的LED電子顯示屏,4個村還專門設置了電子觸摸屏。制訂了《茅箭區村級主職干部管理辦法》《茅箭區村級主職干部崗位奉獻防控暫行辦法》等制度,并根據村民的要求,開展了 “三資”專項清查制度,對城中村、工業園區內的村實行一年一審,對其他村3年一審,使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使用狀況始終處于全程監管,進一步提高了干部為民辦事的責任感和能動性。近年來,茅箭區沒有發生一起村民上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