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擔任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體會和對其他類似村的調查,我認為,農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在工作中,必須走出幾個認識上的誤區,這樣才有利于開展工作。
消除第一書記與村黨支部書記工作職務有主次關系的認識,正確維護兩者的和諧共進關系
第一書記駐村后,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好自己與村黨支部書記的關系。有些第一書記認為,既然所派村為基礎差的村,其村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一定在工作能力上存在缺陷,加之自己是第一書記,理所當然地要主持起村黨支部的日常工作,充當起該村的當家人來。按說,這是較有責任心的想法和做法,但它造成的負面作用是直接影響到村黨支部書記和其他干部的積極性,嚴重的還會形成不團結因素,在村干部和支部黨員中形成“兩個中心”的混亂局面,造成嚴重的后果。
事實上,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復雜而充滿矛盾,原村兩委班子不得力的根由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黨支部書記個人的問題,何況這些問題不是依靠下派干部的一陣激情和沖動能處理好的。要依靠當地群眾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想目標,否則,工作做不好,還會使下派第一書記在精神和身體上受到傷害,所駐村也會陷入一團糟。
根據下派經歷,我認為,農村第一書記與村黨支部書記的關系應該是互相依靠、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內外結合的關系。因為第一書記下村后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一名優秀的當家人,而村黨支部書記需要的則是通過第一書記的指導來提高、完善管理水平,樹立威信。所以,日常管理應該由村黨支部書記出面,第一書記則充當好參謀和掌舵人的角色,全力為村黨支部書記的正常工作撐腰和壯膽。第一書記心中好的建議和想法,可通過與村黨支部書記的緊密結合和相互溝通來變成村黨支部書記的具體言行,共同引導服務全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工作中,第一書記對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堅持依托而不放縱、指導而不專橫、信任而不猜疑的原則,真誠待人,達到兩書記合拍合心的目的。
消除每月在村工作時間越長越好的認識,正確處理工作需要與增加負擔的關系
為了使選派第一書記達到預期目的,很多地方的組織部門對第一書記每月的在村工作時間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么做無非就是要求下派第一書記要沉下身子,真正與當地村民融為一體,同時也是對下派第一書記勤政為民的具體要求。然而,農村工作與機關工作在時間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農村工作不是靠每天按時上班就能體現干部勤政的。
農村遇到重心工作,村干部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農忙時,由于農村干部家里都種有很多責任田,有的還是當地有名的種養大戶,要見村干部只能在其責任田里。這時,作為“客便”的第一書記如果還吃住在村里,無疑對村民和村干部都是個不小的負擔,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處理好有利于工作與減少麻煩的關系。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的觀點是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切實找準兩者的結合點,即工作緊時吃住在村里,不分白天黑夜和雙休節假日;工作少、特別是農忙時節,可適當減少在村時間,但必須保證每周至少進村一次,主要對村干部前段工作進行驗收總結,解決出現的問題,對下段工作進行安排。農忙時還可專門把全體村干部的電話號碼公布在村委會門前,方便村民辦事聯系。
消除單純認為爭取外界投入越大第一書記的工作就越優秀的認識,正確處理好爭取投入與完善管理的關系
很多有下派第一書記的村的干部群眾認為,下派第一書記就是給村里送來了一個增加外界投入的“金菩薩”,村里每年接受外界投入的多少直接體現著第一書記的工作能力,把第一書記的作用等同于聯系該村的駐村干部。實際上,地方黨委向基礎條件較差的村選派第一書記,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通過第一書記,指導規范村級管理,在有條件向村里輸血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提高村里的造血功能。因為下派第一書記的工作時間畢竟有限,更長的路還須該村自己去走。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一些村干部沒有很好地利用外界投入的資金,甚至大肆揮霍第一書記爭取回來的資金。針對這種現象,我在不停地向外爭取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村里的各項管理制度,并且堅持盡量投物不投錢,投項目不投現金的原則。
在這一原則指導下,為全體村民安裝有線電視,維修進村危橋,解決部分貧困戶和失學孩子的實際困難,同時引進優質農作物項目,解決村民的春季購種資金困難和秋季賣糧難。由于平時加強了村里的日常管理特別是村級財務管理,這些引進的項目都沒有流失一分錢,讓外來的投入落到了實處,真正服務全體村民。
消除所在村變化越快越大越好的認識,正確處理改變面貌與急功近利的關系
地方黨委向基礎條件較差的村選派第一書記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徹底改變當地的面貌。然而,任何變化都有一個過程,一些地方第一書記進村后,急于想為村民做幾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于是,緊急上馬各項工程:有的變賣集體財產來籌資疏通渠道、維修校舍,有的立即借錢開工建設村級公路,有的找工程隊墊資修建涵洞泵站。
這些想法和做法無可厚非,但他們往往忽視了工程的前期論證以及村民的正常承受能力,很多地方工程還未完工各種矛盾就出現了,由于村民對分攤的負擔難以承受,加之各項資金一時很難到位,直接導致工程無法完工。有的即使完工,也使村委會陷入了沉重的債務糾紛之中,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形成了“工程搞起來,班子卻垮下去”的不好結局。
為了真正把好事辦好,第一書記進村后,一定要正確處理好改變村里面貌和急功近利的關系。每一項工程上馬前都必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以得到大多數村民的理解支持,同時搞好工程前期論證和預算,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才能開工建設。在工程建設中,要選出村民代表進行民主化監督,確保工程建設一舉成功,不留任何后遺癥,真正樹立起村干部一心為民的良好形象。工程建設必須遵循這一原則,調整村級領導班子等工作同樣要遵循這一原則。
第一書記在工作中必須沉得住氣,本著廣泛聯系群眾的原則開展工作,真正把大事的決定權交給全體村民,依靠群眾的力量把各種準備工作做到位。這樣,很多目標才能水到渠成,順利實現。
后記:作者系湖北省江陵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干部,曾于2005年以電視臺新聞部主任的身份被下派到該縣白馬寺鎮陶咀村黨支部出任第一書記。3年來,通過自己的創新工作,促進了該村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改變了面貌,使該村成為當地下派第一書記工作的先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