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首部《嬰幼兒服裝》標準實施推廣已近三年,然而,人們對標準的認知卻令人堪憂,不合格產品仍在市場大量存在,嬰幼兒受侵害的隱患仍然存在。通過市場調查、分析,只有全面提高國民的健康安全意識,普及國家標準知識,齊抓共管,才能真正凈化嬰幼兒服裝服飾市場。
[關鍵詞]嬰幼兒服裝標準 健康安全意識
嬰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身體各項機能發育不完善,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抵抗力很弱,因而也是人最脆弱的時期,對與人體密切接觸的服裝安全健康隱患,更易受到侵害,并且很多潛在的傷害是不可預見的。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歐洲“生態紡織品服裝”理念的影響,嬰幼兒服裝是否安全健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我國于2008年10月1日首次正式推廣實施《嬰幼兒服裝》標準,這不僅是對我國服裝產品質量標準的完善,更是對嬰幼兒這一特殊人群的強制性保護措施。
標準實施以來,對規范嬰幼兒服裝、服飾的生產銷售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許多大中型嬰幼兒服裝生產企業,針對標準加強自身產品技術質量管理,穩定品牌聲譽,高品質、高質量的產品在市場中不斷涌現。孕嬰專賣店也在近幾年迅猛發展,為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空間。
為了解嬰幼兒服裝質量標準執行情況,筆者調查了當地的市場。調查表明,各孕嬰專賣店及高檔大中型商場中的嬰幼兒服裝及服飾的品牌基本固定,新上市的產品基本執行FZ/T81014—2008或 FZ/T73025—2006標準,安全檢測標準為:GB18401—2003,安全技術類別也均為A類,均標注不可干洗提示;積壓產品則執行的是:FZ/T62009-2003標準,符合國標要求,產品的質量能得到保證。而對于其他類型商場,如人防商場、外貿商場,一些批發市場等,產品的品牌交雜,良莠不齊,吊牌仍存在大量不符合標準以次充好的服裝,甚至沒有任何證明產品質量的標志,嬰幼兒受侵害的隱患仍然存在。而且比較而言,大型商場與專賣店的銷量不如后者,對于《嬰幼兒服裝》標準已經實施將近三年的時間,這種現象著實讓人堪憂。
一、筆者通過對經銷商、銷售人員、消費者及一些小型企業等部門的調查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消費者的個體安全意識差別、經濟能力有限是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存在的主要因素。幾乎被調查者都不知道《嬰幼兒服裝》標準的事情,也不懂得如何判斷服裝是否達合格,大多數人認為只要是純棉的就行,其中25%的人認同大品牌的產品質量,并有簡單的鑒別質量的知識,如純棉織物、色澤不能太艷麗、有無刺激異味等,而對于是否能夠干洗、領口要求、外露繩帶的長度要求等這些強制執行標準的內容卻無人知曉。
通過對被調查人群的學歷、年齡、性別等分析,高學歷、年輕的女性對服裝的安全健康性意識較強,對產品質量具有一定的鑒別能力,而相對低學歷、上年紀的女性安全健康意識相對較弱,對產品的質量判斷僅限于是否為純棉及有無刺激異味的認識層面。而被調查的男性則幾乎無這方面的意識與知識,他們判斷產品的質量僅限于價格的高低。
2.商場管理部門:一些商場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對參雜銷售不合格產品的現象視而不見,基本持民不舉官不究的態度。接受調查的人員也不了解新標準的情況。
3.所有別調查的經銷商與銷售人員,均稱自己所經營的產品為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產品,經正規渠道進貨,不知道有《嬰幼兒服裝》標準之事,而且認為標準只與廠家和質監部門有關。事實證明經銷商在確定選擇經營的商品時,只重視服裝的外觀效果、經濟利益、是否有銷售市場。
4.一些小型企業責任心不強。為減少成本,選用不符合標準的低廉面料,片面追求經濟利用,逃避質檢部門的檢驗。另一方面市場也的確存在對價格低廉,款式美觀而不注重健康安全的產品的需要。
所有被調查的對象均認為,不合格產品的出現,責任在于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和質監部門檢驗不嚴格。而筆者認為,職能部門不作為的現象畢竟是少數,關鍵在于對不合格產品的危害性及新標準內容的宣傳力度上遠遠不夠。只有全民的健康安全意識全面提高,切斷不合格產品的終端需求,經銷商才能從環保、安全健康的角度選擇經營的商品,而企業也就能夠自覺遵照國家標準來執行產品的生產。
二、如何加大宣傳力度,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宣傳國家《嬰幼兒服裝》標準的知識,及不合格產品對嬰幼兒的危害,推廣選擇嬰幼兒服裝的技巧:
1.發揮多方力量,加大對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宣傳力度,提高消費者健康安全意識。一方面可以調動街道、社區力量,通過社區宣傳欄、社區報、向準孕夫婦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大力宣傳。另一方面鼓勵孕嬰學校(包括孕嬰網站)在介紹孕嬰知識時,介紹相關內容。此外,人們對醫院的建議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因而可以嘗試在醫院的兒科、皮膚科的宣傳欄中宣傳不合格嬰幼兒服裝服飾的危害,及必要的服裝選擇技巧。再者,鼓勵各大知名嬰幼兒服裝公司,將部分廣告費用作宣傳此類知識。
2.加強服裝經銷企業相關人員必要質量意識與標準政策法規了解
通過對經銷人員進行《嬰幼兒服裝》標準知識的培訓,使他們了解標準的內容,真正認識到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主動經營合格產品,并能從專業的角度向消費者介紹產品,從而讓消費者能了解標準的內容,及不合格產品對嬰幼兒的危害,掌握選擇嬰幼兒服裝的技巧。
3.各監管、質檢部門在加大對生產、流通領域嬰幼兒服裝質量的監管力度的同時,與新聞媒體聯合,及時公布不合格產品的名稱,及其存在的健康安全隱患。加大對違規廠家、經銷商及其所在商場的懲罰力度,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監督檢舉,讓不合格產品無藏身之處,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4.嚴格管理服裝生產企業。服裝生產企業的管理者與技術人員必須通過標準培訓,提高質量意識與社會責任感,方有資格進行生產。堅決杜絕偽劣產品投入市場。
總之,只有全面提高國民的健康安全意識,普及國家標準知識,齊抓共管,才能真正凈化嬰幼兒服裝服飾生產銷售市場,也才能真正使嬰幼兒這一特殊人群穿出安全、穿出健康。
參考文獻:
[1]《服裝工業常用標準匯編》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