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炭企業是資源依賴型企業,要經歷投產、穩產、衰退和關閉的生命周期,因此,煤炭企業應早開始實施漸進式的產業轉型,拉長煤炭產業價值鏈,選準替代產業來接續煤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保障資源枯竭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資源枯竭煤炭企業 產業轉型 模式
煤炭企業的生產對象是地下煤炭資源,地下煤炭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煤炭企業所擁有煤炭資源最終都將面臨資源枯竭,要實現資源枯竭煤炭企業持續發展,只有進行產業轉型。胡錦濤同志指出:“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這為我國資源枯竭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的產業轉型,關系到國有大中型煤炭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的產業轉型模式選擇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產業轉型是資源枯竭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產業轉型是指將資本、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從衰退的煤炭產業向其他產業轉移的過程,它的實質在于逐漸擺脫對煤炭資源的依賴,通過產業轉型,培育出優勢產業項目,形成多元化支柱產業,實現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是一個煤炭資源大國,我國大多數大中型國有煤炭企業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多數煤礦都進入了中晚期,煤炭企業在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重要能源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因資源枯竭也引發了大量的社會和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崗人員多,再就業壓力大,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生態與環境問題突出;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等。煤炭企業的產業轉型無論是從資源的經濟性上,還是對于環境保護,甚至解決再就業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在煤炭企業發展的中晚期,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及早規劃,通過產業轉型尋找新的利潤空間以求得生存發展,是資源枯竭煤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的必然選擇。
二、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的產業轉型模式
產業轉型模式的選擇必須從實際出發,依托現有煤炭產業的優勢,結合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的發展階段,選擇有利于形成競爭優勢的多元化產業轉型模式。
1.煤炭主導產業延伸模式
在煤炭企業發展的中期,充分發揮煤炭企業人才技術的動態比較優勢,確立適合煤炭企業的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煤炭加工業,建立起煤炭資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產業群,利用煤炭資源優勢,向上、下游相關產業或支持產業延伸,建立起新的煤電運、煤化工,煤建材等產業鏈,延伸產業主要有電力、建材、煤化工、煤矸石利用等,形成新的利潤來源。這種方式在轉型的初期能夠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煤炭資源,同時上下游產業在生產、管理、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優先發展在同行業中具有相對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前景好、投資回報率高的煤炭資源深加工利用的產業,可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同時以培育和發展循環經濟為方向,延伸煤炭加工產業鏈,發展高附加值的關聯項目。
德國魯爾重視煤炭生產及就地加工,延長產業鏈,促進經濟綜合發展,以煤炭為原料發展化工,產品之多和技術之精湛聞名于世。隨著產業鏈的延伸,下游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培育起一批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聯系的企業集群,大量生產經營相關聯的企業集聚所帶來的專業化生產、低生產成本、低交易費用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將迅速膨脹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從競爭的角度來看,產業鏈實質上是一條價值鏈,煤炭企業在這一價值鏈的源頭已經擁有資源的優勢,加上產業聚集帶來的聚集經濟,使得這一價值鏈具有競爭優勢。
2.新產業的接替發展模式
這是最徹底的產業轉型,即利用煤炭資源開發所積累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在原有產業之外發展新的產業,使原有產業的比重相對下降,建立起基本不依賴原有煤炭資源的全新產業群,通過產業替代,實現資源重組,有利于資源從衰退的煤炭產業流向新興產業。
在資源即將枯竭的煤炭企業,轉變原來以采煤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加快新產業的接替和發展。法國洛林地區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重點發展核電、計算機、激光、電子、生物制藥、環保機械和汽車制造等,大力提高機械、化工等產業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制訂優惠政策,吸引外資,使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與國際接軌。洛林經濟轉型花了30多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大成效,2000年就出現了汽車、電子、塑料加工3個重要轉型產業。要實現高起點轉型,應摒棄傳統煤炭產業剛性束縛,根據市場需求,瞄準高技術和復合技術產業,在產業轉型時注重傳統產業向高技術產業或高附加值產業的轉變,進行高起點的轉型。這不僅為煤炭企業自身創造新的優勢和利潤增長空間,同時也帶動企業所在區域經濟的技術發展。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就在于依靠高新技術和技術創新。技術資源是保證煤炭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因素之一,國有煤礦基礎好,隊伍硬,企業內部儲存著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這些人員專業門類齊全,專業技能素質高,不僅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而且接受新事物快,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寶貴財富,一方面利用高新技術對煤炭產業進行改造,通過產業鏈條的擴展,提高產品附加值與技術含量,從而發揮整個產業群體集約化生產的效應;另一方面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大力扶持發展一些具有特色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替代產業群,進行產業替代,增強企業競爭力。
隨著資源加工產業群的建立和發展,企業間的技術外溢和乘數效應日益加強,為高新技術替代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礦區要利用這一條件,推動不依賴煤炭資源的新產業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國內外重大技術創新和技術創新群的出現所帶來的新的投資機會,進行產業升級和產業替代,逐漸降低對煤炭資源的依賴程度。
3.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模式
煤炭企業由于其生產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相當嚴重的損害。除具有一般性工業企業的污染外,還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土地塌陷、煤炭的伴生物煤矸石廢渣成山、水資源破壞等。因此,資源枯竭的煤炭企業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必須選擇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選擇不污染環境的旅游、種植養殖、服務業等綠色產業。
法國的洛林地區,把煤炭轉型同國土整治結合起來,成立國土整治部門,負責處理老礦區遺留下來的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礦山閉坑后迅速抹掉老礦區的痕跡,建居民區、娛樂中心、栽樹、種草等,今日的洛林已成為景色秀麗、吸引外資最主要的地區。德國魯爾地區為治理環境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制定了綠色空間計劃,在廢棄的煤矸石山培土、植樹、鋪草,塌陷土地和礦井辟成湖泊療養地,在此基礎上全區建起了300多個公園。
我國煤炭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隨著煤炭資源枯竭,在選擇新產業時既要改善生態環境,又要將失業勞動力的再就業作為重要目標,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把經濟發展、結構調整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水利、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建立農、林、漁、牧、游的“大農業”和“大生態”系統。
一是開發農業資源,對于能復墾的煤炭塌陷區域選擇種植附加值高的生態農作物,大力開發生態型的特色農產品,培育農產品開發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提升,實現農業產業化,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是發展水域資源,在不能復墾的大面積煤炭塌陷區域進行漁業養殖,營造良好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并發展水上旅游和水上體閑產業。
三是開發旅游產業,煤炭企業可以地質生態和人文歷史為特色,開展生態旅游等旅游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獲取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的雙重效益。
4.發展第三產業模式
煤炭資源是煤炭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其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當企業所擁有的煤炭資源逐步枯竭時企業必須重新定位,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發展物流、建筑施工、房地產、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再發展。煤炭企業的產業轉型有一個先決的優越條件就是擁有強大的自主品牌優勢,在企業產業轉型階段要科學地利用品牌資源,將品牌的文化力、承載力有機地轉嫁到第三產業上,不僅達到可以綜合利用資源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煤炭企業的品牌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迅速獲得一席之地。
煤炭企業隨著煤炭資源的開采進入中后期,必然造成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在產業轉型時應選擇那些前景廣闊、能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就業吸納能力強的第三產業,切實解決工人再就業的問題。在第三產業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的就業吸納彈性最高,增加就業的潛力最大;交通運輸、物流倉儲,社會服務業的就業吸納彈性比較高,增加就業的潛力也較大。這說明第三產業中房地產和建筑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物流業、社會服務業的發展對于煤炭企業的就業增長具有較大的潛力,應成為未來煤炭企業產業轉型的發展重點。 煤炭企業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社會品牌,所以煤炭企業的產業轉型要在品牌上下功夫,不僅要抓住品牌發展的契機推動產業結構的規模化擴張,更要通過多元化發展有效提升煤炭企業品牌的含金量,提升轉型后企業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煤炭企業經過長期的經營,往往積累和維系了良好的外部聯系,與地方政府的良好關系;與相關利益者如供應商、銷售商、交通運輸部門等的合作關系; 衰退煤炭企業可利用關系優勢發展商業服務業、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發展房地產、建筑、物流及社會服務等,現在城市征地價格昂貴,而國有煤礦占地面積大,可利用的廢棄土地面積也大,無償的土地資源優勢為房地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建筑施工方面,國有大型煤礦在產業轉型時可整和資源重組成立工程建筑公司,發揮技術、資質、品牌優勢,積極承攬大型基建工程,并且進軍隧道、地鐵、橋梁、道路、山體爆破等建筑工程,為煤炭企業的建筑隊伍和部分礦井的人員分流轉產開辟新渠道,同時實施名牌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地域和交通優勢的煤炭資源衰竭企業轉型時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用現代流通帶動現代生產,將物流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資源枯竭煤炭企業轉型方式多種多樣,我國資源枯竭煤炭企業數目眾多,分布廣泛,自然條件、區位條件、資源條件等差異很大,各資源枯竭煤炭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科學的實施,進而構建資源枯竭煤炭企業和諧發展的產業成長與產業轉型的新模式,形成資源枯竭煤炭企業產業轉型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