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世紀網絡的猛速發展,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也從零到現在的無數可計,在這巨大的發展之中,網吧不可置否的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的發展有利必有弊,做為矛盾承載體的網吧也不例外。雖然相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搞網吧市場治理,但往往很難保持長久之效,如何讓網吧監管走出尷尬境地,更好地引導網吧行業健康發展,這是一個棘手的也是值得共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 網吧監管 五老義務 未成年 綠色上網
中國互聯網的啟蒙和普及都是從網吧開始,網吧這短短十幾年的歷史中,有高潮也有低谷,網吧出現的惡性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媒體聚焦的熱點。相關多個部門出臺各種整頓措施也是層出不窮。網吧問題之所以成為近年來一直關注的熱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網吧屢屢出事,禍及青少年,多頭管理,卻沒有一個部門能真正管好。缺乏一個長效的監管機制,由于網吧性質的特殊復雜,牽涉的部門較多,突擊執法始終無法使網吧步入一個良性發展軌道。
除了相關部門執法力量之外,有人認為社會力量更有優勢而且收效快,保持久。很多地方的社區建立“五老義務監督員”隊伍,深入網吧進行巡查,幫教未成年戒除網癮,聯合社區組織開展科普宣傳和健康的文化娛樂等活動,也受到家長們的歡迎。
但是義務監督員真的能將網吧監管常態化嗎?未然,首先大部分的監督員都是老年人,由于電腦不通,很少有人能正確判定進未成年人上網所瀏覽網頁內容是否健康,參與的網吧運營是否合法,所玩網絡游戲是否符和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其次這些監督員并沒有執法權,沒有權利檢查上網人員身份,他們除了勸阻和舉報之外無法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更無法干涉網吧業主接收未成年人的經營行為。因此網吧義務監督員同樣存在著困境。
要想真正杜絕未成年人的進入網吧所引起不良影響,就要加強網吧自身的行業自律,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綠色上網環境。
首先強化網吧自律機制,對網吧實行分級管理。通過對經營性網吧進行定期評議,按照評出的A、B、C三個等級實行級別動態跟蹤管理,促進網吧不斷提檔升級。首期A、B、C三個等級的評定,將由文化執法部門,依據評定標準,結合對網吧的日常執法情況,對所有城區網吧綜合評審后,公開公布。網吧分級管理制堅持獎懲兌現的原則。A級網吧若在一年內無接納未成年人和其他嚴重違規行為發生的,年終評為先進單位并在新聞媒體公布;同時依據其信用等級,在日常稽查管理中對A級網吧每月檢查2次以上,對B、C級網吧則分別每月檢查4次以上和每周檢查2次以上,出現違規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網吧分級管理制還實行優升劣降的管理辦法。B級網吧在一年內無接納未成年人和其他嚴重違規行為發生且達到A級標準的,經綜合評定,晉升為A級并在新聞媒體公布;C級網吧在一年內無接納未成年人和其他嚴重違規行為發生且達到B級或A級標準的,經綜合評定,晉升為B級或A級并在新聞媒體公布;A級、B級網吧在一年內出現接納未成年人和其他嚴重違規行為的,則相應降為B、C級并在新聞媒體公布。年底將把網吧分級管理等級評定結果,作為申報\"文明網吧\"的重要依據,優先評比表彰。
其次堅持“倒扣分”管理制度。按照網吧經營管理的有關規定,對每個網吧每年設定基本分100分,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的網吧,除依法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外,還對不按規定設置有關標識、擅自變更經營事項、接納未成年人上網、超時營業、安全防范措施不力等七項違規行為采取倒扣分措施。對一年內累計扣分達到50分以上的網吧,分別給予停業整頓半個月至兩個月不等的處罰,直至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一年內倒扣分累計達到100分的網吧,該網吧及其經營管理人員將被列入文化市場管理“黑名單”,有關從業人員永遠不得參與本轄區文化市場的經營。
通過這種自律方式管理加強網吧競爭力,淘汰惡性網吧,讓網吧業主自主的拒絕未成年人上網,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的上網環境。
網吧杜絕未成年人上網,不是讓青少年告別網絡,對其望而卻步。畢竟網絡知識更加廣闊,老師和家長也應該正面引導青少年利用網絡,充分利用好學校、社區、家庭的網絡資源,滿足未成年人上網的需要。如在節假日規定免費向青少年開放一定的時間段,鼓勵青少年為網吧做義務網管,一方面讓青少年得到鍛煉,另一方面也讓守法經營的網吧業主盡一點社會責任;可以組織青少年正確上網教育講座;開展健康文明上網征文比賽;組織中學生觀看《網絡少年》等網絡教育電影。讓青少年進一步認識到了迷戀網絡的危害和養成正確上網思想觀念。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班主任會議、年級組長會議、學生大會給學生講清上網的利與弊,教育學生以正確的心態和方式上網,抵制網絡中不健康內容對自己的侵害,真正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加強對自己學習方法的指導、心理咨詢、智力開發訓練、解題指導等,使自己能夠在信息時代健康地成長。
我們不能因為有與網吧有關的惡性事件的發生就咎罪于所有網吧,更不能將它排斥于正當服務場所之外,使網吧一詞在青少年的腦海里就是一個充滿惡意的去處。與其徒增朦朧感和神秘感,不如使之逐步有條件的對青少年開放,這也是網絡資源的一種整合與利用。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關鍵在于家長、學校和社會日常對他們的教導,應該讓他們了解到一個真、善、美、假、丑、惡并存的社會,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如何避免和防衛那些負面的現象。假如我們把所有的壞現象都剔除于青少年生活之外,為他們創造一個虛假的美好生活,那反而是害了他們,放松了他們對丑惡現象的預防心理。試問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又如何去面對現如今激烈、殘酷的現實?
這也許才是我們管理網吧的真正目的,監管是為了自由。網吧之所以出現一管就死的現象,關鍵在于管理者的思維趨向,監管不僅僅是為了監管,比如出了事情才監管,進行突擊式、非常規化的監管,這恐非長久之計。老子有云:治大國如烹小鮮,無為即有為的治國思維其實是貫穿市場經濟始終的,而做為管理者或者執法者更應該明白各中的道理和利害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