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業結構直接影響著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量,而任何現有的產業結構又是由過去的產業投資結構塑造而成的。本文研究了寧波產業結構現狀,運用多元回歸方法對寧波市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認為寧波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發展跟不上第二產業的發展步驟,第一產業的保障作用下降的結論,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產業結構 經濟發展 多元回歸分析
一、引言
產業結構作為以往經濟增長的結果和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發達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實踐證明,一個地區能否保持經濟良性增長的關鍵在于該地區產業結構的戰略框架以及效果。事實上,產業結構的發展是一個階段性的遞進的過程,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就必須研究各產業之間的關系及影響產業結構的各種因素。因此說,地區要經濟的增長,以及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關鍵在于調整和優化該地區的產業結構。
二、多元回歸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為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問題,在分析社會經濟問題時必須考慮許多經濟指標,這些指標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本文研究對象的各種特征。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指標間又存在信息的重疊,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如果將這些指標直接歸納分析不僅繁復、難以取舍,而且可能因為多重共線性而無法得出正確結論。多元回歸分析是研究多個變量之間關系的回歸分析方法,按因變量和自變量的數量對應關系可劃分為一個因變量對多個自變量的回歸分析(簡稱為“一對多”回歸、分析)及多個因變量對多個自變量的回歸分析(簡稱為“多對多”回歸分析)。雖然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沒有嚴格的、確定性的函數關系,但可以設法找出最能代表它們之間關系的數學表達形式。在進行因素分析時,多元回歸分析可以在對于共同影響一個變量的許多變量(因素)之間,找出哪些是重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這些因素之間又有什么關系等。
三、寧波市產業結構的多元回歸模型
1.模型設定
本文擬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寧波市的產業結構進行分析。從三大產業與地區生產總值關系入手,建立了各年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與各產業產值增長率之間的線性回歸模型?;貧w模型為:Y=β0+β1X1+β2X3+β3X3
其中,Y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X1、X2、X3分別為第一、二、三產業的產值增長率,β0為經濟制度等其他因素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的影響。
2.數據搜集
搜集了《寧波統計公報》1997年~2009年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以及三大產業各年的產值增長率。
四、回歸模型的分析
1. SPSS軟件分析
經SPSS18軟件分析,輸出結果如下表。經SPSS軟件分析可以得到:
(1)回歸方程為:Y=0.133+0.0.537X2+0.404X3
(2)擬合優度檢驗。復相關系數R=0.995,R2=0.991,R2較接近1,由決定系數看回歸方程彌合度較好。
(3)顯著性檢驗。由方差分析表可知,F=545.824,α=0.000,表明回歸方程高度顯著,說明X1、X2、X3整體上對于Y由高度顯著的線性影響。
如表1所示,模型匯總表格中給出了關于模型的擬合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調整R2為0.995,大于模型1的調整R方值0.513,說明模型可以解釋的變異占總變異的比例越來越大,引入方程的變量第三產業增長率有一定效果。
表2所示,ANOVA表格給出了回歸擬合過程中每一步方差分析結果。圖中用斜體表示的內容是模型的回歸平方和和殘差平方和,其中回歸平方和遠大于殘差平方和,說明線性模型解釋了總平方和中的絕大部分,擬合效果很好。模型中的p值表明,當回歸方程中包含了不同自變量時,其顯著性概率值遠小于0.05,所以可以顯著地拒絕總體回歸系數為0的原假設。
如表3所示,系數表格給出了所有模型的回歸系數估計值,根據模型建立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133.458+0.774*第二產業產值增長率+0.200*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
自變量第二產業產值增長率的系數大于0,說明隨著第二產業產值增長率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也提高;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的系數也大于0,說明隨著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也提高。T檢驗中,第二產業產值增長率,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和常數的P值小于0.05,具有顯著意義。因此方程變成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0.133458+0.774*第二產業產值增長率+0.200*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
兩個自變量的膨脹因子VIF分別為1.335和1.335小于5,說明模型中的兩個變量之間共線性很小,進一步認證了預測的可信度。
五、結論及對策
經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寧波市的各產業產值中,第二產業產值增長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作用最大,這反映出寧波市的經濟增長還主要依靠第二,三產業,尤其是第二產業。這實際上反映了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但作為第一產業的主體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基礎和保障作用,必須保證其穩定發展,增加對農業的投資總量。而第三產業作為國家近些年大力發展的產業來看,寧波市做的還遠遠不夠。
結合數據的 分析和寧波市的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第一,寧波已經在逐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從而優化產業結構,臨港工業加大科研開發投入,進一步完成有技術附加值的深加工,保持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資源消耗小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加強城市規劃,合理穩定的保持經濟持續增長。
第二,加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力。就必須立足于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開展跨國經營。
第三,同時積極進行核心技術的開發與研制,增強產品的競爭力。要發揮寧波中小企業眾多.加工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鼓勵中小企業為跨國公司提供生產配套,促進產業集聚,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產業成長環境。
第四,作為基礎產業,農業必須加快農業體制的改革,提高投資效率。政府應積極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制定明確的投資目標,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支持發展附加價值較高的農產品精深加工行業。對于投資數額大、投資回收期較長、其他投資主體不愿承擔的農業發展項目,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
參考文獻:
[1]《寧波統計公報》
[2]熊關.寧波市三大產業結構演變歷史研究.新西部(下半期)NEW WEST,2007年第8期
[3]劉劍鋒.外商直接投資與寧波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實證研究.企業經濟,2009年第9期
[4]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in the Eastern Caribbean Currency Onion [J].Journal of Eastern .Caribbean Studies Vol.32.No.3.September 2007 .pp.23-49
[5]張莉, 張洪.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對1985~2008年數據的實證分析
[6]王天宇.沿海發達地區農地流轉重點農戶意愿實證分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1月
[7]虞斌.浙江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動態分析.財經論叢,2010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