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地域分割的角度,根據小島清的投資貿易互補理論,分析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的外商直接投資對機電產品的出口貿易規模以及出口結構的影響。通過比較與實證檢驗,分析FDI對兩大經濟圈在機電產品出口規模和結構發展影響作用的異同點。
[關鍵詞]長三角 珠三角 外商直接投資 機電產品 出口
長三角、珠三角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受益者,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兩地已然形成了兩大經濟圈,成為主宰我國經濟的動向的領頭羊。2000年以來,兩地實際利用外資額占據全國90%以上,兩地出口占據全國出口總額的40%以上。2009年長三角、珠三角兩地機電產品分別占據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的64%和71%,作為兩地出口主要構成商品,根據SITC分類標準,機電產品出口額可以作為衡量兩地貿易結構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比重的高低、進而考察兩地出口貿易結構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文基于小島清的投資貿易互補理論,結合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學者大量的理論衍生和實證結果,從地域分割的角度來研究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FDI對出口貿易規模的增長以及貿易結構優化的影響。
一、長三角、珠三角兩地機電產品出口貿易情況分析
兩地機電產品出口貿易無論是從總體規模還是外資企業的角度考量,都呈不斷發展的趨勢,其中長三角尤其明顯,2005年長三角的機電產品出口與外資機電產品出口雙雙超越珠三角。兩地的機電產品占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也呈快速上升趨勢(EXJ/EXM)。珠三角EXJ/EXM指標額在2000年之后發展勢如破竹,1999年超越50%,2001年突破60%,2005年突破70%,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點71.96%;長三角在2003年、2004年連續突破50%、60%,并在之后的6年中指標額一直保持60%以上的水平微幅增長。機電產品在兩地的出口商品結構中占據了較大份額,是拉動兩地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長的主力軍。
指標EXJf/EXJ代表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額與該地區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比例。由該指標可以判斷外資企業對于該地區的機電產品出口的貢獻率,進而可以推測外資對當地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以及工業制成品出口的貢獻率。兩地EXJf/EXJ指標的發展與前一個指標并不一致:長三角的外資機電產品出口比重要大于珠三角,且發展較為迅速,2002年突破70%,2007年、2008年相繼突破80%、90%,2009年為歷史最高點達到93.32%;相比之下,珠三角的機電產品比重發展趨勢較為平緩,總體比重在65%左右浮動。總體來說,長三角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在不斷上升,長三角機電產品出口總額中,外資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而珠三角的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占機電出口總比重較為穩定。長三角地區的外資出口傾向大于珠三角,長三角FDI對于機電產品出口的增長以及出口結構的優化貢獻較大。珠三角外資出口結構中,機電產品雖占據較大比例,但并非全盤皆是,從另一個側面可以反映出,兩地出口貿易結構還是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珠三角外資企業出口結構更為多元化,而長三角外資企業出口結構相對單一。
二、長三角、珠三角FDI與機電產品出口實證分析
考慮到時滯問題,以及變量的平穩性,本文選取、
分別代表機電產品出口額、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額,作為解釋變量。以 為被解釋變量, 構造機電產品出口與FDI的模型。同時,設機電產品出口與出口總額的比重為,設外資機電產品出口額與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以 、 為解釋變量,為被解釋變量構造出口結構模型。
機電產品出口總額與外商直接投資關系模型:
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總額與外商直接投資關系模型:
機電產品出口結構與外商直接投資關系模型
(機電電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
各變量與外資存量的相關系數均較高。說明外商直接投資的長期效益對于機電產品出口的規模以及結構的影響作用比較大。經過ADF單位根檢驗,各變量原序列均不平穩,差分之后為平穩序列,可進行下一步回歸分析。
珠三角機電產品出口與FDI回歸方程如下:(方程1)
LNEXJ = -12.3559 + 1.7243*LNFDIC(-1)
(-7.3862) (16.9976)
R2=0.9569ADR2=0.9536F-statistic=288.9197
珠三角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與FDI回歸方程如下:(方程2)
LNEXJF = -14.2381 + 1.8138 *LNFDIC(-1)
(-7.0793) (14.8714)
R2=0.9444ADR2=0.9402F-statistic=221.1588
長三角機電產品出口與FDI回歸方程如下:(方程3)
LNEXJ = -17.13251 + 1.9911*LNFDIC(-1)
(-10.1535)(9.6128)
R2=0.9697ADR2=0.9672F-statistic=384.6649
長三角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與FDI回歸方程如下:(方程4)
LNEXJF = -20.5856+ 2.1822*LNFDIC(-1)
(-11.9032) (20.9731)
R2=.9734ADR2=0.9712F-statistic=439.8741
方程1、2、3、4的調整擬合優度分別為0.95、0.94、0.96、0.97,變量對方程的解釋程度較高。方程自由度均為12,各方程F值均大于FO.O1(1,12)=10.04,說明以上方程總體線性關系在99%水平下顯著成立,方程解釋度較高。方程解釋變量LNFDIC的t值均大于
tO.O1=2.68,變量99%水平下顯著成立,可以用來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
方程1、3的自變量系數為1.72、1.99,該值反映截至上一年實際利用外資存量分別對于兩地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程度。說明珠三角地區FDI存量對于機電產品的出口彈性分別為1.72,即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額,便能拉動1.72個單位的機電產品的出口。長三角出口彈性略高于珠三角,每增加一單位的FDI累計額能拉動1.99個單位。
方程2、4的自變量系數為1.8138、2.1822,該系數代表截至上一年實際利用外資存量對于兩地外資機電產品出口的彈性系數。經濟意義可解釋為每增加一單位的外商直接投資存量,就能分別帶動珠三角1.81個單位、長三角2.18個單位的外資企業機電產品的出口。
珠三角機電產品出口所占比重與FDI回歸方程如下:(方程5)
Y = 0.3674 + 1.4228*FDIC(-1)
(11.8315) ( 8.0478)
R2=0.8328ADR2=0.8199F-statistic=64.7676
長三角機電產品出口比重與FDI回歸方程如下:
(方程6)
Y = 0.3467 + 8.6262*FDIC(-1)
(10.2362)(5.7034)
R2=0.7305ADR2=0.7080F-statistic=32.5293
方程5、6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83、0.73,方程解釋優度相對前四個方程較差。方程自由度為12,兩方程F值為64.76、32.52,均大于FO.O1(1,12)=9.33,方程總體線性關系在99%水平下顯著成立。tO.O1=2.65,方程5、6的變量在99%水平下顯著成立,可以用來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自變量系數分別為1.4228、8.6262,該值反映截至上一年實際利用外資存量對于兩地出口結構(機電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的影響程度,可以理解為出口結構優化的效度系數。經濟意義可解釋為珠三角地區每增加一單位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額,便能使出口結構優化1.42個單位,即珠三角出口結構中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上升1.42個單位;長三角地區每增加一單位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額,便能使出口結構優化8.6個單位,即出口結構中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上升8.6個單位。
在機電產品總體出口規模以及外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規模上,FDI對于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的作用都呈正向促進作用,驗證了小島清的投資出口互補理論。在出口結構優化程度上,雖然都呈正向效用,但長三角珠三角呈現了較大的差異性。長三角FDI出口結構優化效度系數為8.6遠高于珠三角的1.42。外資存量對于長三角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的增量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結合前文機電產品出口規模描述性分析,兩地出口結構上存在明顯差異:長三角出口結構比較單一以機電產品為主,該地區近年來外資行業投向一直聚焦于以機電產品為代表的制造業;珠三角的高技術、高資金密集的產品結構相對趨于多元化。根據珠三角地區近二十年來的發展,高新技術產品作為高技術、高資金密集產品的代表逐漸成為了珠三角出口的主力軍之一,2000年其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為19.23%,2009年達到了39.59%,其中75.58%的出口份額是來自于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拉動。雖然兩地的出口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都占據較大比例,不能否認珠三角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有一部份是出于加工代工的電子組裝產品。但從兩地外資行業投向進行分析,兩地的區別顯而易見,珠三角外資有一個全新的投向--科學研究、技術服務:1995年外資額為442萬美元,2009年飛躍至66764萬美元,十五年間增長了150倍之多,珠三角FDI的行業投向直接地影響該地出口結構,而長三角兩省一市的外資投向分析中,此項目的FDI投入金額很少。由此可見,在珠三角的出口結構中,除了傳統的機電產品,還有一股新生代的出口支持力——高新技術產品,外商直接投資對于該地的出口結構的起到了無可比擬、無可替代的優化與升級作用。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FDI對于機電產品出口起到了——致的正向推動促進作用,其中,外資的投入、外資企業的設立對于出口的規模的擴大以及出口結構的優化都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但長三角出口結構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種類相對單一,而珠三角顯得更為豐富多元,高新技術產品已經成為了珠三角地區出口商品的主要構成之一。珠三角地區在引資政策的健全與完善、引資環境的創造、\"質\"\"量\"并重的引資戰略高度都值得長三角地區的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文東偉.FDI、對外貿易與中國區域產業發展. 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J],2007,4,1
[2]蔣棟雷.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貿易總量和結構的分析 [J]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5,1,1
[3]潘益興.在華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實證研究[J]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