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頁制作》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網頁制作軟件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將協商討論融入《網頁制作》課程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統一,強調學生自我探索、獨立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
[關鍵詞] 網頁制作 協商討論 教學活動
一、前言
協商學習中的“協商”在教育上的含義與在企業上的用意一樣,即指所有成員聚集在一起,帶著各自的觀點、需要和設想,為了大家都滿意的結果而共同努力。它包括顯性的協商和隱性的協商。所謂顯性的協商是指圍繞某個話題進行討論求得共同的看法或解決方案,另外,針對個體自己的選擇與他人商量以爭取得到贊同或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隱性的協商是指教師就某一個學習內容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與任務,或不同的條件和方式,允許學生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自主選擇,而不一定有一個商討的過程。
協商學習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本位,教師單方面做出決定,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學生處于被動應付的課堂學習;也不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一味迎合學生興趣,整天圍著學生團團轉,一切由學生說了算的“學生尾巴主義”。而是一種既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也不忽視教師自主教學,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的課堂教學活動。
網頁制作是一門新興的設計類和網絡交叉學科。隨著網絡的發展而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它本身以網絡為載體,以最快捷,方便的方式傳達給觀眾。從大的方面講,網頁可分為靜態網頁和動態網頁。靜態網頁主要是利用H T M L語言設計,學習這種語言,主要是掌握各種標記的使用,特別是幾種主要標記的使用。動態網頁制作主要是在靜態網頁的基礎上,利用網絡程序設計語言(ASP、JSP等軟件)實現人機交互。如何讓學生很好地掌握這門課程,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逐漸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協作學習、協商討論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強調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獨立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
二、協商討論的應用
1.分析學生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對知識建構的過程。每個學生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個體差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的快慢、領悟程度的高低等都是不同的,我們需要了解學生的初始情況,如已有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計算機操作能力等,然后才能進行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設計。學生分析是教學設計的必要前提條件。
2.分析課程內容
《網頁制作》的教學目的是學習網頁制作知識和技術、培養網頁制作動手能力。為了達到這目的,并為了更好的適應企業“網頁設計師”崗位的用人需求,在教學上需要注意有所側重。比如,目前企業中常用的網頁開發工具是Dreamweaver MX和Frontpage,所以教師需要在這方面加強教學,使學生能夠非常熟練的掌握這兩個軟件工具的用法。另外,H T M L語言是網頁制作的基礎性語言,雖然目前一般企業都不直接用HTML編寫網頁,但是在網頁調整和修改過程中有時需要對HTML源代碼進行操作,所以軟件公司在招聘時會考察應聘者對HTML的掌握情況,對自由擇業的高職學生而言,掌握HTML也非常重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客戶對網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網頁制作所采用的技術也越來越復雜,比如CSS樣式、圖形處理、ASP語言等,都需要在課堂上提及,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進一步自學打下基礎。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講授的知識類型不同,教學目標的設定就會有差別,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學習活動就要符合知識類型的掌握,不但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在產生興趣的同時掌握知識。另外,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在教學中一定要避免計算機能力弱的同學掉隊情況,保證最終學習目標的實現。
3.協商討論的應用
增加協作教學環節,以小組形式進行網頁制作的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團隊協作中克服困難,積極工作,完成制作任務。小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自由組合,也可以按愛好興趣分組,也可以將計算機愛好者與計算機能力弱的同學混合編組,網頁制作的主題是教師提供技術指導。由于網頁制作涉及到整體規劃、內容整理、圖形處理、頁面制作等多個環節,采用小組方式可以讓每個人負責自己擅長的那部分,這樣一方面展現了學生個人能力,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一方面也分擔了網頁制作的工作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生將來到企業中從事網頁制作工作的時候,往往也是以團隊的形式完成工作,所以通過小組形式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提高團隊意識,更好的適應團隊工作。首先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網頁制作技術的能力,其次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網頁制作知識的欲望(比如ASP、JSP等知識),最后網站還可以成為學生展現自我、推銷自我的舞臺,有利于吸引用人單位的注意。
協商討論是在學生自學教材的基礎上,由學生先確定哪些是學習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是自己的興趣點,教師把學生的這些問題匯總,把相對集中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整理出來(即構建集體學習契約),擬定討論題,進行針對性的備課,在課堂上緊緊圍繞討論題進行集體討論和講解。其流程如下圖。
協商討論的通常有知識性問題和操作性問題:
(1)知識性問題
①網頁中顯示圖片之前,通常需要考慮哪三個問題?
②進行網頁設計時,應如何布局?
③簡要說明網站建設的工作流程,設計網站要考慮哪些問題?
(2)操作性問題
①如何應用表格的定位功能?
②如何使用HTML代碼實現網頁的動態效果?
③如果圖片在編輯狀態下是好的,但在瀏覽狀態下看不到,該怎么辦?
(3)教學目標
①具備制作精美網站的能力。
②掌握網頁編程技術和技巧,以及一定的美工知識。當然也要求對編程工具和數據庫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加靈活的應用。
活動類型:討論交流
教學媒體:計算機、網絡、課本
(4)活動組織
①展示精美的網站和網頁
a.引入:喜歡制作自己的網站嗎?b.組織學生對將來就業展開討論c.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并闡述自己的理想,為自己的理想制作精美的網頁
②開始操作
a .學生先上網搜索資料,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夾中作為制作網站的素材。b .學生可以在線向老師提問,教師回答。c.學生互相交流。就設計和操作方面的問題。
③ 操作中
a .教師引導學生:應如何布局?如何配色?b.學生在線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設想,同時在線舉手提問。
④總結
教師總結遇到的問題,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獲和困惑
⑤教學評價
個人表現、提問頻率、操作熟練度、任務完成情況等,給學生打平時分。
開展討論活動時教師應注意: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同時要通過問題(有些問題是在討論中臨時設置的,有些問題需要教師事先準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或收集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源) 、事先與學生達成的獎懲條例或是一些圖示來引導學生向既定的教學目標前進。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應以自己的感受認識說服學生,而不是以教師的地位強迫學生接受。對于學生一時不能改變的錯誤觀點,應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通過體驗、思考逐漸轉變。
三.結束語
協商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同時也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對網頁制作課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適度的協商學習有利于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也為學生提供自主練習的機會,加強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能力,把知識融匯貫通。通過該教學模式的運用,學生創新精神、探索學習等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職業能力得到加強。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業成績。實施協商學習不僅增強了課堂感染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而且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我教育,使學生在學習與自主學習過程中,心靈得以升華,人格得以完善、知識得以內化。
參考文獻:
[1]李寶慶,靳玉樂 . 協商課程對新課程改革有何啟示[N] . 中國教育報,2006-5-27 (3).
[2]俞華鋒. 淺談《網頁制作》在高職院校中的教學 . 中國科技信息, 2005 (10)
[3]辛衛紅.《網頁制作》課程教學新探 . 今日科苑, 200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