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安徽工業大學校青年基金項目(qz200925)階段性成果
[摘要]生產性服務業的集群化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要保持生產性服務業集群的競爭力則必須對產業集群進行升級,可以通過嵌入全球價值鏈、構建創新網絡、創設良好環境來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的升級。
[關鍵詞] 生產性服務業 產業集群 升級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所謂生產性服務業,是指那些直接或間接為生產過程提供中間服務的服務性產業,包括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法律和咨詢業等。
一、生產性服務業的集群化發展
要想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必須鼓勵生產性服務業的集群發展。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形成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集群,如硅谷的信息服務業集群、華爾街的金融業集群。
1.經濟服務化和現代制造業的發展成為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的動力。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國經濟中服務的比重不斷增大,現代服務業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為現代服務業集群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現代制造業的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產業集群對生產服務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客觀上要求金融、保險、物流、教育培訓等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緊密結合,這就要求生產性服務業進行集群化發展。
2.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是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的優勢。由于我國生產性服務企業起點低、基礎薄,多為中小企業,很難獲取規模經濟,可以通過集群化發展,產生集群內部規模經濟,使得相關企業獲益。同時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會帶來網絡效應,集群里企業享受技術、知識的外溢,共享具有專業技術工人的勞動力市場,同時共享中間品投入。
二、生產性服務業集群的升級
產業集群的發展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要想保持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必須對產業集群進行升級,生產性服務業在集群化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產業集群的升級。
1.產業集群升級的內涵及其必要性。產業集群升級是一個提高創新,加強合作的過程,也是通過放棄低附加價值活動轉向高附加價值活動的過程。進行產業集群的升級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防止衰退的需要和產業集群的成長機制。根據波特的研究,一個產業集群經過10年的發展基本比較成熟,如不進行升級,可能出現衰退消亡。從生命周期上看,產業集群需要成長,延長產業集群的生命周期、維持或創造持續競爭力,集群從低級向高級階段的演變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集群升級。二是提升集群競爭力的需要和產業集群的競爭機制。產業集群競爭力是產業集群整體實力的體現,產業集群升級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持續的競爭力,產業集群競爭力既是產業集群升級的基礎,也是產業集群升級的最終目的。
2.產業集群升級的路徑與類型。集群的升級有兩種路徑: 一是本地區集群內通過企業間及機構聯系加強,提高組織程度和努力程度而升級;二是嵌入到全球價值鏈中促進升級。因此,產業集群升級的類型可分為基于競爭優勢的升級和基于外部價值鏈攀升的升級。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可以在競爭優勢和價值鏈兩個方面進行升級。
三、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升級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形聚神散”和創新精神缺失的問題。集群“形聚神散”說明生產性服務企業間聯系很弱,甚至沒有聯系,極大地削弱了集群的網絡效應。另一方面,生產性服務業集群缺乏創新精神也阻礙了產業集群的升級。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升級,應該在如下方面作出努力。
1.通過嵌入全球價值鏈是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升級。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嵌入全球價值鏈的優勢環節,同時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選擇合適的模式以嵌入全球價值鏈。對于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而言,由于短期內在設計、研發、營銷等高端環節不占優勢,必須想方設法先嵌入全球價值鏈,從低成本導向到創新導向,在積累資本和技術的過程中逐步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攀升,實現產業集群從以產品性和工藝流程性升級為主到以功能性升級為主的轉換和升級。
2.通過構建創新網絡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升級。產業集群的升級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產業集群的創新問題,任何形式的產業集群升級,都離不開創新。隨著創新網絡對創新重要性的顯性,創新網絡建設就成了實現升級的關鍵。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創新網絡”是由創新核心主體(企業)、創新基礎系統(包括物質基礎和知識基礎,如主要由公共研究機構、私人研究機構、技術中介機構、職業中介機構、教育機構和政府機構等)和區域創新制度環境(包括信用環境、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環境等)構成,而要構建產業集群中的創新網絡,必須加強創新主體間的互動聯系,通過組織間的互動實現知識的產生、傳遞與積累實現集群中創新,同時致力于提升產業集群集體學習能力。
3. 通過發揮政府部門作用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升級。為實現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在全球價值鏈升級,政府部門要致力于改善集群投入要素條件,制定和完善集群發展戰略。同時,政府部門還應積極構建技術創新平臺和區域創新服務體系,促進政府與企業、大學和企業、研究機構與企業,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最后,政府部門要優化集群發展環境,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加強集群的制度、文化等環境建設,完善法律法規,為價值的保持和創造提供良好的制度文化環境保證。
參考文獻:
[1] 馬中東.產業集群升級研究的最新進展綜述[J].聊城大學學報,2009(6)
[2] 張景華.創新網絡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升級[J].工業技術經濟,2009(3)
[3] 梅麗霞.全球價值鏈與地方產業集群的升級[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4)
[4] 代文,秦遠建.基于產業集群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模式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3)
[5] 張鳳杰.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動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12)
[6] 朱海燕.產業集群升級:內涵、關鍵要素與機理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