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河南省未觀測經濟規模估測研究(2011-QN-221)
[摘要] 未觀測經濟規模的測算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目前國外測算方法繁多,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國外測算方法不能直接用于中國未觀測經濟規模的的測算。為此,本文對未觀測經濟進行了深入分析,明確其概念和類別,提出了未觀測經濟估算的各種方法,并分析了其優缺點,以其為找到適合中國的測算方法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 未觀測經濟 測算 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但由于法制法規不健全和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我國的未觀測經濟出現急速發展,對我國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因此,對未觀測經濟概念進行科學界定,其規模進行合理的測算迫在眉睫。
一、未觀測經濟的類別
未觀測經濟,指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由于各種原因未被測算或計量的經濟活動量。這些未被觀測的經濟活動, 本應包括在全社會的國民經濟活動內,但由于多種原因,現實的國民經濟核算卻無法對其進行計量。國際上針對未觀測經濟問題的研究由來已久, 但對它概念的界定卻一直沒有形成統一認識, 其經常被稱作地下經濟、非正規經濟、黑色經濟、隱性經濟等。在我國,很多學者稱將其稱為不可觀測經濟。《未觀測經濟測算手冊》中,將未觀測生產分為五種,地下生產、非法生產、非正規部門生產、住戶為自身最終使用的生產以及由于基礎數據收集方案不完善而遺漏的生產。
1.地下生產: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指出,為了逃避各種稅收,避免繳納各種社會保險款,避免遵從各種行政程序而隱蔽從事的生產活動被界定為“地下生產”。地下生產又分為地下生產總額、未觀測的地下生產、未計算的地下生產。地下生總額簡稱地下生產,指所有的地下生產,不論其是否已包括在GDP中;未觀測的地下生產指未被記錄在基礎數據中的地下生產;未計算的地下生產指未包括在官方公布的GDP中的地下生產。
2.非法生產: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將非法生產分為兩大類,一是法律禁止銷售、分配或持有的貨物和服務的生產;二是生產活動通常合法,但生產者由未經許可而進行的生產活動。由于各個國家法律不同,因此,非法生產的種類也不完全一樣。在分析非法生產時,可結合《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的分類原則及各國法律規定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3.非正規部門生產:通常情況下,非正規部門由主要目標為某些人創造就業崗位、取得收入而生產貨物和服務的單位組成。非正規部門是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創造就業崗位、擴大生產范圍、形成國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這些單位的組織水平低下,基本沒有分工,規模較小,勞動關系大多是偶然就業、親屬或個人以及社會關系,而不簽訂正規的合同協議。
4.住戶為自身最終使用的生產:為自身最終使用的住戶生產屬于經濟意義上的生產,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住戶為自身最終使用的貨物生產,包括農產品和家畜的生產、其他為自身消費的貨物生產、自有固定資本形成;(2)自有住房服務;(3)有酬家庭服務,即有酬家庭雇員提供的服務。
5.由于基礎數據收集方案不完善而遺漏的生產:由于數據收集方案不完善而遺漏的生產稱為“統計原因的地下生產”。統計遺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統計時企業覆蓋的不夠全面,一些新成立的小企業可能由于多種原因未進行統計,此外統計調查中,有些企業未作調查回答,或其回答的數據不準確,故意瞞報。
二、未觀測經濟的測算方法
1.貨幣分析法:貨幣分析法一般可分為簡單現金比率法、貨幣交易法、.貨幣需求法等。李朝洪從中國國情出發,分析中國的貨幣供給量與經濟增長間的關系、研究中國的貨幣需求模式、嘗試模擬出被未觀測經濟活動所吸收的貨幣量,再估計出貨幣流通速度,兩者相乘可以大致估測其規模,為估測未觀測經濟規模提供了新的思路。
2.調查分析法:調查分析法是通過直接的訪問調查,取得某部門或某地區未觀測經濟活動的相關數據。我國部分城鄉地區可采用調查分析法直接估測當地未觀測經濟的規模。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城鄉居民自改革開放之初便以開展住戶調查并持續至今,多數地區所具備的相關城鄉居民家庭收入與支出的統計資料在年份上既無缺漏亦無弄虛作假的行為,只要工作量允許,可采用“居民家計調查法”間接估測當地未觀測經濟規模。
3.收支差異法:未觀測經濟中取得的收入可通過消費和儲蓄等形式表現出來。立足于收支平衡,通過對收入和支出差異的分析,可估算出地下收入的規模。赫金斯曾經指出:“國民收入的收入角度測估值通常比支出測估值要小,這種差異從規范的意義上來講主要反映了如下事實:盡管某些收入可能沒有申報或申報不足,但由此引致的很多支出在官方統計中卻都顯示了出來。”現實統計中,從理論上來講,國民收入的收入法和支出法的估測值應該相等,實際不等出現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未觀測經濟的存在。收支差異法測度未觀測經濟規模的主要優點是,數據容易從官方統計中獲取,且方法簡便易行,我國很多學者嘗試了使用該法對我國未觀測經濟規模的測度,例如王巧英等用收入支出差異法對我國的1999年的未觀測經濟規模成功進行了估測。
4.貨運量估算模型:以全社會貨運量和GDP為變量,擬合線性回歸模型,計算回歸模型估測GDP值。將此值減去實際觀測GDP值,若差值為正,便可以認為其是相應年份的未觀測經濟增加值。采用此法的前提是很多地下經濟的產出雖然未能被官方統計所觀測到,但從事地下經濟需要通過物流來實現,與地下經濟活動相關的貨運量可以被官方統計,因此通過貨運量來擬合GDP的理論值,與官方GDP進行比較可以估測未觀測經濟的規模。
5.稅收測算法:該法基于抽樣調查,對調查單位采用強硬的手段,使其嚴格服從調查者的要求。將被調查者上報的真實收入于此前自行申報的收入進行對比,從兩者差值中測算出逃稅漏稅總金,從而估算未觀測經濟規模。
參考文獻:
[1] 蔣 萍. 未觀測經濟: 概念框架與測算思路[J]. 統計研究, 2009, 26(3): 70-75.
[2] 李金華. 未觀測經濟測定與核算理論的一個新范式[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9, (8):108-122.
[3] 李朝洪, 程黎黎. 我國未觀測經濟估算方法新探[J]. 統計與決策, 2008, (5): 33-35.
[4] 劉丹丹. 未觀測經濟與相關概念辨析[J]. 統計與信息論壇, 2008, 23 (4): 23-27.
[5] 李朝洪, 程黎黎. 中國未觀測經濟規模估算方法新探[J]. 統計與信息論壇, 2008, 23 (3): 32-37.
[6] 王周成.廣東未觀測經濟規模的估測研究[D]. 廣東商學院碩士論文,2010.
[7] 王永興.中國轉型進程中地下經濟的演進與治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