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跳傘員操縱降落傘從天而降,能否準確的落在30公分直徑的跳動靶上,近而多數次均能踩中2公分直徑的靶心,走好空中航線是提高定點成績的關鍵。
[關鍵詞] 定點跳傘 空中航線 跳傘員
跳傘員操縱降落傘在指定跳靶內著陸的跳傘稱定點跳傘。怎樣才能落到跳靶上去又怎樣才能踩中靶心關鍵是走好空中航線。從許多訓練的經驗看大體分為三種類型,即矩形航線、勾形航線和直視目測航線。本文結合個人訓練實際對以上三種航線進行比較探討,以期達到完善訓練體系和取得在訓練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對湖南跳傘隊、湖北跳傘隊、江西跳傘隊、河南隊共25名新運動員進行觀察分析。
2.對國家集訓隊優秀運動員進行分析。
3.在22屆世界跳傘錦標賽上觀察、統計和分析。
4.頭詢問調查。
二、結果與分析
1. 跳傘航線三種類型
(1)矩形航線
采用這種航線其主要優點是規范跳傘員空中航線的概念,首先在高度表的幫助下加入航線的高度(遇回點高度)誤差不會太大,只要按程序運行,落在跳靶內或跳靶附近是完全不可能的,隨著空中感受的加強,目測也會逐步提高,落點的準確性也會提高。但這種航線缺乏靈活性,特別是對加入航線的高度、位置和對地面風速大小的判斷要求很嚴。照抓數據不放結果航線都難以完成,或者100米以上的高度就到了跳靶上空而無法操縱。所以此航線只適合初學者和小風天訓練時運用。
(2)勾形航線
由于降落傘的滑翔比小,所以下降定點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減小縱編差和橫差的過程,因而它的航跡正像一枚魚鉤,所以叫勾形航線。從操作方法上多踩用正測、逆測、順測。其主要特點是速度小可多判斷有把握的操縱,再就是基點位置選擇準確,傘穩便于目測為五邊下滑踩點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這種航線大小風天都能適應,決不會因為操縱過粗或判斷失誤而出現大的錯誤,原則上是精心判斷少量多次的操縱,時刻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及時修正偏差成績自然可觀。這種航線適用于各種風速和各種體重的跳傘員。
(3)遇回直扦航線
根據空中風向風速跳傘員跳離飛機開傘以后順風直扦跳靶,在跳靶下方留出適當偏差逆風面向跳靶進行操縱。這種航線的最大特點是在較高的高度上始終視靶心對點時間充裕方向不會偏。使用這種航線只能是小風天或有較強氣流的天氣運用。但靶后偏差難掌握,缺乏耐心的跳傘員不適用,只適用于較高水平的跳傘員。
2. 三種航線在訓練和比賽中的運用
(1)矩形航線在不同風速的情況下它要求有較精確的高度偏差,同時對傘衣的新舊程度和載荷也要相匹配,所以在基礎教學過程中由于學員在空中概念、高度概念、觀察角等概念都很生疏,然而這些知識在從事空間活動的運動員來說是一定要掌握的,所以轉換翼傘的第一課就要求走好矩形航線,但由于前面所提到一些因素,出現了因高度不夠或過高而完不成航線達不到定點的目的地方就充分暴露了此種方案的缺陷,不能靈活操縱降落傘靠近靶心影響定點成績它主要起著學員的航線意識、空間、高度和觀察概念的作用。
(2)隨著跳傘次數的增加,空中經驗逐漸豐富能通過嘗試運用勾形航線的運動員發現了勾形航線與矩形的一同,它操縱相對靈活范圍大對高度不夠或過高有較大的調整余地。因此我們在訓練和比賽場上看到70%的運動員采用勾形航線并取得較好的成績。
(3)采用遇回直扦航線的跳傘員也有約占15%,他們主要是采用無線通話設備指揮定點,把航線簡化便于指揮,這當然不是長遠之計,比賽是決不允許指揮的。在觀察22屆世錦賽時實力雄厚的法國男隊在5人集體定點時則采用直扦航線,為的是避開三邊航線上的強上升氣流,因當時地面風速4M/秒以下,這一輪成績很好全部踩中靶心,而同機第二圈跳下的荷蘭隊,則由于氣流的影響帶來高度差失控而全軍覆沒。
三、結論
1. 因為跳傘比賽時間長(最長可達10天)大、中、小風天都能遇到,加之年年比賽都不可能在同一場地,即使在一個場地上比賽抽簽的順序也不可能一樣早、中、晚的氣象隨時都有變化,所以從比賽的角度看,最適應于各種風速和不同地理環境的應該是走勾形航線掌握好了它取勝的把握就大幾分。勾形航線是獲得優異成績的關鍵,是訓練和比賽的最佳方案。
2.矩形航線用在初級訓練階段很有必要。對新跳傘員盡快適應空中生活和提高定點大有好處。
3. 遇回直扦航線只適用于較高水平的運動員遇到特殊氣象和特殊環境下使用。在平時訓練時應該適當練習,以備不時之需。
參考文獻:
[1]《解放五型滑翔機訓練教程及教學法》.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1977年12月
[2]《跳傘教科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軍訓部出版,1981年5月
[3]《降落傘技術導論》.國際工業出版社出版,197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