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學》作為會計、財管專業的專業課程,需要在學生修完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后進行具體深入學習。成本會計課程兼有財務會計課程與管理會計課程各自的特征。一方面,它需要按照財務會計中的會計循環各步驟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它又為管理會計的事中控制和事前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這也為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帶來一定難度。本文通過逐步結轉分步法,根據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一些關于成本會計學教學方法。
首先給學生分配討論的主題,在學生討論后得出的結論基礎上指明解決問題的方向;其次,解決問題方向定調后讓學生自己思索方法,同時給予一些啟發性的建議;最后,學生解決問題后總結出同類問題的基本方法,并得出相應的賬務處理程序圖。本文以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為例,探討此種教學方法。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是成本會計學課程中較難的一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搞清賬表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加強對基礎概念的理解。現以題目來說明逐步結轉分步法知識的教學方法。
題目:企業生產甲產品,順序經過三個生產步驟,第一步驟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第二步驟對A半成品繼續加工,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步驟對B半成品繼續加工,加工成甲產成品,其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實物的轉移而順序結轉,如表1、表2所示,其中,各步驟月末在產品完工程度均為50%。試計算出各步驟產品成本項目的數據。
一、討論式教學方法
本題圍繞產品加工順序,讓學生討論甲產品生產的流程中各步驟中半成品的成本項目有哪些,然后再確定這些成本項目的金額,直至最后一步核算出產成品和各步驟在產品成本。將這些討論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提出各種可能的結轉方法。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是按照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學生討論后得出兩種結轉的方法,一種是逐步結轉,另一種是平行結轉。那么在兩者之間如何選擇?
如果半成品可能對外銷售且每月要計算各步驟完工半成品成本,并隨著半成品轉移,那么采用逐步結轉法。如果不計算半成品成本,半成品實物向下一步驟轉移,它的成本仍留在發生地的成本明細賬內,一般采用平行結轉。本題中已知條件表明,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實物的轉移而順序結轉。故學生討論的最終落腳點是逐步結轉分步法。
在進行實際操作時,根據題目要求,或是企業真實情況模擬來設計討論主題,或者圍繞課堂上涉及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向學生提出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展開討論。本題目討論后定為逐步結轉法后,接下就是如何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它的運用步驟有哪些,會不會還有不同計算方法的選擇。
二、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題目中關鍵點在于每一步驟中得出的半成品的成本金額如何結轉。產品成本計算分步法的成本計算對象是各種產品的生產步驟。由于各步驟一般都存在未完工的在產品,這樣,為了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還需要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將匯集在生產成本明細賬中的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本題中已知條件表明,步驟月末在產品完工程度均為50%。故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費用分配時所采用的方法采用約當產量方法分配。將學生討論后的結果整理如下:
1.第一步驟半成品成本的計算
月末在產品原材料成本=16800×30/(180+30)=2400(元);在計算在產品加工費用成本時,需要將在產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為約當完工產品產量。然后,再按在產品約當產量計算加工費用:在產品加工費用成本=390015/(180+15)=300(元),其中在產品約當產量=30×15%=15(件);轉出180件A半成品成本計算:原材料成本=16800-2400=14400(元);加工費用成本=3900-300=3600(元)。
2.第二步驟半成品成本的計算
原材料(半成品)的約當產量=190+20=210(件);加工費用的約當產量=190+20×50%=200(件);原材料成本=21000×20/(190+20)=2000(元);加工費用成本=6000×10/(190+10)=300(元)。轉出B半成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21000-2000=19000(元);加工費用成本=6000-300=5700(元)。
3.第三步驟產成品成本的計算
原材料(半成品)的約當產量=200+40=240(件);加工費用的約當產量=200+40×50%=220(件);原材料成本=31200×40/(200+40)=5200(元);加工費用成本=2200×20/(200+20)=200(元)。轉出甲成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31200-5200=26000(元);加工費用成本=2200-200=2000(元);故第三步驟轉出甲產品的制造成本為28000元。
三、圖列式教學方法
學生匯總得出上面的解題過程后,就需要總結出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的一般解決問題的思路。此時可以總結成圖表來歸納和概括,運用會計圖解教學方法來達到教學效果。即通過分析與歸納,將會計處理程序、會計憑證以及會計賬簿之間的關系抽象概括為圖表形式,在此基礎上向學生講解會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利用圖解進行會計教學,直觀形象。本題總結出逐步結轉分步法的計算過程流程圖如下圖所示。
這樣可以看出,逐步結轉分步法的成本計算對象是企業產成品及其各步驟的半成品。這就為分析和考核企業產品成本計劃和各生產步驟半成品成本計劃執行情況提供了資料。同時,還要注意半成品成本的結轉與其實物的轉移完全一致。由于各生產步驟產品成本中包括所耗上一生產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從而能全面反映各步驟完工產品中所耗上一步驟半成品費用水平和本步驟加工費用水平,有利于各步驟的成本管理。當然,這一方法的核算工作也比較復雜,這是該方法的一個弊端。
四、小結
通過對本題目的講解,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過性做了一次嘗試。在授課中,發現多媒體的運用還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將成本計算過程與各種表格中的數據形象地統一,清晰地顯示出各種表格中的數據間關系。與此同時,成本會計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應更突出地強調各種成本整體核算流程的講解,使學生對各成本計算方法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結構化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成本會計學的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課堂教學、學生的實踐,以及成績考核,都要做到符合生產實踐過程中的成本核算方法。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維賓,姚津.《新編會計模擬實習》(工業企業分冊、第四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3月
[2] 程明娥.《成本會計》.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年5月 P216
[3] 樂艷芬.《成本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4] 俞宏,夏鑫.《成本會計教學的體系結構創新及策略構想》.《會計之友》,2006年第六期
[5] 任麗.《〈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淺議》.《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