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歷史上,南京是建立黨組織較早的城市之一。1919年就有張聞天、楊賢江等同志在南京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早在中共一大召開前,南京就有黨組織在活動。史學界把南京第一個地方組織認定為1922年在浦鎮機廠(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的前身)建立的黨小組,這個黨小組是如何建立的?當時發生了哪些故事?一直為人關注。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已經走上政治舞臺,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黨的一大章程聲明,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為此,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次月,即8月11日,中共中央局就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這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個公開機構,總部負責人是張國燾。張國燾去蘇聯后,由鄧中夏負責。北平分部主任為鄧中夏,長沙分部主任為毛澤東,武漢分部主任為林育南,濟南分部主任為王盡美,廣州分部主任為譚平山。為教育和領導工人運動,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還在上海出版了《勞動周刊》,在北京、武漢、長沙、廣州等地建立了勞動組合分部。1921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后不久,為發展工人運動,即在北京成立了北方勞動組合分部。
南京兩浦地區,包括浦口車站和火車輪渡碼頭,及浦鎮機廠是當時南京工人群眾的集中地區之一。隨著津浦、寧滬、寧蕪鐵路的相繼建成和通車,這里聚集了數千名現代產業工人。浦鎮機廠是英國資本家在南京開辦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現代工廠,人數較多的工人們深受帝國主義者、買辦資產階級和封建把頭的剝削和壓迫。他們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收入微薄,難以生存。在“五四運動”的促進和國內外工人運動的影響,以及工人運動的先驅王荷波的領導下,浦廠工人運動蓬勃開展,并在南京乃至全國已有較大的反響,這就當然引起剛剛建立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羅章龍的高度關注。
羅章龍,湖南省瀏陽人,1896年10月26日生,1918年4月,曾與毛澤東等發起成立新民學會,組織赴國外勤工儉學,后入北京大學讀書,參加和發起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是中共北方區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中共成立初期,在李大釗的領導下,他全力以赴地投身中國工人運動,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以后,他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在第四次國際運輸工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書記,主持召開了第二、二次全國鐵路總工會代表大會,并主持全國工人運動講習所,任全國鐵路總工會委員長、中共北方區委書記。1923年他在中共三大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委員兼宣傳部長。
1921年11月,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羅章龍的浦鎮機廠之行是南京黨組織得以建立的關鍵原因之一。
早在中共一大召開之前的“五四運動”期間,浦口地區的工人運動就蓬勃開展。1919年5月20日,在浦廠機匠王荷波的帶領下,浦鎮機廠工人就參加了聲援五四愛國運動的浦鎮國民大會和游行示威,接受了革命斗爭的洗禮。工人們經過多次斗爭,先后趕走了欺壓工人的英國總監工郝爾和巴拉。1921年3月14日,浦鎮機廠又建立了浦廠“中華工會”,這是南京地區第一個工會組織。為了改善職工生活,工會先后為職工開辦了浴室、合作社,一心一意為會員辦事。1921年5月,浦鎮機廠工會又成功地領導了反對機廠當局刻薄的規章制度和增加工人工資的大罷工,迫使資方代表賠禮道歉。
1921年11月,羅章龍專程考察了浦鎮機廠工會,由于消息走漏,在浦口車站受到圍困。王荷波得知后,率領工友將羅章龍解救出來,并讓羅章龍住在自己家里。在王荷波的家里,羅章龍與王荷波進行了觸膝交談。羅章龍像老朋友一樣向他宣傳了蘇聯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共產黨的章程,并邀請浦廠工會加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羅章龍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做新世界的主人”的講話,使王荷波熱血沸騰,當即表示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蘇聯十月革命經驗,參加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表示機廠工會加入勞動組合組織的事要與工友們商量。1982年5月,羅章龍在福州市紀念王荷波誕辰100周年大會上回憶:“1921年至1922年初,冬春之交,我為開展勞動組合書記部事,經隴海鐵路工會介紹,由徐州前往浦鎮。不料事被當地‘交通系’(北洋軍閥的交通系)所聞,荷波聞訊,挺身而出,率眾救我于圍困之中。這樣,我就結識了荷波。他留我住在他家中,得以日夜促膝懇談。”
《南京人民革命斗爭史》第36頁也記載:“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負責人羅章龍聽說浦鎮機廠工會的情況后,于1921年12月來浦鎮實地調查。他看到王荷波才能出眾,廠工會為大家做許多好事,真正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就介紹王荷波加入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1922年春,王荷波率領浦鎮機廠工會加入津浦鐵路總工會,成為津浦鐵路第一個由中共領導的工會。6月,王荷波在北京參加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研討的同時,積極參加了津浦路鐵路總工會的籌建工作,并由羅章龍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期,浦口車務段行車司機王國珍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進一步發展工人運動,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派中共黨員王振翼到浦鎮協助王荷波工作,公開身份為浦廠工會特聘秘書。這樣中共在南京的組織建設就應運而生了。
1922年秋(一說當年8月),中共浦口黨小組在浴堂街34號浦廠工會所在地建立。從此,浦廠工人運動結束了自發而單純的經濟斗爭,走上了自覺的政治斗爭的舞臺,在黨的領導下把斗爭矛頭明確地指向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責任編輯:郝幸田)